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陳十一:每一次選擇都是一生難求的機會 | 人物

陳十一:每一次選擇都是一生難求的機會 | 人物



?

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陳十一教授(中)9月16日獲頒「求是傑出科學家」獎



撰文 | 洪蔚琳(《知識分子》特約撰稿人)


責編 | 徐    可



 

 




想約陳十一校長,並做一次深入的採訪,非常不容易。作為「創業者」,忙碌是陳十一工作生活的常態。




他每天的行程都排得很滿。他辦公室的工作人員說:「陳校長就像一團火,永遠精力充沛,永遠高強度工作。」這符合他回國12年來的節奏——2005年創辦北大工學院,2015年接任南科大第二任校長,不斷跳出舒適區,做新事業的開拓者。




對於南科大學生而言,偶遇校長稀鬆平常。化學系研究生楊炅一兩周就能碰到校長一次,還在操場上一起跑過步。「他經常穿著運動裝,我們都跟他打招呼,他總會熱情回應。」




下午6點,門開了,我等到了一次難得的會面。眼前的陳十一雙手合十,笑容中略帶疲憊:「讓你久等了。」





?

2017年春節,陳十一向南科大師生拜年






務實的理想主義者





從辦公室望向窗外,南科大像一座世外桃源。




這裡九山一水,滿眼綠意,自然與建築的區隔並不分明,給人安靜、平和的印象。湖岸遍植綠樹,水邊有讀書討論的青年。在校園東側,六棟十多層高的教師公寓整齊排列。南科大教授鄧巍巍在《美國終身教授的海歸全記錄》中寫道:「這六棟公寓可能是世界上教授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在80米乘120米的範圍內住著近300位教授……是真正意義上的往來無白丁。」




這是一個科學世界的「理想國」,它的理念深入人心。從教學樓湧出的人群中隨機攔下七八個學生,問他們來到這裡的理由,答案無一例外:「因為南科大的理念值得追求。」




陳十一接任校長兩年多,在此期間很少接受專訪,慣於埋頭做事。而今,這種務實求真已成為南科大的鮮明風格。




當我問他如何評價自己,他說:「我是有理想、有情懷的人,但我也很務實。對一個理想主義者來說,最重要的是make it happen.」



南科大是帶著理想「出世」的。在這裡,學生有很多選擇的機會和權利。最典型的體現是2+2模式:前兩年通識教育,大三自願選專業,對各專業人數不作限制。2013級化學系本科生張志超說:「這是最神奇的一點。學校讓我們隨便選專業,但至少我這一級,各專業分布竟然比較平均,沒有特別熱門或冷門的專業。」




我對陳十一說,這種平均在中國高校實在罕見。他淡然一笑,「因為2+2制度下,老師會認真思考院系定位,積極宣傳學科。我們以學生為中心,老師則會爭取學生。學生有兩年時間思考自己適合什麼專業,很科學,也很人性化。」




在網路上,一些奪人眼球的標題在重新定義這所改革浪潮中的大學——「南科大是體制內改革」、「不想成第二個清華、北大。」面對各種聲音,陳十一表現得非常平和:「我們只想成為南科大。」他把大學的定位與區域發展和歷史作用聯繫起來。「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最成功的城市之一,但由於歷史原因,高等教育是城市的短板。深圳在新的發展階段已經認識到高等教育對於城市未來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為包括南科大在內的多種類型高等教育提供資源、土地、需求方向;而大學為深圳提供人才、技術和文化支撐。大學的生長要和城市的生長緊密結合。」




校園裡的師生共同感受著這場轉變。「創知、創新、創業」

(Researc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已經成為學校的辦學特色。陳十一對南科大的期許,是建成中國最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一所研究型大學。




學生張志超說:「很多人還沒有反應過來,學校已經把更多的選擇推到我們眼前。」創新創業學院成立,學校鼓勵學生去實習。研究生可以體驗雙導師制,校內導師指導基礎研究,學校聘請校外導師對接企業的創新需求。一些學生已經創業成功。兩年前,「創業風」剛剛吹來,一個學生就創辦了網售餐廳,如今已開出三四家分店,年銷售額近千萬元。




?

陳十一在南科大校園




學校也鼓勵教授去創業,得到批准後,教授每星期可以有一天在公司。同時學校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保證教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和科研上。過去兩年里,由南科大教授創辦的企業達到25家,推動著科研成果轉化。「在深圳這樣一片創業沃土上,把教授困在學校不是大學的發展之道。」陳十一說,大學的學術自由,是尊重教授的選擇。讓專心學術的教授有安靜的研究環境,想創業創新的教授也能有平台,使科研成果和社會需求相結合。






求變的決心






「我有一顆不安分的心,喜歡新挑戰,喜歡做改變。」




2005年,陳十一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擔任機械工程系系主任。這一年,他收到北大邀請,希望他回國出任工學院創院院長。「我當時認為當院長還可以,當實驗室主任更好,這樣可以花更多時間做自己的研究。但到了一定程度,我覺得像我這個年齡,近50歲,可以試試不同的東西。」這份邀請讓他開始角色轉換,從科學家到管理者、改革者。




?

陳十一在北大




他個人的改變與北大的改變緊密相連。2009年,北大工學院成立第四年,一位新生在報到日拉著行李箱問一位師姐,工學院的教務辦公室在哪裡。對方一臉茫然地反問:「工學院?北大有這個學院嗎?」八年後,在2017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北大已登上工程學榜單第12名。這個成績讓陳十一自己都感到驚訝:「當然,工科不僅是工學院,也包括計算機、電子等,但足以說明工學院對北大工科發展發揮了極大的建設、推動作用。」




今天的成果讓陳十一更確信道路的正確性。但在12年前,面對沒有一個員工、僅100平米的小樓,他同樣有這個底氣:「北大這麼好的條件,難道還建不好一個工學院嗎?」




他那時想走一條不同於傳統的道路:定位是工程科學,把工學院和北大的理科、文科、醫學、力學相結合。這一方面源於「隔壁」的壓力。不能效仿清華,只能錯位發展。北大的優勢是什麼?理、文、醫都很強,那麼工學的發展就要利用北大的理學。北大力學系源於數學力學系,基礎很好,可以做一些偏向理論的、核心的科學問題,以區別於清華的工程問題。




他也想到了未來社會的需求。「工程離不開科學,很多工程需要新的發現,要把這些發現變成未來的工具。北大應該做工科的前端,引領今後工科的發展。」他以AI舉例,AI跟大數據的採集與演算法有關,而演算法與數學、物理緊密相關,說明工程技術的核心是科學。




「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採訪中,他一直強調信心很重要。「有信心就會有耐心。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沒關係,慢慢來。」當我問起他回國做管理者的決定,很多感觸在不經意中流露:「我覺得做科學家比較簡單。在美國我只做科學,每天在校園裡獨自走走。研究什麼,花很多時間想清楚一個問題就好。做管理者,面臨的困難和環境比做科學家複雜得多,中外如此。」




不論曾經歷怎樣的挫折與爭議,工學院和力學系都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績單。力學系曾在全國學科排名中跌到第五,如今又與清華、哈工大並列第一,這或許是對過往爭議最好的回答。「我2005年回來,如今12年了,我覺得北大工學的發展已經走出來了,北大工學院已經被中國認可。」陳十一提到,最近教育部在搞新工科,北大代表了綜合性大學辦新工科的方向。「我們已經走在前頭了。北大之後,哈佛大學、布朗大學,這些美國典型的綜合性大學也建了工學院,我們建在他們之前。建在之前並不代表比他們做得好,但至少我們想到了同一點,就是綜合性大學應該更好地利用工科為社會培養人才,為社會服務。」






依然是一位科學家






提到自己的研究,他比其他時候更興奮。




「我給你找我的PPT,湍流其實非常有意思。」他打開電腦,從湍流的基本概念講起。




湍流是流體的一種流動狀態,普遍存在於自然界、工業裝置與日常生活中。空氣流動、海洋流動、人體血液的流動都與湍流有關;如何設計飛機外型以減小阻力、如何降低列車行駛中的氣動雜訊,這些湍流問題是影響國家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成敗的關鍵,是國家重大裝備製造的基礎。




他覺得自己很幸運。「做這一行,除了個人努力,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在北大讀博期間,他師從中國最好的湍流學者周培源先生。1987年赴美國Los Alamos 國家實驗室做博士後,他的導師是世界湍流理論頂尖學者、愛因斯坦的博士後Robert Harry Kraichnan。他接觸到先進設備,用當時全世界最好的計算機,通過模擬來觀察湍流基本的物理現象。




最為人稱道的工作就在這裡完成。1992年,與合作者共同發表的一篇文章令他在學術界名聲大噪。他首次提出格子Boltzmann方法,成為該領域的奠基人。這一方法結合了統計物理與流體力學的特點,求解偏微分方程和模擬流體力學及其它物理化學過程,實現高效率的並行計算。成果很快得到轉化,應用於能源與環境工程,傳熱傳質,燃燒與多相流動,地下滲流與電磁場模擬。





?

陳十一在課堂上




談他早期對湍流研究的貢獻,還可以列舉一連串事實:90年代初打破了直接數值模擬中雷諾數的世界記錄;首次精確計算出湍流的標度指數和對流擴散過程的標度指數;提出了湍流中的映射封閉理論,成為燃燒和湍流擴散的重要理論與數值計算基礎;提出了自然界中大尺度旋渦形成機理,解釋了能量反積蓄。




網路上關於他的學術成果,大多集中在2005年以前。這給人一種印象:在成為管理者、改革者後,他作為科學家的角色在淡化。陳十一自己不這樣看,他也不希望公眾把他的回國看成一種轉型。




「回來不是說研究到頂峰了,就往下走了。我覺得回國後的研究比在美國做得更好。」2005年起,他兼任北大湍流與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至少在北大,我的科研沒有放下。我最好的工作,還是那時在北大做的。」




他在回國後關心的問題是湍流的模型。從數學角度來講,湍流直接數值模擬很困難,必須建立模型。他帶領團隊,提出了湍流中的約束大渦模擬模型,得到了阻力和分離流的精準計算結果。「我結合了兩位導師——Kraichnan的數學觀點和周培源先生的物理觀點,建立了一個我認為是目前最有可能的、最好的一種物理模型,來解決湍流的工程應用問題,並在航空、海洋等領域得到應用。」




他把在北大的成果更多地歸功於國內的科研環境,這也是他當初決意回國的一個重要因素。「現在國內的研究條件,在硬體上已經是國際上最好的;學生的基礎教育也不比海外差;國際交流也很充分。但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中國工業界對湍流研究的需求比美國更迫切。迫切的需求帶來湍流研究的大量投資,從而推動整個學科往前走。」 




這不是個人的勝利,而是團隊的勝利。陳十一併不避諱這種「個人的逐漸隱退」。去年他發表了18篇文章,其中10多篇發表在流體力學的頂級期刊。「以前是以我為主,現在是以我的同事和學生為主。我覺得這就像開車,即使不踩油門了,它自己還在走。我現在沒有更多時間做研究,但是沒關係,我是一位學者,做完校長回去還做研究。」






精力充沛的領導者






他曾經的同事、北大工學院的一位老師告訴我:「他是絕對的領導人物,大事小事都有精力管,且能管好,會用人。」




陳十一併不把自己的成就完全歸於能力。「以前毛主席講過一句話,世上最怕『認真』二字。我習慣從一個實踐者的角度來研究問題。」他曾經幫北大工學院做募款,結果很成功。但在回國之前,他對募款工作並不了解。當時他還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做系主任,就去找那些做募款的人,專門向他們學習請教,問他們怎麼募款、怎麼談話、怎麼獲得支持。「所以我覺得,不在於你能力有多強,在於你能想到,你有心去做一件事情。」





?

1984年,陳十一(後排左一)北大碩士畢業留念照




他在很多地方「有心」,在語言交談中知己知彼。說出的話如一支破冰箭,能衝到人心裡。不少人還記得他的演講現場:「很有感染力」、「不吹牛,大量真實數據」、「讓人聽了熱血沸騰,感覺前途如此光明。」鄧巍巍在文章中談到過,陳十一當初是怎樣說服他回國的。初次見面,陳十一的一句話就令他印象深刻:「如果不想當院士,就不用來南科大。」他希望傑出的年青人能衝到學術的頂端。




我向陳十一討教領導力。他回答:「所謂leader,是要領導大家,而不是領導自己。領導的核心,就是在大多數時候尋求共同點,在觀念不同的時候尋求妥協。」




他關注同行的發展,關注已經回國的高級人才有沒有得到發揮才華的平台。在國外,還有很多優秀的學術領導者。他們了解國外,也熟悉國內,如果他們看到歸國的一批人獲得了更好的機會,未來會有更多的人選擇回來。「好的科學家也是好的領導。學術領導如果不是好的科學家來做,請誰去做呢?我很幸運,有機會施展才華。如果有更好的機會,不少人都能成為一個好的leader。這是我自己的體會,換其他人也能成功。」






「一生一次的決定」






今年9月10日,在南科大2017年開學典禮上,陳十一分享了六組照片。其中一張是他與鄧巍巍的合影。鄧巍巍曾說,回國加入南科大是「once in a lifetime」的決定,一生一次。陳十一對這句話深以為然。




迄今為止,他做過很多個重大決定:走上科研道路;回國創辦北大工學院;到深圳接任南科大校長。沒有一個決定是輕鬆的,但他把每一次選擇都當作一生難求的機會,堅定而自信地走下去。他把來到南科大,視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正確的決定。





?

2017

,陳十一在南科大畢業典禮上




在南科大,很多教授放棄了國外頂尖大學穩定的教職,全職回國。一些人家庭有困難,但吸引他們的,是一起創建一流大學的機會。來到南科大,他們有可能成為這所大學今後一兩百年發展的奠基人。




陳十一反問我:「你想想看,如果換成是你,這是一生難求的機會,你會不會選擇?」 




夜色降臨,已經是19點30分。即使是一生一次的選擇,做出決斷也往往只在剎那間:「這些回來的人,他們從內心深處記得自己是中國人,希望看到中國強大,希望在中國創建一所在歷史上有影響力的大學。所以我覺得,不是我說服力強,也不是我能幹,而是時代。我們一生一次的選擇,歸根於中國的發展,歸根於這個大有可為的時代。」






陳十一簡歷




陳十一,1956年10月生,浙江天台人,中國科學院院士 ,前北京大學副校長,2015年起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北京大學終身講席教授、北京大學工學院首任院長、北京大學科學與工程計算中心主任;首批「千人計劃獲得者」,國家特聘專家,曾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美國Los Alamos國家實驗室fellow、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機械工程系主任、終身教授等職。




1981年12月 浙江大學力學系理學學士


1984年7月 北京大學力學系碩士學位


1987年獲北京大學力學系博士學位(師從周培源先生)


1987年至1990年在美國Los Alamos 國家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










製版編輯:艾略特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點擊查看相關文章


世外桃源

|中國病人資源|青年學者

|

上帝手術刀


青蒿素

|可燃冰|

西湖

|

農場

|

學術辯

|

日本獎


張毅|王曉東

|張啟發

|崔維成

|

張鋒

|

楊振寧

|

李佩


盧煜明

|

王小凡

|吳文俊

|袁鈞瑛

|

張純如

|劉若川



知識分子

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

The-Intellectual

投稿:

zizaifenxiang@163.com

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長按二維碼,關注知識分子











購買課程


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課程詳情,立享限時特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三位引力波獵手,獲第二屆「復旦-中植科學獎」
「雙一流」對普通高校意味著什麼?| 教育觀察

TAG: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