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理學與我們的生活 No.170

心理學與我們的生活 No.170

羅傑·霍克(Roger R. Hock)著

3740

本書的獨到之處在於填補了心理學書籍和心理學研究之間的溝壑,從歷史的角度展示了心理學史上最有名的40項研究。既適合於初學心理學的人,也適合於那些從事心理學事業、應用心理學的人。

(文字來源於Roger R. Hock 優才原創製作)

言行不一

《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連載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理查德?拉皮爾在1934年所做的研究在心理學史上引發了許多後續研究,其數量比本書中所提到的其他任何研究都要多。該研究的對象是「社會態度」,即你對他人或某一團體所持有的態度。從邏輯上講,一個人對於某一個態度對象〔或者是人,或者是事物)的態度將會影響其對待該對象的行為。如果你告訴我你討厭芽甘藍,那麼我將會推測.當你面對這些綠色蔬菜時,你很可能會拒絕食用它們;面且我的預測很可能是正確的。

在心理科學發展的早期,有一個未經驗證的假設,即不論是對蔬菜的偏愛還是對他人的看法(社會態度),一個人的態度與行為之間一般具有一致性。因此,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通常都先用問捲來測量被試的態度,並預測當被試真的遇到需表明態度的對象時,已測量的態度就會在其行為中反映出來。

特別是當這個假設被應用於社會態度時,拉皮爾對它提出了質疑。為了鬧明他的疑問,他舉了一個例子—研究人員向多名美國男子詢問同一個問題:「在電車上,你願意把你的座位讓給一名亞美尼亞婦女嗎?」(記住,這篇文章是在1934年發表的!)無淪回答怎樣.拉皮爾解釋道,這種反應僅僅是一種對假設性情境的假設性反應,它未必能預測出當這名美國男子在擁擠的汽車上,真正面對一位亞美尼亞婦女時將採取的真正行動。拉皮爾認為,即使實際情況是這樣,但大部分的研究人員還是很願意認為,他們可以通過被試對假設性間題的假設性回答所反映出的假設性態度來預測被試的真實行為。不僅如此,這些研究人員甚至會在同樣的數據基礎上得出與美國人和亞美尼亞人總體關係有關的結論。拉皮爾提出,研究人員認為假設性行為〔對調查表的反應)與真實行為之間存在直接的相關,這種假設太過於簡單,且毫無根據,甚至有可能是錯誤的

縱觀人們對拉皮爾著名研究的後繼討論,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記住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存在著嚴重的種族偏見與歧視。這並不是說這種態度今天就不存在,但在60年前,這種帶有歧視的行為非常普且被人廣泛接受。例如,一些旅館、餐館常有拒絕為一些種族或少數民族的人提供服務的規定,這是很普遍的事情。拉皮爾決定利用這些帶有種族歧視的規定來驗證他的觀點,即口頭表達的態度並不能預測真實的行為。

1

理論假設

在1930-1931年間,拉皮爾與一對年輕的中國夫婦四處旅行,「這對夫婦很有風度、富有魅力,並能很快贏得那些有機會與他們打交道的人的欽佩與尊重」。那時,在美國人們對亞裔存在著嚴重的偏見與歧視。在這次旅行開始後不久,當他們一行三人到一個小鎮的一家最好的旅館與服務員打交道時,拉皮爾心中甚是擔憂,因為「在這個小鎮上,當地人對東方人存在很狹隘的偏見」。令他們吃驚的是,服務員立即禮貌地接待了他們。拉皮爾繼續敘述道:「兩個月後,當我再次沿此路線旅遊時,我給這個旅館打了個電話,問他們是否願意接待『一名重要的中國先生』,對方的回答卻是個毫不含糊的『不』字,這件事傲發了我的好奇心並使我著手進行這項研究」。

與那些為人普遍接受的觀點相反,拉皮爾的研究的理論假設是:人們的「社會行為」與他們口頭表達的社會態度很少具有一致性。換句話說,人們的言行並不一致。

2

方法

這項研究分兩部分進行。第一部分著重探討真實的行為,第二部分是評估與其相關的假設性態度。

真實行為階段

拉皮爾與他的中國朋友開車兩次沿太平洋海岸線周遊美國,旅遊線路總長度約為1.6萬公里。仔細研究拉皮爾的文章後我們發現,他此次旅行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研究態度,而他在旅行中對態度和行為的關係的關注純粹是一種巧合。拉皮爾並沒有告訴這對中國夫婦,他對他們每到一處所受到的接待都進行了詳細的觀察記錄。他解釋說,如果他們知道了詳細情況,就會變得不自然,並改變自己的行為,這樣就會降低研究的效度。

在1930--1933年間,他們共住過67家旅舍、汽車旅館和「旅行者之家」,在184家飯店和咖啡館用餐。拉皮爾一直對旅館接待員、男侍者、開電梯的工作人員以及女服務員對中國夫婦的態度與行為,進行準確而詳細的記錄。為了防止因自己的出現使這些人的反應有所改變,拉皮爾經常讓中國夫婦訂房間、買食宿用品,而他自己則負責照看行李,並且總讓他們先進如餐館。稍後,我們將對這對中國夫婦所受到的禮遇進行詳細的討論。

假設性行為階段

在研究的第二部分中,拉皮爾給所有他們到過的地方寄了一份問卷,問卷與真實訪問之間有6個月的時間間隔。他對於這種間隔的說明是:他希望讓中國夫婦訪問的影響得以消退。

問卷感興趣的主要問題是:「你願意在自己的旅館或餐廳接待中國客人嗎?」餐館、咖啡館續返回81份問卷,旅館返回了47份問卷,回收率為51%。

為了進一步確保問卷的回答沒有直接受到中國夫婦訪問的影響,拉皮爾同時讓另外32家旅館和96家餐館對同樣的問卷作出回答,它們與中國夫婦訪問過的餐館、旅館在同一地區在將近3年之後,拉皮爾終於有了確切的資料以對社會態度與社會行為進行比較。

3

結果

拉皮爾稱,在251個他們曾光顧過的旅館和餐館中,他們只受到過一例由於他的這對同伴是異族所帶來的冷遇。這次惟一的冷遇發生在加利福尼亞的一個小城鎮;根據拉皮爾的描述,這是一家非常簡陋的汽車旅館。業主來到汽車旁,看了一下車裡的人說:「不,我不接待日本人。」除了這次不偷快的經歷外,他們在其他地方都受到了中等或中等以上的待遇,儘管有時待遇有變化,也是因為人們對中國夫婦的「好奇心」所致。拉皮爾解釋說,在1930年,除了太平洋沿岸地區、芝加哥和紐約外,大部分美國人幾乎沒有與亞洲人在一起的經歷,也許他們從未見過亞裔人。拉皮爾對他與中國夫婦所受到的服務進行了等級評定。從表中可見,拉皮爾的評估是除了極少的幾個地方,其他所有的地方接待與他們所預期的一樣或更好。如果他單獨出去,情況也不過如此。

6個月後,那些寄往他們曾經訪問和未曾訪問過的地方的調查問卷所得的結果。幾乎所有的拉皮爾與中國夫婦到過的旅館、餐館、咖啡館、旅行者之家(超過90%)都回答說他們將不會接待中國人。另外,來自於他們未到過的地區的回答,其分布狀況實質上也是一樣的。這就表明,研究結果並沒有受旅行者最近造訪的影響。相反,回答「是」的問捲來自於一個小旅館的管理人員,「她附了一封熱情洋濫的信,信中描述了去年夏天,她與一位中國先生及他可愛的妻子在一起時的美好情景」。

4

討論

在對自己的研究結果進行詞討論時,拉皮爾將焦點主要集中在調查個人真實態度的問卷缺乏效度。他提出:「直接比較對問卷回答的翻譯和對實際經歷的反應是不可能的。」他指出,如果一名中國人先以這一調查問卷的結果為參考,再考慮在美國旅遊的行程的話(在1930年),那麼他將毫無疑問地選擇留在家裡。然而,拉皮爾的朋友卻享受了一次幾乎沒有受到歧視的旅行,並且在接觸新的社會情景時變得更加自信,不害怕拒絕和難堪。

那麼,拉皮爾是否認為,我們應徹底排除問卷的有用性呢?不。他的建議是.在確定人們對假設性情景的假設性態度時,這些資料是有用的。例如,他雖然承認問卷能夠測量政治態度,但是這一信息不能預測一個人在街上或聚會中遇到候選人時將會作出的投票決策或行為表現。另一個證明問卷的有用性的例子是問卷對宗教態度的測量。拉皮爾指出:「對『你相信上帝嗎?』,這個間題的真實回答可以揭示出所有我們要測量的內容,『上帝』,是一種象徵;而『信仰』,是一種口頭表達」。

他的結論是,如果你想預測一個人在面對某一真實的特定情景或特定人物時將如何表現的話,對假設性情景的口頭回答(即態度問卷)是遠遠不夠的。他主張,只有通過研究真實社會情景中的人的行為.才能可靠地測量一個人的社會態度。在其文章的結尾部分,他對其他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警告:

「問卷是簡便、客易、機械性的。而對人類行為的研究則是一項耗時又勞精費神的工作,其成功與否完全依賴於研究者的能力。前者(問卷)提供了定量的結果,後者則主要是定性的……然而,對於一名研究者而言,對一項研究的核心做出敏銳的推測,比對一種很可能走無關的做精確的測量似乎更有價值。」

5

批評、後續研究以及近期應用

心理學家對拉皮爾的研究的反應就像一名運動員在極富挑戰性的比賽中的反應一樣。這種反應表現在三個方面並引發了大量的研究。

1

第一,針對拉皮爾的研究結果,有一些強烈的批評意見;

2

第二,研究者開始試圖解釋為什麼對態度的評估不能預測個人真實的行為;

3

第三.行為科學家試圖發現在何種條件下,態度才能可靠地預側行為。

對拉皮爾研究方法的一種批評意見是,以一封信中對簡單的是非問題的回答為基礎,不能有效測量個人對某一群人的態度例如,答卷人大腦中對「中國人」形成的表象,也許與他們實際遇到的這對中國夫婦完全不同。另一種批評意見是,在他們3個人訪問過的地方的人中,只有半數對問卷作出了回答,也許那些花時間回答問卷的人正是對亞洲人有極端偏見的人。最後一種批評意見是,6個月後,對問卷問題作出回答的人也許已不是他們曾經遇到的那些人了。

然而,在拉皮爾的研究結果公之於世近40年後,另一位研究者回顧了經過這麼多年積累下來的多種研究,並得出了態度的測量與真實行為之間相關極其微弱,甚至不存在相關的結論。許多研究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尋找這種不一致的原因上。雖然人們提出了很多原因,但在這裡我們只能討論其中少量的幾個。

1

首先,在你的頭腦中有許多互相矛盾的態度。哪種態度將對你的行為產生最重要的影響取決於特定的情境。

1

第二,許多時候,你的行為可能與態度相矛盾,這是因為你別無選擇,如在某種情境下,你的工作或友誼依賴於某一特定的行為。

3

第三,社會壓力或個人為了避免難堪,也會導致行為與態度的不一致。

因此,問題依然是:究竟在什麼時候,態度測量才能成功地預測行為呢?最近有一項研究試圖對導致態度與行為一致的因素進行挖掘。這些因素概括起來可分為下面五類(:

1

態度的強度你對某人或某種情境的感受越強烈,你就越有可能在真正遇到他們時按你的感受去行動。另一方面,微弱或矛盾的感受對行為產生的影響不大或不產生任何影響。

2

態度的穩定性這個因素解決態度如何隨時間而改變的問題。穩定的態度要比那些隨時間而變化的態度能更好地預測行為。在選舉舉行的三周以前測量投票人對候選人的態度,也許不能說明二周後的投票行為將會如何。最理想的是,要得到態度與行為之間的準確聯繫,最好的方法是在同一時間測量態度和行為。

3

行為與態度的相關如果以某個人對體育運動的態度來預測一個人多久參加一次體育活動,其準確性是很差的。曾有早期研究欲用人們對「你是否相信上帝」這一問題的回答來預測他們

去教堂的頻率,結果以失敗告終。這意味著,如果所測量的態度恰好與某種行為相關,那麼態度對行為的預測效果就比較好。為了證明這一點,在一項研究中,主試向一組女大學生詢問她們對於計劃生育的態度,又向另一個相似組詢問她們在隨後兩年中是否會使用避孕藥。在接下來的兩年中,主試對第一組進行測量發現,其態度與實際使用避孕藥行為之間的相關是0.08(不顯著);但是後一組的這一相關係數則為0.57(非常顯著)。

4

態度的顯著性如果你對某個人或某件事的態度非常明確,那麼它便具有顯著性、重要性,容易從記憶中提取。態度越明確,它就越能預測個體的行為。假設你對獻血行為持一種積極態度,如果你的一個朋友或是家庭成員最近動了外科手術,要輸許多血,這時你對獻血的態度就會比平時鮮明得多。在這種情況之下,你比其他任何時候都更有可能主動獻血,即使態度本身並沒有什麼變化。

5

情境的壓力有時候,在某種特殊的情景中外在壓力很大,以至於使人們的內心想法對行為絲毫不產生任何影響。

例如,最近在你家附近的馬路拐角處要安裝一個紅綠燈。你認為這個紅綠燈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周圍幾條街道的車輛很少,而且在任何一個方向都能看清過往的車輛。對你來說,這個紅綠燈真是多此一舉,所以你通常不看紅綠燈就直接行駛過去。然而,這個禮拜,每天都會有警車停在拐角處。於是,你對紅綠燈的內心想法一下子失去了全部的力量,你的行為在這種情境的影響下發生了改變:每次在這兒遇到紅燈你都會完全停下來。現在,你明白這個概念是如何解釋拉皮爾的發現了吧?在他的研究中,當那些業主面對一對衣著講究的中國夫婦要求投宿或吃飯時,強大的情景壓力迫使他們接納這對夫婦,其力量之強大可能遠遠超過了他們內心的種族歧視的態度。

在當今對於態度與行為的關係、偏見與歧視等研究方面,拉皮爾在65年前的研究結果不斷地為人所引用。一項頗具吸引力的研究借鑒了拉皮爾的觀點,研究者探討了參加巫師舉行的心靈感應活動是否能影響人們對超自然現象的觀點。研究者對一種為人廣泛接受的看法進行了檢驗,這一看法認為,人們對超自然現象的深信不疑主要是由他們親自經歷了巫師的算命活動所致。在被調查的300多名被試中,將近1/3的被試報告說,他們至少參加過一次與巫師有關的活動。研究進一步證實,大多數被試刊這種心靈感應的超自然現象印象非常深刻,並認為這些活動所傳遞的信息準確、具體且對個人有重要意義。不過,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幾乎沒有多少被試會根據這些預言對自己的態度和行為做出重大的改變。因此研究者便得出一個明顯的結論:儘管許多人聲稱自己相信心靈感應這類超自然現象,但這種信念並未強烈到能使他們以巫師的預言來指導自己的現實生活。

與態度一行為研究有關的一個新名詞是NLNBY,這個詞進人美語辭彙大約已有十多年了。它由片語「與我無關(not in my back yard)的開頭字母組成。NIMBY這個詞通常在以下情景中出現,即一件事、一個方案或者某種環境的改變正處於醞釀之中。通常這一改變會得到許多人的廣泛支持,同時,他們也認可這是為了大家的利益;然而,當這件事情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個人利益時,他們則會斷然反對它。換句話說,他們會想:「這是一個好主意,但這與我無關!」我們經常引用核垃圾堆放的問題來說明態度與行為的不一致。大部分人認為對於這种放射性廢棄物,我們應該把它安全地儲藏在地下的的密封設備里。然而,當你試著尋找一個當地居民允許建造這種儲存設備的地方時,回答往往是「NLNBY」!這個概念現在已被廣泛地應用於心理服務和公共健康中。席瑪布克等人曾做過一個名叫「不要開空頭支票」 的研究,評估了居民對於在附近為智障者創設一個集體活動場所的提議持什麼態度。一些居民表示贊成這一提議,然而,當研究者要求他們在請願書上簽名時,你可能已經猜出結果了,不是嗎?兩次測量結果的相關非常低.這就證明,用調查表來預測請願行為是不可靠的。

6

結論

關於態度與行為的研究資料是極為豐富的,我們在這裡提及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雖然行為科學家也許水遠也解釋不清這種關係的複雜性,但他們的研究仍在繼續。隨著多年來理論與方法的完善與改進,已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態度在對行為的決定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態度是否能夠預測行為已不再是一個問題,而現在值得關注的是態度如何或什麼時候對行為起作用。但最重要的是,現在所有有關態度與行為關係的研究興趣,皆是源於拉皮爾半個多世紀以前完成的這一個獨一無二的研究。

內容轉發自優才成長公眾號,

謝謝優才成長新媒體團隊的貢獻。

優才成長的二維碼為:

本期責編:王利群 楊樹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優才成長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與我們的生活 No.169
優才書畫課堂|每日美圖賞析|原子的麗達|NO.65
流氓成功學——優才評通鑒No.16
心理學與我們的生活 No.156
研究23:?生活,變化與應激 | 《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 心理學與我們的生活 No.156 | 優才心理板塊

TAG:優才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