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燈下語絲】文人愛梅

【燈下語絲】文人愛梅

早春二月外出踏青,南京梅花山賞梅是個不錯的選擇。我與小軍一商量,他立馬附和,於是七八位同道畫友背上畫夾上了梅花山。

這是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江南的梅花在早春的陽光下開的正是時候。山上山下,紅梅、白梅、綠梅盛開在鐘山墨綠色的背景下特別顯眼。在梅花的海洋中遇到老畫家陳世光和宋玉霖夫婦,他們也是興緻勃勃來踏春賞梅的。

畫家愛梅,文人愛梅,從古到今的讀書人都愛梅。何故?是梅花有其獨特的姿、骨、品、香所至。虹枝盤轉、天龍探海、橫空出劍,此為梅姿;玉潔冰清,不媚不俗,無欲無爭,此為梅骨;凌寒獨放,笑傲風雪,獨領風騷,此為梅品;浸山盈谷,幽雅醉人,飄逸不去,此為梅香。

春風拂枝處 35cm*136cm 2014年作品

正月 100cm*50cm 2017年作品

文人愛梅、種梅、賞梅、畫梅、詠梅,有道不盡的梅花之美。據宋代沈括所著《夢溪筆談》記載:宋人林逋特別愛梅,他隱居西湖孤山,種植梅花、飼養仙鶴,終生不娶,人謂「梅妻鶴子」,歷史上留傳下描寫梅花的詩數以千計。我很喜愛宋代詩人盧梅坡的《雪梅》「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詩人通過對梅、雪的評論,在比較中巧妙地寫出各自的特色,寓理其中,情趣盎然。還有一首是王冕的《墨梅》「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紅梅圖 69cm*136cm 2017年作品

春在梅花枝頭尋 69cm*69cm 2017年作品

王冕是元代的著名畫家、詩人、篆刻家。字元章,號煮石山農、梅花屋主等。他出生在浙江諸暨一戶貧苦農民家庭,自幼好學如痴。《明史》記載:王冕白天放牛,晚上到附近佛寺長明燈下讀書。有一天,王冕把牛放到野地吃草,自己跑到私塾里去聽老師講課,天黑了,想起牛,結果牛不見了,回家被父親責打一頓。他的好學精神感動了會稽一位叫韓性的先生,韓先生收王冕為徒,教他讀書作畫。王冕非常勤奮,且很有天賦,不久畫畫就小有名氣。王冕青年時期曾一度熱衷於功名,但考進士屢試不中,於是他滿懷憤郁,燒毀了文章,永絕仕途,以畫為生。中年後的王冕的詩畫風格特異,不同凡響,名聲鵲起。在大都期間,士大夫都爭走館下,向他求詩索畫,一時縑素山積。據記載,他不願意為達官貴人服務,曾畫一幅梅花懸掛在牆壁上,並題詩云:「冰花個個圓如玉,羌笛吹它不下來。」表示不願給他們作畫。因他對統治者予以無情的諷刺,被認為是反對元朝,險些入獄。後來,他被迫埋名隱居到家鄉的九里山,白天種植豆棋粟、灌園養魚,晚上讀書、作詩作畫,過著清貧生活。他在屋的周圍種了千株梅樹,幾百棵桃杏,題為「梅花屋」。王冕畫梅花,只畫「野梅」,不繪「官梅」。山野梅花枝幹挺拔勁直,不似官梅經人工造作,枝幹盤曲刻意媚俗。「畫梅須具梅骨氣,人與梅花一樣清」。畫家,詩人、文學家鍾情於梅,筆下的梅花千姿百態,詠物言志,借梅抒情,也呈現出了不同凡響的人文精神。

精彩一枝春已足 69cm*69cm 2014年作品

迎春小鳥帶雪飛 69cm*69cm 2011年作品

梅花山歸來後我畫了許多梅花圖,梅花為我出彩,我為梅花傳神。在一幅畫稿上而我湊成一首小詩:

梅花好似大蘇詩,信來呼出兩三枝。

清幽曾敲窗花格,歲寒同邀月上時。

人生苦旅獨行早,相逢勿提傷神事。

喜看暖風拂枝處,朵朵艷麗兩依依。

文人愛梅,梅花承載著文人太多的情懷,文人賦於梅花萬種風情。不知我的同道們筆下的梅花又是怎樣的一番意境哦。

一樹花紅滿堂春 200cm*85cm 2008年作品

冰雪一樹梅 69cm*69cm 2017年作品

更多作品請關注北固山藝術網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固山藝術網 的精彩文章:

TAG:北固山藝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