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5年後得知兒子被婆婆送人:沒有界限感的家庭,毀掉的是孩子的一生

35年後得知兒子被婆婆送人:沒有界限感的家庭,毀掉的是孩子的一生

*關注成長樹

每天讀點有用、有趣、有態度的育兒乾貨

文 | 雨霏

原創文章,其他公號轉載請輸入「授權」

01

最近看到了一條新聞視頻,視頻中兩位老人痛苦的哭訴著關於自己孩子的事情。

只因為母親35年前的一個沒有界限感的舉動,讓他們足足痛苦了大半生。

這兩位老人男方叫向貴成,女方叫李桂英。35年前,兩個人是一對傾心相愛的情侶,並且生下了一個男嬰。

孩子出生時體重6斤多,乖巧可愛。可是,當時18歲的李桂英和20出頭的向貴成僅僅享受了2天初為人父母的喜悅。

孩子出生的第3天,李桂英在病房休息,向貴成被醫生告知孩子因意外「夭折」。他當時不懂太多,只是悲痛欲絕的交了5塊錢的火化費。

但是身為孩子母親的李桂英怎麼都不肯相信孩子死亡的事情,她幾個小時前還看到孩子健健康康的在保溫箱里睡覺,怎麼會突然夭折呢?

她對孩子的死亡始終無法接受,她一直想討要說法,而向貴成卻覺得女方太過不可理喻。雙方感情也因此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矛盾重重,分分合合。

35年過去,如今已經63歲的向貴成至今未婚且膝下無子。李桂英也沒有再嫁人再生育。

02

這件事雖然過去很久,但李桂英心裡一直固執的相信自己的孩子沒有死。

今年3月,她又「舊事重提」,托朋友從醫院調出當年生產男嬰時候的出生證存根,輾轉找到當年護工的女兒,求證護工生前有沒有說出過關於她孩子的什麼事情。

結果護工女兒真的曝出了事情的真相,她的母親臨死之前確實有跟她說起過向貴成的孩子其實沒有死,只是被向貴成的母親「抱給別人了」。

得知真相的李桂英當場大哭,並且找到向貴成告訴他真相。兩位老人都已年過花甲,突然知道自己的孩子還活著,自然是悲喜交加。

如今兩位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自己被送人的孩子,看上一眼,說上一句「爸爸媽媽當年不是不要你」就滿足了。

可是時隔多年,知情人早已故去,老人手裡又沒有一張孩子的照片,一件孩子的東西,尋找起來可謂是大海撈針。

整個新聞看下來,會讓人覺得除了心酸還是心酸。在35年前,李桂英只是個18歲的花樣少女,卻還是因為婆婆不喜歡她,想要拆散她的感情,而自作主張把孩子送人,讓她接連承受「孩子夭折」「戀人誤解」這樣的打擊。

兩個老人,都因為一個孩子,以及一個毫無界限感,強硬插手兒子兒媳人生的「母親」而搭上了自己一生的幸福。

03

其實在我們中國,家庭中缺乏界限感是一件特別普遍的事情。

從孩子應該穿幾件衣服到孩子應該吃多少飯,父母都要操心。從孩子應該什麼時候作哪一科作業到孩子用零用錢究竟買了什麼,父母都要了解。從孩子長大後的擇校、擇業以及擇偶,父母都要把關。

這種關係類似於一張網,把父母和孩子緊緊的綁在了一起。孩子的事就是父母的事,父母的決定就是孩子的決定,每件事每一個維度,無論大小,無論影響,父母都要全程參與。

這樣的關係好處顯而易見,人多力量大,父母畢竟閱歷豐富,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隨時監管,幫助孩子少走不少彎路。

但這種關係的壞處也同樣明顯,孩子總有一天要長大,不可能時刻處在父母的庇護之下。父母的邊界感低,什麼事情都想強勢的給出指示,讓孩子「聽話」,孩子只有兩種選擇:

一種是叛逆反抗,逃離父母的控制,變成「白眼狼」。另一種就是默默忍受,成為毫無主見的「巨嬰」,永遠難以成為一個真正獨立的大人。

無論孩子進行了哪一種選擇,都是以失去應有的快樂與幸福感為代價的。說沒有邊界感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絲毫不誇張。

04

去年有部電視劇《歡樂頌》收視率非常高,很多人都說裡面的劇情很真實,男主角小包總是百年不遇的好男人。

但理性的分析起來,小包總和他的母親都是界限感很低的人。如果不改變,安迪嫁過去還是難有幸福的家庭。

小包總的父母勾心鬥角幾十年,夫妻感情淡漠不和,小包總的媽媽,幾乎把所有情感都轉移到兒子身上,始終把兒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處處干涉。

她完全沒有把兒子當成一個成年人來看待,看著兒子跟安迪在一起,就肆意去調查安迪的隱私,並聽信謠言,直接認定安迪是不知廉恥的第三者。

她會堅決的對兒子說:「聽媽的話,一定要離開那個女人,你離開那個女人,你就幸福了,咱家就幸福了」

對安迪處處用心機玩手段,硬闖安迪的商務聚會,給安迪難堪。安迪固然高智商高收入,但家裡有這樣的無邊界感的婆婆,婚後也必然會事事插手,件件干涉。

而小包總也並沒有好到哪裡去,他有個沒有邊界感的母親,也有意無意中,受到了影響。

他並不會捍衛自己的邊界。在母親蠻橫插手時,沒有辦法跟自己的母親有效溝通,只會撒嬌耍賴和稀泥,女友媽媽兩邊哄。並經常以「她是我媽媽」「我媽把我養大不容易」「我很愛你」為理由,希望安迪可以妥協退讓。

他並不尊重安迪的邊界。在沒有得到安迪同意的情況下,把安迪的身世告訴了自己的母親。在安迪弟弟被搶走的時候,又自作主張的把安迪弟弟綁起來救走,不顧及安迪的感受還認為自己做得特別對。

看起來這些只是小細節,但生活就是由無數個小細節組成的。缺乏邊界感的父母,很容易養育出缺乏邊界感的孩子。而這個孩子長大後,又成為缺乏邊界感的成年人……周而復始,影響極其深遠。

05

真正良好的家庭關係,從來都不應該是控制與被控制的關係。而應該是平等的,有愛的,尊重彼此界限的關係。父母更應該主動的去引導孩子去維護自己的界限。

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對越界行為保持警覺

曾看到一個新聞,一個10歲的女孩子在網吧上網,旁邊一個中年男子在10分鐘內,多次有抱孩子和撫摸孩子身體的動作。但孩子一直默不作聲。

事後孩子表達其實感到了不妥,但是她不知道自己正在被侵犯,除了忍,她不知道該做什麼。

這就是很明顯的父母沒有教會孩子守護好自己的身體界限。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去干擾孩子們的真實感受。孩子哭了,直接命令孩子不許哭,或者急忙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哄好他。而不是去傾聽他的想法。在有些地區,還會出現強行摟抱孩子,捏掐孩子的臉蛋,用鬍子茬扎孩子,甚至假意摸男孩下體等逗弄孩子的方式,通常父母為了親朋好友間面子,會跟孩子解釋「某某叔叔/阿姨,這樣做是喜歡你」。

這時孩子得到的信息就變成了,我的感覺不重要,我必須要乖,聽話。別人捏我一下、抱我一下、推我一下,甚至打我一下,都是可以被接受的。而這對孩子的日後成長也是極為不利。

教會孩子維護自己的物品界限

生活中常見到一種邊界感比較低的家庭,公公婆婆對兒子兒媳的房間推門就進,覺得兒子家就是自己家。成年人把孩子心愛的玩具隨手送人,覺得孩子的一切都是自己給買的,孩子無權反對。

這些都是明顯的越界行為,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需要有自己的空間和自己的權利意識。

你隨意拿走他的東西,隨意闖入他的卧室,如果他有被冒犯的感覺,就會逐漸在與你疏離,與你對抗。如果他沒有被冒犯的感覺,那麼他就會模仿你,隨意去看朋友的手機,隨意坐在朋友的床上,隨意拿走別人的東西,最後會變成一個在人際交往中,很不受歡迎的人。

家中每個成員同等重要,要教會孩子尊重別人的需要和界限

生活中也常見全家人都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孩子調皮,打了爺爺奶奶,明明很用力,爺爺奶奶裝作沒事,還對孩子笑。孩子專橫,搶佔電視和所有好吃的東西,父母也都依著孩子。孩子儼然成了家裡的一家之主,隨意就能讓父母長輩忙得團團轉。

孩子完全不懂得尊重別人的需要和與他人的界限,在這樣的家庭,他們學不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更難以學會尊重他人,以後走向社會,也會在人際關係上遇到各類難題。

古人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任何一個父母都希望孩子的人生幸福、快樂,但這種希望永遠無法通過強制和粗暴干預來達成,只能是潤物無聲的引導和溝通。一個界限感的家庭,才是讓孩子終身幸福的第一步。

親 愛 的 們,記 得 在 文 末 點 贊 哦 ~

長按上方二維碼,關注我們即可獲取

1001.電視對孩子的傷害到底有多大?你想像不到!

1120.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你一定得這樣管

1127.親愛的,你的孩子跟誰睡?

1028.晚一年上學,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1033.小學生1-5年級好習慣養成要點一覽表,總結的很好!

1036.如果你是一位男孩的媽媽,不要錯過這篇文章

1021.小學不抓緊,初中徒傷悲!1-6年級怎樣「陪讀」?

1131.我為什麼不阻止孩子玩手機看電視?

1146.做「零吼叫媽媽「一年來 ,我的生活徹底改變了

1154.生二胎,你還得過道坎

1157.孩子的那些「痛」,當媽的知道多少?

1160.越吼孩子越差勁!這樣管他才有效

1169.培養要趁早,孩子到十八歲時必須擁有這八種能力

1170.晚上三小時,陪伴孩子的最實用方案!

1172.你的言行影響孩子一生,高情商的父母這樣說話

1174.孩子智商和情商的高低主要取決於母親

1175.為什麼老二比老大精?

1178.為什麼我堅決不給兒子報學前班

1185.不發怒的孩子,更容易長成脾氣暴躁的大人

1193.媽媽,我是從哪來的啊?看看這位家長的機智回答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長樹 的精彩文章:

一平米空間,讓孩子從「電視迷」變「書迷」
義大利全腦智力開發訓練工具書,讓孩子越看越聰明
什麼樣的孩子,一看就知道情商高
孩子總是打翻水杯被燙傷?都是因為家長沒有做好這一點
女兒揮霍無度欠債70萬,老爸自責賣房為女還債,寒門養「貴子」是最大的悲哀

TAG:成長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