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庭堅《諸上座帖》中的線條連接慶旭

黃庭堅《諸上座帖》中的線條連接慶旭

圖1

黃庭堅《諸上座帖》中的線條連接(十一)

慶旭

第十一個段落(圖1):……唯見自心。祖師道。不是風動幡動。風動幡動者心動……

1.實連

「唯見」(圖2)二字線條扭曲嚴重,為典型的黃山谷大草線形模式,尤其在極小的空間內也能做出如此淋漓盡致的變形。就像此二字中「唯」字的右部首先在體態上已經偏斜了,但卻有極大限度的曲線扭結在一起,極為收縮的末筆左下實線帶出「見」字上部收縮的小組合,下部左右兩畫也作相應明顯的弧形。

圖2唯見

2.搭連

「心動」(圖3)二字的筆斷意連從單字構成到二字相連都很明顯。靈活跳躍的用筆方式和舒緩優雅的長線穿插是此字組鮮明的形式特徵。「心」字一如既往地在小範圍內作扭結、引帶。「動」字左右兩條較長的縱長線呈上開下合之狀,活潑地劃分空間,加之線條本身的微妙波動,更增加了活潑氣氛。

圖3心動

3.綜合連

「心祖師」(圖4)三字以搭連、實連方式組成。此字組有以下三個特徵:首先,從字勢分析,三字漸次放開,對應地看,點線的空間關係也是由密到疏。其次,用筆上三字雖然線條筆畫各異,但皆以堅實為特色。再次,連接方式,三字從斷到連頗具特色。順次而來,在線形上我們也看到了由點到短線(包括直線、弧線),再到長線(直線、弧線)的一個漸變過程。

圖4心祖師

「風動幡」(圖5)與「心祖師」三字相比,頗有諸多相背之處。它是一個以實連加搭連的方式。從字勢來看,此三字由放開始,至稍作收勢,再到收縮。從單字疏密對比看,「風動」二字皆為左密右疏。從線條的波動來看,「幡」字雖然佔位較小,但線條有較大的波動起伏;「風動」二字雖字勢開展,但線條圓勁、爽利。

圖5風動幡

此段三行有較強的藝術氣息,從線形構成上看,作者有意識地強化獨立的點與連綿線之間的關係,即便是把這種強烈的對比放在全篇來考察,也是一則精彩的範例。這種點線元素的有機構成在明代祝枝山《赤壁賦》中被運用到極致,只不過祝氏的點法鋒穎銳利,黃山谷多內斂。就是說,同樣是「點法」,側重還是有別的——單從形式上的氣象來看,祝枝山注重宣洩,黃庭堅鍾情雅逸。再從提按關係上看,本段首行力度均一,以篆籀筆法自由使轉,線條起訖保持一種理性的控制狀態,線形樸質無華;二、三兩行提按變化較大,線條就有明顯的粗細分別,尤其是第二行的「不是」二字的對比。三是行筆的節奏前後有別,首行的行筆節奏,既包括單字內部也包括字字連接等行氣方面,皆有規可循,總體以慢節奏為主。二、三兩行則出神入化,首尾無跡(節奏的變化),或謂一種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情緒節奏。對應著的各種有形、無形元素就異常豐富,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的可讀性,令人玩味無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報 的精彩文章:

勤于思考 大膽嘗試 劉小龍
蘊朴藏真——紀念汪深先生逝世十周年書法遺作展作品選刊
張弓作品點評 特約評改人:錢玉清
整合與統一王墉
孫慎行行書《佛家語八條屏》 李金豹

TAG:書法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