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節開發之開胯

關節開發之開胯

誠信 互助 感恩

小典領讀

拳界歷來就有「寧傳十手拳,不傳一手胯」的說法。將胯的練法和用法當作珍貴的看家功夫,不肯輕易傳人。那麼胯究竟有何神秘之處呢?

我們在走路時,如果用胯帶動雙腿向前移動,則是用了胯的橫向擰轉的勁力,表現的就是橫圈。練過拔胯的人應該知道,胯練好了,是可以連續不斷反彈的,且動作的速度非常靈動,一驚一詫之間,胯連續彈出勁力,帶動腿換步進攻,那種速度,是令人驚訝的。一旦我們用胯帶步的方式進行攻擊,不需要蹬地發勁,力不從地起,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就是把雙腿解放了出來,可以邊走邊打擊。

胯可以發橫向勁(確保這個勁力是大筋彈射出來)也可以發縱向勁,有很多拳友把胯縫拉伸的活動量認為是胯的縱向的運動,典型的表現在直上直下的坐胯,而我個人認為,縱向的胯的運動路線,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個圈,跟胯的平轉一樣,成一個圓周運動,如同划船時,所划出的一個縱向的運動立圈,當然,要利用這個立圈發勁,還得需要尾閭的抖絕。胯是人體最大,並且力量最強的一個關節,挑五百斤的擔子,最不感覺吃力的就是胯了,反之講,如果你能用胯主動發勁,那你的勁力一定是倍增。

從上面不難看出練步的重點同樣也在胯。有句拳訣講「打法定要先上身」然後就有人解釋為,上體先動。試想,沒有步伐的移動,那上身動了管個啥用呢?我個人認為,利用步法快速接近對方,是打擊的第一步!以前也講「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師父」看來是有點道理的。胯為腿之根節,翻胯不但可以使背部形成翻浪勁,而且可以與前腿形成頂勁,完成身體的快速整體位移,達到迅速貼近和撞擊的目的。

明白了胯的橫圈和縱圈的同時,我們一定要搞清楚腰動跟胯動的區別,理清它們之間的關係,胯可以主動彈抖,跟尾閭對接,形成螺旋勁,而腰椎跟胯骨相比,很細很脆弱,不適合主動發勁。所以,我們唯有先找到胯發勁的感覺,才可能有大的提高。建議大家在練習時,放棄主動發力而選擇被動發勁固定腰椎是關鍵!我們通常所講的「腰馬合一」也並非指腰與腿,跟腿靠得更近的是胯,以胯帶腿,可以使進攻變得更加輕鬆自如,舉一身之勁而為之。如不明實質,按想像去練,極易出錯而傷害到身體。用胯大筋帶動胯的崩彈發勁傳遞至肩,保持脊柱整體是關鍵!

開 胯 價 值

使胯能夠藉助胯根的大筋(肌腱、韌帶)能夠快速崩彈,並且能夠產生回彈效果。在武術當中的運用十分廣泛,「寧教十手拳,不教一把胯」,對功夫的增長起到決定性作用!

盤拳之初,以拔胯,開胯為主,胯是人體中節的中節。胯跟脊柱合稱為龍虎之勁,動物之奔跑捕物,而物不能逃,皆在於此!在內家拳中的地位非同小可,是內家拳發勁的核心部位。所以大家也就明白我們一開始為什麼要將胯盤開。在拳中有不可代替的位置。

胯 的 結 構

「胯」是指人類骨骼的一部分,即胯骨,它是組成骨盆的大骨,左右各一,由髂骨、坐骨和恥骨組成,統稱為髖骨(或盆骨)。

註解:開胯時,兩膝蓋與兩腿向前,左膝蓋保持不動,左胯根外擺,對於左胯來說,這就是外旋。外旋的時候,要注意左膝蓋要要定住,不能內扣,不能向後移動重心,同時膝蓋也不能向前跪。外旋,也可理解為股骨頭的「球」從月狀面「窩」內橫向拔出一定的角度。

開胯的練習方法

開胯的目的是盤開胯根至膝彎的大筋,借從而產生自動的皮筋般彈射勁力,練助肩胯的反擰對拔,將「大筋」拉伸,習一段時間後達到胯自動「崩彈」的效果。練至身如彈簧,讓你擁有「龍虎二勁」,延年益壽筋骨齊鳴。光有大筋的緊,沒有大筋的彈,是無法拉開的,用大筋跟不開胯練習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動作熟練、到位,做到肩胯擰轉帶動手臂;

第二階段:從起點抖發到終點單一發勁,要求瞬間彈抖能打出筋骨崩彈聲;

第三階段:在第二階段的基礎上實現被動迴環發勁,要求肩胯內臟整合生生不息。

檢 驗 標 准

胯能藉助胯根大筋抖彈,並且打到點以後會形成回彈,能夠發出關節腔音,筋骨齊鳴的嘭嘭聲。

誤區及注意事項

1、腰胯不分

「活胯」與「彈胯」差距巨大,「胯」與「肩」相合,可以體現出身體的活,而「彈胯」是用胯根大筋崩彈而出,是一種被動發勁狀態,跟肩相合,可以使身體變得暴烈而靈動!而傳統拳中通常所說的「腰勁」,其實並不是腰椎的擰轉,而是指將腰椎向後撐開,使脊柱成「弓」,要的是縱向的崩彈。一味看拳譜練,會形成很多的誤區,想當然用「腰椎」橫向擰轉發勁,會損傷脊柱。大家都知道「脊」有縱向的支撐力,但卻沒有橫向勁力,橫向勁力來自於「胯」,縱向的脊柱崩彈卻得益於「腰椎」的後撐,「螺旋」是由胯的擰,脊的彈相合而撐成,明白這個道理,功夫就不容易出偏差!

2、襠胯不分

胯和襠是兩碼事,"襠"是倆腿所夾之角,而"胯"其實是骨盆之位的一塊地域。襠和胯很容易混淆,且在隱私部位,難以示範。,不能簡單地把開胯理解為橫叉,壓腿等。

3、只注重大筋的拉伸,而不注重大筋的彈抖發力

「胯」是基礎的基礎,在練習的過程中,大家必須要明白「開胯與開弓」的相似之處,「開弓」需要外力的撐拔,開胯也一樣,需要將「胯根」撐拔開,同樣需要藉助外力。開弓以後,射箭是一個自動化的過程,開胯也是一樣,只要如「弓」一般,將「胯根大筋」崩緊,同樣可以做到如「弓弦」般的崩彈。「開弓放箭」是「緊中緊」,意欲崩斷弦,「撐筋拔骨」同樣需要極力撐開,崩緊,在緊的當中尋找發勁的根源。因為我們太熟悉由極松到極緊狀態的肌肉「爆發力」,對於「極緊」狀態下,用更緊的方式產生更多的「彈簧勁」是我們研究的重點,其它關節也是如此。所以在「開胯」的過程中,「鎖肩拉胯」是類似於「開弓」的過程,也是打出「顫勁」的根本前提所在!

走進陸老師,了解其不一樣的傳武經歷!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典傳國術總會 的精彩文章:

關節開發之開肘
「縱馬揚鞭鐵甲破」百兵之首典傳鞭棍實錄
練拳三階,入門五步,追尋宗師之路由此開始!
霸王開弓,活胸拉背,放鬆肩勁
「悶雷」般的響聲從何而來?如何做到掃地僧的功力!

TAG:典傳國術總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