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19世紀歐洲珠寶商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製」的奢侈品

19世紀歐洲珠寶商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製」的奢侈品

15世紀開始的航海大發現,使東西方商品貿易直接往來逐漸頻密,而隨之亦帶來文化上的交流和碰撞,以致融合。在瓷器、絲織品、漆器、傢具、象牙雕刻件等深受西方市場歡迎的產品中,中西方文化因素融合的產物屢見不鮮,但限於當時的交通條件,以及中國、日本等東方古國封閉的鎖國政策,對歐洲人來說,只有貴族和富有的商人才可能享受到來自遠東的奢侈品。

19世紀歐洲珠寶商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製」的奢侈品

琺琅嵌綠玉鑽石圓形粉盒 約1920-1925年 無署名


18世紀以前,清代的中國主要通過廣東向西方出口貨物。19世紀中葉,情況發生變化:中英鴉片戰爭戰敗,中國被迫陸續開放上海、香港等港口,一系列戰爭及決策的失利,使龐大的中華帝國漸漸淪為半殖民地。

19世紀歐洲珠寶商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製」的奢侈品

金嵌琺琅亭台紋化妝盒


日本迫於無奈,於1859年開放了橫濱和長崎兩個港口,保守的幕府統治被推翻後,它主動打開國門,增加貿易往來,在保持固有傳統文化的同時向西方學習,逐步強大。印度則於1858年成為英國殖民地,變為英國一部源源不斷的提款機。

19世紀歐洲珠寶商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製」的奢侈品

金嵌琺琅鑽石風景紋化妝盒 約1925年 署名:傑娜斯克,巴黎


19世紀50至70年代,在英國、法國等地舉辦多次有關中國、日本器物的展覽或博覽會,專售遠東產品的商店也在巴黎或倫敦紛紛開業。

19世紀歐洲珠寶商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製」的奢侈品

琺琅嵌鑽石綠松石梅花粉盒 1930年 署名:梵克雅寶


當時,《泰晤士報》等有社會影響力的報紙,推波助瀾,大力報導這些充滿異國風情的商品和展覽。

19世紀歐洲珠寶商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製」的奢侈品

琺琅嵌螺鈿鼎足花盆八角形化妝盒 1925年 無署名

商業貿易的頻繁往來加深了文化的接觸與了解,歐洲尤其是上流社會逐漸形成以使用東方(包括遠東、中東及埃及等地區)產品為時尚的社會風尚,相關產品有一定的市場需求。

19世紀歐洲珠寶商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製」的奢侈品

琺琅嵌紅地金色花卉化妝盒 1925年 署名:馬契克

19世紀歐洲珠寶商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製」的奢侈品

紅色琺琅嵌鑽石「壽」字長方形化妝盒 約1920年 卡地亞

19世紀歐洲珠寶商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製」的奢侈品

琺琅嵌鑽石「壽」字圓形粉盒 1925年 署名:卡地亞

19世紀歐洲珠寶商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製」的奢侈品

琺琅嵌鑽石「壽」字山水畫長方形粉盒 約1920-1925年 署名:拉克洛什


敏感的珠寶製造商們,從中嗅得商機,而東方產品對比以往,確實能相對便利並廉價地獲得,他們從中汲取源源不斷的設計靈感和素材,以至於19世紀以來,歐、美珠寶成品打上了深深的東方烙印。

19世紀歐洲珠寶商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製」的奢侈品

琺琅嵌翡翠鑽石「壽」字長方形化妝盒 約1920-1925年 署名:拉克洛什


19世紀中期,在法國巴黎創立的著名珠寶品牌卡地亞(Cartier),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代表,20世紀初期的很多作品,設計中加入很多東方的元素和趣味。

19世紀歐洲珠寶商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製」的奢侈品

藍色琺琅嵌鑽石「壽」字扣化妝盒 1920年 無署名


流傳至今的很多著名珠寶品牌,Tiffany(蒂芙尼)、拉克洛什(Lacloche)、梵克雅寶(Van Cleef&Arpels)、寶獅龍(Boucheron)等,均有遠東風格的產品。

19世紀歐洲珠寶商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製」的奢侈品

黑漆嵌螺鈿人物化妝盒 約1925年 無署名

19世紀歐洲珠寶商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製」的奢侈品

黑漆嵌螺鈿山水化妝盒 約1925年 無署名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文藏】頭條號!

山西太原出土的清代首飾 被布包裹慌張埋藏

海外最傑出的藏玉,溫索浦的收藏

廣漢三星堆出土青銅器精粹

欲知曉更多精彩內容請前往App Store或應用寶下載《收藏家》雜誌App!更多乾貨等著你!

19世紀歐洲珠寶商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製」的奢侈品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中國高古「猴」文物——你們能拿出點正經猴樣兒嘛!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北京故宮博物院精品——週伯懋父鼎
你懂得天干地支嗎,它與十二生肖又有著什麼樣的關係?
成化御窯何以被冠為「明代御窯之首」?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