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朝官服袖長過手,類似古裝戲曲里的水袖,這樣設計用處在哪?

清朝官服袖長過手,類似古裝戲曲里的水袖,這樣設計用處在哪?

我們在電視上觀看古裝戲尤其京劇時,常可以看到,戲曲演員所穿服裝,無論是蟒袍、官衣、褶子、帔等多在袖口上縫有一段白綢,一般長30~45厘米,叫做水袖。演員可以利用水袖做出豐富的動作以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增加形象的美感,有些地方劇種的水袖長約3尺,舞動起來更具特色。

同樣,我們在關於清朝的影視劇里,也能看到清朝官員官服的袖子特別長,雖然沒有戲曲演員的水袖那麼長,卻也蓋過手指。我們看到官員垂手而立時,你很難在電視屏幕上看到官員手指,因為,官服袖口很長,遮住了手背和手指。更為有意思的是,清朝官員下級見到上級,尤其是在朝堂拜見皇上,陳述事項,或回答皇上提問時,總之左右手交叉,互相拍打衣袖後,待衣袖完全放下,伸展平直後,方才跪下,進入正題。這是電視劇的虛構,還是清朝官員確實是這個動作和形象?因為,清朝離我們很近,只有一百多年,那時,照相技術已引入中國,清朝時期無論是宮廷還是民間,都留下了大量的照片和繪畫作品,使得今人得以完整模仿。關於清朝的服飾,表現在影視劇上,大多是歷史的再現,並非虛構。

我們知道,清朝統治者是八旗子弟,按民族劃分,屬滿族,而清朝的官服是由旗裝演變而來,其袖口的水袖,滿語叫「哇哈」,形狀如馬蹄。清軍入關前,他們就穿這種服裝,就流行這種袖子。這種袖子為什麼會產生於滿清民族?這是因為,滿清入關前,長期過著游牧生活,騎馬射箭,幾乎是滿族男人的必修課,而這種袖子非常適合滿人的生活方式,袖長為了護手,綰起來也方便,特別是對於北方寒冷的冬季,袖子放下來,省著戴手套,抓捏挪拿很是方便。對於女人來說,穿著這等長袖服裝,手不外露,獵獵長風不得侵,火火夏日可遮蔽,是對手臂的極好防護,也是女性矜持、文雅的一種表現。

清軍入關後,滿清統一了中國,八旗成了貴族,游牧生活隨之結束,但這種服飾卻保留了下來,沒有改變,也許是為了繼承傳統,也許是為了表示征服,就像剃髮留辮一樣,既然統一了天下,那就把滿族的傳統發揚光大,推至全國。

強製成習慣,習慣成自然,統治階級有意為之,加以規制,滿漢官員都穿起了這種長袖官服,官員平時把袖子挽起來利於辦公,見到上級,尤其是見到王公大臣和皇上,先拍袖,後參拜,就成了一種程式和標準。其實,拍袖實質上是把袖子儘快放下來,這種袖子綰上容易,放下方便,確也美觀實用。還有,見上跪地,袖口過手,手抵地面,袖先著地,對官員之手也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試想,往下一跪,手掌抵地,有了這長袖保護,確也舒服很多。如此說來,清朝官服之長袖設計,不僅來自傳統,確也用處很多。一般來說,能保留下來的東西,必有其保留價值。這袖子這麼有作用,自然應該保留。保留到後來,實際上,其保護作用漸減,禮儀成分倒成主要的了。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吊蘭書苑 的精彩文章:

TAG:吊蘭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