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國首部地方LNG行業規範—《液化天然氣(LNG)氣化供應工程技術標準》(徵集意見稿

全國首部地方LNG行業規範—《液化天然氣(LNG)氣化供應工程技術標準》(徵集意見稿

燃氣爆炸第1542天發文!

關注燃氣爆炸,關注燃氣安全,防微杜漸,居安思危,為降低與排除燃氣爆炸事件貢獻一份力量!

由於規範內容過長,至截取部分推送,想了解規範全文的夥伴請在文章留言,留下您的郵箱,小編就會為您發送!

前言

根據山東省住房和城建設廳、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關於印發〈2017年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制定、修訂計劃(第一批)〉的通知》的要求,本規範由***(主編單位)會同有關單位共同編製而成的。

本規範在編製過程中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國內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實踐經驗,並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經審查定稿。

本規範由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管理和對強制性條文的解釋,由××× (主編單位)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請各單位在執行過程中,總結實踐經驗,積累資料,隨時將有關意見和建議反饋給***(主編單位)(地址:***;郵政編碼:******)

本標準主編單位:×××(地址:×××;郵政編碼:×××)。

本標準參編單位:×××、×××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員:×××、×××

本標準主要審查人員:×××、×××

徵求意見回復:

聯繫人:

田貫三,山東建築大學

朱彥奎,山東萬豪華宇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聯繫電話:0531-88930057

信箱:zyk0503@163.com

tgs4170@sina.com

目 錄

1 總則

2 術語

2.1 術語

3 基本規定

4 站場布置

4.1 站址選擇

4.2 平面布置

5 工藝設計

5.1 一般規定

5.2 LNG儲存裝置及附件

5.3 氣化系統

5.4 BOG利用、放散系統

5.5 管道系統

6 消防設施及給排水

6.1 滅火器材配置

6.2 消防給水

6.3 給排水系統

7 電氣、報警和緊急切斷系統

7.1 一般規定

7.2 報警系統

7.3 緊急切斷系統

8 供暖通風、建(構)築物

8.1 供暖通風

8.2 建(構)築物

9 工程施工

9.1 一般規定

9.2 材料和設備檢驗

9.3 土建工程

9.4 設備安裝工程

9.5 管道工程

9.6 電氣儀錶安裝工程

9.7 防腐絕熱工程

9.8 交工文件

本規範用詞說明

附錄A 防火間距起止點

附錄B 被保護民用建築類別等級劃分

引用標準名錄

附:條文說明

1 總則

1.0.1為了使小型液化天然氣化站的設計、施工及驗收統一技術要求,做到安全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制定本規範。

1.0.2本規範適用於工業、農業用戶自用及管輸天然氣供應範圍以外居民、商業戶供氣,且總儲存容積不大於120m3小型LNG氣化站工程的設計、施工及驗收。

本規程不適用於兼有灌裝LNG鋼瓶功能的LNG氣化站工程。

【條文說明】用戶自用,沒有經營外供。

1.0.3小型LNG氣化站的設計、施工及驗收,除應符合本規範外,尚應

2 術語

2.0.1 小型LNG氣化站 Small LNG supply station

以小型LNG儲罐作為儲存設施,利用氣化裝置將LNG轉變為天然氣後,經調壓、計量、加臭,通過管道向用戶供應天然氣的專用場所。

2.0.2 小型LNG儲罐 Small LNG tank

是指單罐水容積不超過60m3,具有耐低溫和隔熱性能,儲存介質為LNG的專用容器。

2.0.3 小型LNG橇裝氣化站 Small LNG skid-mounted supply device

使用小型LNG儲罐作為儲氣設施,具有接收、儲存、氣化、調壓、計量、加臭(必要時)功能,並將所有LNG設備及配套設施裝配於一個或幾個撬體上,向用戶供應天然氣的供氣專用場所。

2.0.4 埋地LNG儲罐 buried LNG tank

罐頂低於周圍4m範圍內地面,並採用直埋覆土或罐池充沙方式埋設在地下的卧式LNG儲罐。

2.0.5 地下LNG儲罐 underground LNG tank

罐頂低於周圍4m範圍內地面標高0.2m,並設置在罐池中的LNG儲罐。

2.0.6 半地下LNG儲罐 semi-underground LNG tank

罐體一半以上安裝在周圍4m範圍內地面以下,並設置在罐池中的LNG儲罐。

2.0.7 氣化器 vaporizer

通過換熱將LNG轉化氣態天然氣的加熱設備。

2.0.8 空溫式氣化器 air-heated vaporizer

從天然熱源大氣中取熱將LNG轉化氣態天然氣的氣化器。

2.0.10 水浴式加熱器 water-bath heater

用熱媒流體水作傳熱介質的將LNG轉化氣態天然氣的氣化器。

2.0.11 LNG橇裝設備 Gasification and pressure regulating skid

將LNG儲罐、空溫式氣化器、水浴式加熱器(冬季使用)、BOG加熱器、EAG加熱器、調壓系統、計量系統、管道系統、加臭裝置、放散系統、電氣儀錶系統、燃氣濃度檢測報警系統,以及儀錶電控櫃、儀錶氣系統等全部或部分集成安裝在一個橇體上的設備組合體。

3 基本規定

3.0.1向小型LNG氣化站供氣,可採用LNG槽車、LNG帶泵罐車及LNG氣瓶等方式。

3.0.2小型LNG氣化站不應與LPG、CNG加氣站及加油站聯合建站。

3.0.3小型LNG氣化站的規模應根據供應用戶類別、數量和用氣量指標與氣源供應地距離等因素確定。

3.0.4小型LNG氣化站的等級劃分,應符合表3.0.1的規定:

3.0.5當小型LNG氣化站為商業用戶供氣時,應符合儲罐容積不得超過本規範表3.0.1二級的規定。

【條文說明】 儲罐容積不得超過二級的規定,指總容積和單罐容積都不得超過60 m3。LNG氣瓶的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焊接絕熱氣瓶》GB24159的規定。

3.0.6橇裝LNG供應站內LNG儲罐數量不應大於1台,且容積不應大於20m3。

【條文說明】本條是指所有設備橇裝於一起的橇裝LNG供應站。

3.0.7小型LNG氣化站不應利用LNG槽車作為儲存設施直接氣化供氣。

3.0.8供給商業用戶的天然氣應具有嗅覺正常的人可以感知的警示性臭味,加臭劑的質量和添加數量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城鎮燃氣加臭技術規程》CJJ/T148的有關規定。

3.0.9供給工業用戶生產用的天然氣,當天然氣泄漏到空氣中,在發生危險之前,採取可靠的泄漏報警和切斷控制等措施時,可不加臭。

3.0.10站內不得種植油性植物,工藝設備區不應綠化。

4 站場布置

4.1 站址選擇

4.1.1小型LNG氣化站址選擇,應符合公共安全、環境保護和防火安全的要求,並應滿足LNG運輸的需求。

4.1.2小型LNG氣化站可利用工業用戶、商業用戶自用能源站、公用工程用地等。

4.1.3小型LNG氣化站的選址應遠離中小學校、幼兒園、託兒所、殘障人員康復設施、養老院、醫院等建築物和重要公共建築。

4.2 平面布置

4.2.1小型LNG氣化站應設置圍牆,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當設置在封閉的廠區內時,應設置高度不低於2m,圍牆下部不燃燒體實體部分不得低於1.0m;

2 當小型LNG氣化站的圍牆兼做廠區圍牆時,應設置高度不低於2m的不燃燒體實體圍牆。

【條文說明】1指小型LNG站的所有圍牆設置在廠區內。

4.2.2小型LNG氣化站至少應設置1個對外出入口,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便於通行和緊急事故時人員的疏散;

2 應滿足消防車輛的通行;

3 不得與運輸繁忙的貨流與人流共用一個出口;

4 站內任意一點到最近的對外出入口的距離不應大於500m。

【條文說明】對外出入口是指工業企業或商業與外部交通銜接的出口;不是指小型LNG氣化站邊界圍牆的出入口。

4.2.3站區內停車位和道路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站內車道和停車位寬度應滿足LNG槽車、LNG帶泵罐車及LNG氣瓶車和消防車輛的行車和停靠要求,單車道或單車停車位的寬度不應小於4.0m。

2 站內道路轉彎半徑應按行駛車輛確定,且不宜小於9m。

3 站內停車位應為平坡,道路坡度不應大於8%。

4 LNG帶泵罐車停車位與站外建築的防火間距應符合本規範表4.2.5中LNG卸車點的規定;

5 站內停車位和道路路面不應採用瀝青路面。

4.2.4小型LNG氣化站內不得建地下和半地下室建構物(地下罐池、消防水池及泵房除外)。

4.2.5小型LNG氣化站站內LNG儲罐、放散管管口、LNG卸車點與站外建築的防火間距,不應小於表4.2.5的規定。

註:1 室外變、配電站指電力系統電壓為35 kV~500kV,且每台變壓器容量在10MV?A以上的室外變、配電站,以及工業企業的變壓器總油量大於5t的室外降壓變電站。其他規格的室外變、配電站或變壓

器應按丙類物品生產廠房確定。

2 表中道路指機動車道路。站內LNG設備與郊區公路的安全間距應按城市道路確定,高速公路、一級和二級公應路按城市快速路、主幹路確定;三級和四級公路應按城市次幹路、支路確定。

3 埋地LNG儲罐、地下LNG儲罐和半地下LNG儲罐與站外建(構)築的距離,分別不應低於本表地上LNG儲罐的安全間距的50%、70%和80%,且最小不應小於6m。

4 一、二級耐火等級民用建築物面向小型LNG氣化站一側的牆為無門窗洞口實體牆時,站內LNG設備與該民用建築物的距離,不應低於本表規定的安全間距的70%。

5 LNG儲罐、放散管管口、LNG卸車點與站外建築面積不超過200m2的獨立民用建築物的距離,不應低於本表的三類被保護建築的防火間距的80%。

4.2.6站址選擇、站內平面布置的防火間距起止點,應符合本規範附錄A的規定。

4.2.7本規範中重要公共建築、一類被保護建築、二類被保護建築、三類被保護建築所包括的內容及說明應符合本標準附錄B的規定。

4.2.8LNG儲罐、天然氣放散管管口與站內建築的防火間距不應小於表4.2.8的規定。

4.2.9小型LNG氣化站的橇裝設備與站內、外建築的防火間距,應按本規範表4.2.8和4.2.5的規定確定。

4.2.10小型LNG氣化站爆炸危險區域,不應超出站區圍牆和可用地界線。

4.2.11LNG儲罐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儲罐之間的凈距不應小於相鄰儲罐直徑之和的1/4,且不應小於1.5m;

2 小型LNG氣化站儲罐區應設置防護堤,橇裝氣化裝置在撬體上設置攔蓄池時,可不設置防護堤;當三級、四級小型LNG氣化站,儲罐區低於周邊標高,並滿足攔蓄需要時,可不設置防護堤。

3 防護堤內地面應至少低於周邊地面0.1m,防護堤頂面應至少高出堤內地面0.8m,且應至少高出堤外地面0.4m。

4.2.12氣化器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氣化器之間的凈距不宜小於1.5m;

2 空溫式氣化器可布置在防護堤內,氣化器與儲罐的間距應滿足操作和維護要求;

3 與站外建築的防火間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50016中甲類廠房的有關規定;

4 與明火、散發火花地點的防火間距不得小於25m。

4.2.13LNG橇裝氣化裝置設置攔蓄池時,攔蓄池側板的高度不應小於1.2m,LNG儲罐外壁至攔蓄池側板的凈距不應小於0.3m。

4.2.14LNG儲罐應在站內固定地點露天設置或設置在罩棚內,不應設在室內或封閉的場所。

5 工藝設計

5.1 一般規定

5.1.1在正常操作工況下與液化天然氣接觸的設備受壓元件、管道材料等的選擇可參照《液化天然氣的一般特性》GB/T19204中的有關規定。

5.1.2小型LNG氣化站儲氣容積宜按1.5~3天計算月最大日供氣量計算。

5.1.3小型LNG氣化站工藝設備、工藝裝置的布置應保證工藝流程合理,且應滿足便於安裝、操作、檢修和消防的要求。

5.2 LNG儲存裝置及附件

5.2.1小型LNG供應工程站內LNG儲罐應採用真空絕熱罐,其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LNG儲罐和容器本體及附件的材料選擇和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壓力容器》GB 150.1~GB 150.4、《固定式真空絕熱深冷壓力容器》GB/T 18442和國家現行《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TSG R0004的有關規定。

2 儲罐內罐的設計溫度不應高於-196℃,設計壓力應符合下列規定:

Pd≥1.2 Pw (5.2.1)

式中:Pd——設計壓力(MPa);

Pw——設備最大工作壓力(MPa)。

3 儲罐外罐外壓設計壓力不應小於100 kPa。

4 內罐與外罐之間應設絕熱層,絕熱層應與LNG和天然氣相適應,並應為不燃材料。外罐外部著火時,絕熱層不應因熔融、塌陷等使絕熱層的絕熱性能明顯降低。

【條文說明】本條規定了LNG儲罐的設計要求。

1 本款規定了LNG儲罐設計應執行的有關標準規範,這些標準是保證LNG儲罐設計質量的必要條件。

2~3 LNG的最低溫度約-162℃,考慮留有一定餘量,同時考慮到系統置換、預冷和調試可能採用液氮作為介質,故應按液氮的最低工作溫度確定LNG儲罐的設計溫度,故本款要求LNG儲罐設計溫度不應高於-196℃。要求Pd≥1.2 Pw,略高於現行國家標準《壓力容器》GB 150.1~GB 150.4的要求。由於小型LNG供應工程可能設在企業內,本款的規定提高了儲罐的安全度(包括外殼),是必要的。

5.2.2LNG儲罐閥門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儲罐應設置奧氏體不鏽鋼彈簧封閉全啟式安全閥,且不應少於2個,其中1個應為備用。安全閥的設置應符合國家現行《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TSG R0004的有關規定。

2 安全閥與儲罐之間應設切斷閥,切斷閥在正常操作時應處於鉛封開啟狀態。

3 儲罐進出液管必須設置緊急切斷閥,緊急切斷閥應具有現場及遠程操作功能。

4 儲罐液相管道根部閥門與儲罐的連接應採用對接焊接,閥體材質應與管道材質相適應。

【條文說明】本條對小型LNG氣化站儲罐的閥門提出要求。

1 設置安全閥是國家現行標準《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TSG R0004-2009的有關規定。為保證安全閥的安全可靠性和滿足檢驗需要,儲罐設置2個或2個以上全啟封閉式安全閥是必要的。

2 本款規定「安全閥與儲罐之間應設切斷閥」,是為了滿足安全閥檢驗需要。在役期間鉛封是為了防止切斷閥被誤關閉。

3 本款規定是為了在事故狀態下,做到安全迅速地關閉與LNG儲罐連接的管道閥門,防止泄漏事故的擴大。

4 儲罐液相管道根部閥門與儲罐連接採用焊接,相對於法蘭或螺紋連接嚴密性好,連接質量可靠。儲罐液相管道根部閥門是最重要的閥門,故本款從嚴要求,防止在介面發生重大泄漏事故。

5.2.3LNG儲罐安全儀錶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儲罐應配置套液位計,並應設置上、下限報警和連鎖裝置。

2 LNG儲罐最高液位以上部位應設置壓力表。GB50156

3 採用真空絕熱的儲罐,真空層應設置真空表介面。

【條文說明】 本條是強制性條文,對LNG儲罐上儀錶提出要求,是參照《城鎮燃氣設計規範》GB50028-2006的有關規定編製的。

1 液位是儲罐重要的安全參數,設置兩套獨立液位計是防止出現假液位或一套液位計檢驗時,不影響儲罐使用,設置高液位報警器是為了防止超裝。

2 儲罐屬壓力容器,壓力是儲罐重要的安全參數,設置壓力表是為了在生產運行中實時監測。

3 檢測內罐與外罐之間環形空間的絕對壓力,是觀察LNG儲罐絕熱性完好性的簡便易行的手段。

5.2.4橇裝設備的箱體材料應為金屬材料,不得採用可燃材料。

【條文說明】 本條是對LNG橇裝設備的相關規定,LNG橇裝設備具有佔地小、現場安裝方便的優點。

5.2.5地下或半地下LNG儲罐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儲罐應採用卧式儲罐。

2 儲罐應安裝在罐池中。罐池應為不燃燒實體防護結構,並應能承受所容納液體的靜壓及溫度變化的影響,且不應滲漏。

3 儲罐的外壁距罐池內壁的距離不應小於1 m,同池內儲罐的間距不應小於1.5 m。

4 罐池深度大於或等於2 m時,池壁頂應至少高出罐池外地面1 m。當池壁頂高出罐池外地面1.5 m及以上時,池壁可設置用不燃燒材料製作的實體門。

5 半地下LNG儲罐的池壁頂應至少高出罐頂0.2m。

6 儲罐應採取抗浮措施。

7 罐池上方可設置開敞式的罩棚。

8 當有可能進入雨水時,罐池內應考慮排水措施。

【條文說明】 本條規定了地下和半地下LNG儲罐的設置要求,是參照《汽車加油機器站設計與施工規範》GB 50156-2012(2014年版)的有關規定編製的。

1 採用卧式儲罐可減小儲罐池深度,降低建造難度。

2 本款的規定,是為了防止人員意外跌落罐池而受傷。當池壁頂高出罐池外地面1.5m及以上時允許池壁可設置用不燃燒材料製作的實體門,是為了操作和檢修人員進出罐池。

3 罐池在雨季有可能積水,故需對罐池採取抗浮措施。

5.2.6攔蓄池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池內有效容積不應小於LNG儲罐的總容量;

2 攔蓄池的底板和側板應採用耐低溫不鏽鋼材料,並應保證攔蓄池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

5.2.7軟管的公稱壓力不應小於卸料系統最大工作壓力的2倍,其最小爆破壓力應大於公稱壓力的4倍。

【條文說明】 本條是依據《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TSG R0004-2009第5.13條制定的;

5.2.8軟管前端或末端應設安全拉斷閥,安全拉斷閥的設計壓力、設計溫度應與系統相匹配。

【條文說明】 在軟管前端或末端設安全拉斷裝置,以防止在軟管未脫離時,LNG拖車駛離而引發安全事故。

5.2.9與軟管連接的快速接頭應在連接過程中有效鎖緊。快速接頭的設計壓力和設計溫度應與系統閥門相同。

【條文說明】 本條規定是對快速接頭作出原則性要求。

5.3 氣化系統

5.3.1氣化器及附件材料的選擇和設計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的有關規定。

【條文說明】空溫式氣化器的容器本體及附件的材料選擇和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空氣分離設備用有色金屬壓力容器設計規定》JB/TQ 711、《鋁製空氣分離設備製造技術規範》JB/T2549和《鋁及鋁合金拉軋制無縫管》的有關規定。

水浴式加熱器的容器本體及附件的材料選擇和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熱交換器》GB/T1514和《鋼製焊接常壓容器》NB/T47003.1的有關規定。

5.3.2氣化器應根據用戶情況、氣象等條件選用,可選用空溫式氣化器和水浴式加熱器,並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氣化器的設計工作壓力不應小於系統最高工作壓力的1.2倍。

2 氣化裝置的能力應根據高峰小時用氣量確定,氣化裝置的配置台數不應少於2台,且應有1台備用。當採用空溫式氣化器時,備用氣化器的配置台數應等於正常工作氣化器的配置台數;

3 並聯氣化器的進出口宜分別設置切斷閥;

4 氣化器出口氣體溫度不應低於5℃。

5 空溫氣化器的基礎宜採用防冷凍及排水措施。

5.3.3LNG氣化器的液體進口管道上宜設置緊急切斷閥,該閥門應與天然氣出口的測溫裝置連鎖。

5.3.4LNG氣化器或其出口管道上必須設置封閉全啟式安全閥。

5.3.5LNG氣化器和天然氣氣體加熱器的出口應設置測溫裝置並應與相關閥門連鎖;熱媒的進口應設置遙控和就地控制閥門。

5.4 BOG利用、放散系統

5.4.1LNG蒸發氣(BOG)應回收並加熱供用戶利用。

5.4.2小型LNG氣化站內應設集中放散管。LNG儲罐的放散管應接入集中放散管,其他設備和管道的放散管宜接入集中放散管。

【條文說明】 本條是參照《汽車加油機器站設計與施工規範》GB 50156-2012(2014年版)的有關規定編製的。

站內的安全放散和人工放散點較多,集中放散有利於安全。

5.4.3放散管管口應高出LNG儲罐以及管口為中心半徑12m範圍內的建(構)築物2m及以上,且距地面不應小於5m。

【條文說明】 本條是參照《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範》GB 50156-2012(2014年版)的有關規定編製的。

規定的目的是避免放散天然氣影響附近建(構)築物上人員的安全。

5.4.4放散管管口不宜設雨罩等影響放散氣流垂直向上的裝置。放散管底部應有排污措施。

【條文說明】 為保證放散氣體迅速排出系統外,放空管道應保持暢通,不得有阻礙氣體放散的設施,如防雨罩、阻火器;放空管道中可能積存液體或雨水等,阻礙放散氣體排出,故放散管底部應有排污措施。

5.4.5低溫天然氣系統的放散應經加熱器加熱後放散,放散天然氣的溫度不宜低於-107℃。

【條文說明】 放散的天然氣最低溫度約在-110℃,比重大於空氣,為保證放散的低溫天然氣能迅速放空,必須加熱成比空氣輕的氣體。加熱器一般採用空溫式氣化器,低溫天然氣經加熱後,比重小於空氣,可以滿足放散要求。

5.5 管道系統

5.5.1小型LNG氣化站內工藝管道的設計應符合壓力管道有關安全技術要求和現行國家標準《工業金屬管道設計規範》GB50316的有關規定,管道的設計壓力應不小於最大工作壓力的1.2倍。

5.5.2管道系統的設計溫度不應高於-196℃。

【條文說明】 LNG溫度一般不低於-162℃,本條考慮到LNG管道和低溫氣相管道運行前需要用液氮預冷,故其設計溫度應按液氮工作溫度-196℃設計。

5.5.3使用溫度低於-20℃的管道應採用奧氏體不鏽鋼無縫鋼管,其技術性能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流體輸送用不鏽鋼無縫鋼管》GB/T 14976的規定。

【條文說明】 本條參照《城鎮燃氣設計規範》GB 50028-2006的有關規定。

5.5.4用於輸送低溫介質的閥門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低溫閥門技術條件》GB/T 24925的有關規定、低溫緊急切斷閥的選用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低溫介質用緊急切斷閥》GB/T 24918的有關規定。自動控制的閥門均應有手動操作功能。

5.5.5液相管道應採用加長閥桿和能在線檢修結構的閥門(LNG鋼瓶自帶的閥門除外),連接宜採用對焊焊接連接。低溫閥門閥桿和管線宜垂直或傾斜45度角以內安裝。

5.5.6LNG管道和低溫氣相管道的兩個切斷閥之間應設置全啟封閉式安全閥,泄壓排放的氣體應接入集中放散管。

【條文說明】 為防止管道內低溫液體和低溫氣體受熱膨脹、氣化,使其壓力升高而造成管道爆裂,特制定此條。

5.5.7低溫管道應採用自然補償的方式,常溫架空管道宜採用自然補償的方式。【條文說明】 小型LNG氣化站管道系統的物料溫度和環境溫度差別很大,容易產生伸縮變形,故應採取補償措施。自然補償系指管道布置時,優先利用管系自身形狀所具有的柔性吸收熱脹冷縮和端點位移,它是相對於採用特殊柔性元件進行補償而言。自然補償結構簡單,運行可靠,投資相對較低,故應在設計中優先選用。

5.5.8低溫管道絕熱材料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為防潮性能良好的不燃材料,或外層為不燃材料,內層為難燃材料的複合絕熱保冷材料。

2 低溫管道絕熱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工業設備及管道絕熱工程設計規範》GB 50264和《設備及管道絕熱技術通則》GB/T 4272的有關規定。

3 用於奧氏體不鏽鋼管道上的絕熱材料,其氯離子含量應符合《覆蓋奧氏不鏽鋼用絕熱材料規範》GB/T 17393的規定。

【條文說明】 絕熱材料在受潮時絕熱效果下降,絕熱材料採用不燃或難燃材料主要考慮發生火災時絕熱材料不助長火勢。

5.5.9低溫管道宜採用焊接連接。公稱直徑不大於50mm的管道與儲罐、容器、設備及閥門可採用法蘭、螺紋連接;公稱直徑大於50mm的管道與儲罐、容器、設備及閥門連接應採用法蘭或焊接連接。

4.5萬燃氣人

在關注

關注「燃氣爆炸」,關注燃氣安全,

讓生活更美好,讓家園更安全!

回復「求邀請」

加入燃氣安全志願者社群,與兩千餘名行業夥伴共同學習和交流,共同為燃氣安全公益事業做出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燃氣爆炸 的精彩文章:

概述燃氣管道的分類以及PE燃氣管簡介
如何設置油氣長輸管道線路的「三樁一牌」,你需要知道的精華內容請收好!
8月份幾起典型事故案例回顧,細思極恐!這些本都可以避免!
盤點校園十大燃氣爆炸事故!提升燃氣安全意識,構築校園「平安網」!
中西部液化石油氣使用安全現狀調研報告

TAG:燃氣爆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