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兩代誓死保衛的藩屬國,近代有著怎樣不光彩的歷史
在近代的朝鮮人的角色其實很不光彩,我們從來只宣傳朝鮮人抵抗日本人,其實他們與日本人合作充當幫凶才是主流。日本發動對華作戰後,許多日籍朝鮮人更是心甘情願、爭先恐後地加入,這些人從維護地方治安的小吏到衝鋒陷陣的士兵,其數量據日本戰後的統計,在約250萬對華日軍中朝鮮籍士兵的人數就高達160萬,其中在東北的就有38萬。許多朝鮮人在中國所犯下的罪行比真正的日本人更加令人髮指。在攻佔南京城的日軍部隊中,朝鮮人所佔比例竟高達40%,第一個登城的就是「高麗聯隊」。在佔領南京城後,消息傳回國內,整個朝鮮半島可謂舉國狂歡!
根據這一歷史改編的《軍艦島》劇照
在此之後,有5支日軍因為「作戰勇敢」而受到裕仁的獎勵,其中就包括前面提到的「高麗聯隊」,還有一個就是完全由3萬朝鮮人組成的「鮮人部隊」。戰後審判時,松井石根承認在南京首先開始進行屠殺和強姦婦女的,就是其下轄的「高麗聯隊」,另外,戰後很多日本人的回憶錄中也都提到過朝鮮軍人對日本的忠誠。
這些朝鮮士兵雖然為虎作倀,作惡多端,但實際而言朝鮮人的二戰史基本上就是一部飽含血淚的炮灰史。其中有部分朝鮮士兵的經歷最具代表性。諾門卡戰役時朝鮮士兵以二等公民的身份被日本當作炮灰用(被蘇軍俘虜);蘇德戰爭爆發後被蘇軍以俘虜的身份當作炮灰用(被德軍俘虜);諾曼底登陸時被德國人以二次俘虜的身份當炮灰用(被盟軍俘虜)。就這樣,從諾門坎到諾曼底,這部分朝鮮士兵分別以日軍炮灰、蘇軍炮灰、德軍炮灰的身份打遍二戰各個主戰場,九死一生,經歷相當傳奇。
朝鮮日據時代,雖然遍地的幫凶,但的確有一幫不願做奴隸的朝鮮人存在。
一部分人流亡到中國,並得到當時民國的同情和支持,組成了以金九(著名的獨立元勛,後被李承晚勢力暗殺)為代表的大韓民國臨時流亡政府。(舊址位於上海黃浦區馬當路)
國父金九
第二部分流亡美國做寓公,以李承晚為代表,也在美國做宣傳工作。
第三部分是堅持在朝鮮和東北活動的人士,其中部分加入了中國的東北聯軍。「將軍」便屬於這部分人,只不過他所在的遠東軍第88特別旅時的直接上級瓦西里·伊凡諾夫否認他參加過解放朝鮮半島的戰鬥,這位老人甚至至今仍保有「將軍」當時的戎裝照,不過軍銜僅僅是個中尉。
這位長期生活在遠東地區,連朝鮮語都講不清楚的中尉,在後來歡迎「沙俄」的集會上,被隆重推薦的英雄盛裝出席,卻因為年紀細節(時年33歲)被當眾質疑為冒牌貨而引起會場上一片混亂。
值得一提的是,二戰勝利後,以兩大霸主為首的戰勝國忙著劃割自己勢力範圍時,朝鮮半島這個爛攤子幾乎被所有的大國遺忘了,當半島人民著急的發出我們還沒有復國的吶喊聲時,他們也是敷衍了事的以N38為界,北為駐朝「沙俄」的受降區,以南為美國的受降區,夾縫裡的小國實在是命運從來由人不由己。
彼時羅斯福問自己的幕僚,誰可以去接管朝鮮半島南部時,長期流亡在美國做寓公的李承晚才被人猛然想起。
李承晚
至於朝鮮半島北部,當時聲望如日中天,半島上最著名的民族主義者曹晚植才是首選,另外還有一個人就是崔庸健,這位忠厚的長者,在對日作戰中戰功卓著,在後期的釜山更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當前線被麥克阿瑟從仁川截斷,大約11萬朝鮮軍人成建制的被俘虜,一敗塗地之時,是崔庸健死戰不退。要不是他帶領少數部隊拚死纏住美軍使之不能迅速北上形成合圍,恐怕某人就會當俘虜,也就沒有今日的朝鮮了。
起初「沙俄」也面試了將軍,但是考慮到他長期呆在遠東地區,可能對朝鮮情況不甚清楚;然而他就半島局勢種種問題對答如流,並且表示絕對效忠「沙俄」時,這才使其順利接管了朝鮮半島北部。
我們可以看到在決定半島政治地緣格局的關鍵時刻,長期作為朝鮮宗主國的中國勢力卻是缺席的,我們根本毫無話語權,半島的地緣格局基本上從此確定。
誰也想不到當時的決定讓後期的中美俄三國嘗盡惡果,新生的俄國切斷了對朝鮮的石油管道,抽掉對朝供應的最後一根臍帶。後期中國基本上也對之置之不理,二郎腿衝天炮仗的陰影也令無可奈何的美國羞憤不已。
面對現在的種種尷尬,唐太宗李世民的話「不遺後世憂也」時時縈繞在耳際,令人悵然若失!
如果您覺得本文可堪入目,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持續觀看更多原創文章,歡迎留言評論、收藏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