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24億年前,毒害地球生命的氧氣,來自何方?

24億年前,毒害地球生命的氧氣,來自何方?

這顆星球正處於危機之中。死亡無處不在,散發出鋪天蓋地的惡臭。生命之樹的所有枝杈幾乎都被清洗一空,曾經鮮活的生命變成了逝去的記憶。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僅僅是一種氣體,一種非常成功的物種排入大氣的廢氣。歡迎來到24億年前的地球。

距今24億年前,可以說是生命歷史上最為動蕩的一段時期。生命已經在地球上繁榮發展了10多億年,然而,一種新的單細胞生物在此時華麗登場。它們可以利用太陽能,利用過程中卻會產生有毒的副產品——氧氣。這種單細胞生物迅速在原始海洋中繁衍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數量,大氣成分也因此改變。

那是一場災難。在數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中,氧含量上升毀滅的物種比例很可能高居魁首。儘管如此,氧氣的危險特質——高活性,也使得它能夠成為一種豐富的能量來源。生命很快就開始開採這座寶庫,我們的動物祖先也在其中。

有一些光合細菌,產生的是硫,而非氧氣。圖片來源:quesabesde.com

遠古光合作用

過去的10年來,我們對地球歷史這一階段的認識,發生了大逆轉。教科書會告訴你,光合作用甫一出現,氧含量就開始攀升。但是,據我們現在所知,有些生物早在34億年前就能進行光合作用,這比氧含量上升要早得多。問題在於,為什麼氧氣會在那麼久之後,才噴涌而出?

本質上,光合作用就是「收割」太陽能。植物利用太陽能製作食物,把二氧化碳變成碳鏈。這一過程中產生的糖類可以用作能源,也可以用於製造從蛋白質到DNA不等的各種更複雜的分子。可能與你所預期的不同,產生氧氣並非不可避免。事實上,許多細菌都可以不用產生氧氣,就把光能和二氧化碳轉化為食物。而且,近期的研究表明,細菌這種光合作用的歷史,幾乎和地球生命史一樣悠久。

2004年,當時任職於美國加利福尼亞斯坦福大學的邁克爾?泰斯(Michael Tice)和唐納德?羅威(Donald Lowe),在南非研究距今34.1億年前形成於淺水中的岩石時,發現一種化石結構與現代光合細菌形成的微生物席非常類似,但是沒有任何氧氣產生的跡象(參見《自然》雜誌,第431卷,549頁)。對此,他們認為最可能的解釋是,這些細胞進行的是不產生氧氣的光合作用。

從這一發現起,我們開始真正接觸到早期光合細菌。2011年,英國牛津大學的馬丁?布雷澤(Martin Brasier)及其同事在澳大利亞西部的岩石中發現了距今34.3億年前的細菌細胞化石(參見《自然?地球科學》,第4卷,698頁)。「它們生活在光照良好的潮間帶或潮上帶,」布雷澤說。岩石的化學組成,以及充足的光線,充分表明這些細胞中有些能進行光合作用,卻不產生氧氣。

不產生氧氣的光合作用出現得如此之早,似乎相當令人驚訝。現在已知最早的化石,形成於距今34.9億年前,僅僅比它們略早一點。在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研究生命起源的學者尼克?雷恩(Nick Lane)認為,一旦生命演化到能夠依靠化學能為生,轉而利用太陽能其實算不上什麼飛躍。「實際上,光只是讓電子流過同一台設備而已,」他說。

對於雷恩這樣的研究人員來說,謎題在於,為什麼產生氧氣的光合作用要經過如此漫長的歲月才演化出來。產生氧氣的光合作用出現在大約24億年前,可能比不產生氧氣的光合作用晚了10億年。明明更具優勢,為什麼它會如此姍姍來遲?

光合作用分為兩個主要步驟。在第2步中,電子進入二氧化碳,幫助把二氧化碳分子轉化成糖類。而第1步則是獲取這些電子,也就是從一種分子上剝離出電子,用來產生驅動第2步所需的電化學梯度。

10億年的延遲

在產生氧氣的光合作用中,由水分子提供電子。剝離電子的過程使水分子裂解為氫離子和氧。在把二氧化碳轉化為糖類的過程中,氫離子和電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氧氣則是一種沒什麼用的副產品。

在不產生氧氣的光合作用中,電子由其它種類的分子提供,其中最為普遍的是硫化氫。裂解硫化氫產生的副產品是硫。硫化氫具有非常容易失去電子的優點,或者說非常易於氧化。而且在早期海洋中,硫化氫也很常見。不過,在不產氧的光合作用發生的表層水域,硫化氫估計很快就被消耗一空了。

用水提供電子的最大好處是,水在海洋中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但是,水的缺點也不小。「氧化水非常困難,」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羅伯特?布蘭肯西普(Robert Blankenship)說。我們現在依然在為之努力:研究人員已經進行了數十年的嘗試,希望開發出一種廉價高效的裂解水的方法,以生產氫氣作為燃料。

因此,在選擇水之前,光合細菌最先選擇容易氧化的物質,也就合情合理了。傳統觀點認為,產生氧氣的光合作用,是經過一系列中間階段,逐漸從不產生氧氣的版本演化而來的。布蘭肯西普和很多研究人員都支持這一觀點。然而,過去10年來,英國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的約翰?埃蘭(John Allen)提出了一個不一樣的劇本,這個劇本有點令人難以置信。「演化過程必然是突發性的,」他說,只有那樣才能解釋10億年的延遲。

產生氧氣的光合作用是如何出現的,所有與此有關的假設都不能繞過以下4個具有重要意義的事實。事實1:不產生氧氣的光合作用有兩個迥異的類型。一些細菌具有被稱為Ⅰ型的反應中心,它們從硫化氫之類的分子中獲取電子,而且電子走的是單行道,即每個電子只利用一次。另一些細菌具有Ⅱ型反應中心,可以在內部循環利用電子,從而降低了對外界電子來源的依賴。

自然界中的光合作用,存在3種形式。圖片來源:《新科學家》

事實2:在產生氧氣的光合作用中,一個Ⅰ型反應中心和一個Ⅱ型反應中心串聯在一起工作。事實3:儘管藍藻同時具備兩種反應中心,但它只用Ⅱ型反應中心來裂解水分子產生氧氣。並且,反應發生的位置上,有4個錳原子排列在一個鈣原子周圍。事實4:具有Ⅱ型反應中心、進行不產生氧氣的光合作用的細菌,不具備這種錳和鈣的組合。

布蘭肯西普認為,後兩個事實最為重要,它們指向了一個簡單的發展過程。他認為Ⅰ型反應中心先演化出來。從古至今,基因交換在細菌中一直十分普遍。編碼Ⅰ型反應中心的基因被另一類細菌獲得,通過逐漸調整修改基因編碼,形成了Ⅱ型反應中心。之後,這類細菌的後代又把金屬原子納入其中。最後,形成了包含4個錳原子和一個鈣原子的結構布局。現在,細菌可以只用Ⅱ型反應中心氧化水分子,進行產生氧氣的光合作用了。

布蘭肯西普聲稱,在此之後,這些細菌的後代通過基因交換,又獲得了Ⅰ型反應中心,藍藻就這樣產生了。因此,布蘭肯西普認為,藍藻具有兩種不同類型的反應中心,只是一個巧合。

該假說作出了一個明確的預測:曾經有一種不同於藍藻的細菌,能夠通過光合作用產生氧氣。這個缺失環節,將具有Ⅱ型反應中心、進行不產生氧氣的光合作用的細菌(其中包括紫細菌,一種現生細菌),與進行產生氧氣的光合作用的藍藻聯繫在了一起,因此我們不妨稱之為「靛藍」菌。目前為止,還沒有「靛藍」菌被發現。布蘭肯西普和其他研究人員試圖通過其它方法,證明靛藍菌曾經存在過。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一支研究團隊,試圖把紫細菌改造成類似於靛藍菌的生物。這或許是諸多嘗試中意義最為重大的一次。研究人員改造了紫細菌,使它們有能力將錳離子納入反應中心,並利用錳離子與含有氧元素的分子發生反應(參見《美國科學院院報》,第109卷,2314頁)。這還算不上是產生氧氣的光合作用,卻是向著目標方向邁出的一步。

海洋災難

即使有一天,生物學家真的在實驗室里製造出了靛藍菌,也不能證明靛藍菌曾經自然演化產生過。對於埃蘭來說,漸進假設並不能解釋所有的事實。為什麼如此顯而易見、如此簡單的過程,需要花上10億年的時間?為什麼產生氧氣的光合作用只演化出了一次?(到目前為止,據我們所知,只有藍藻。植物通過讓藍藻在體內生活,獲得了這種光合作用的能力——換句話說,植物的葉綠體是由藍藻發展而來的)。而且,為什麼所有藍藻都同時具有兩種類型的反應中心?

埃蘭同樣認為,Ⅰ型反應中心先演化出來。但是在這之後,他的假設就大不相同了。他認為,光合作用細菌在發展早期遇到了某種問題,導致多複製了一整套Ⅰ型反應中心基因。多出來的這一套反應中心,擁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承擔不同的功用。這套反應中心演化出了循環利用的電子,成為了最初的Ⅱ型反應中心。埃蘭推測,由於擁有兩套不同的反應中心,使得這些「早期藍藻」在廣泛的環境中興盛起來。當環境中的硫化氫比較充裕時,它們使用Ⅰ型反應中心。當硫化氫不足時,它們轉而使用Ⅱ型反應中心,循環利用已經得到的電子。

然後有一天,災難降臨了。一些早期藍藻漂進了一處富含錳、卻缺少硫化氫的淺灘。細菌適時啟用了Ⅱ型反應中心。然而,紫外線照射錳會使錳放出電子,所以,事實上環境中存在著大量的電子。這些電子很快就造成了Ⅱ型反應中心的擁堵。雖然錳離子會和水反應生成氧化錳,但周圍環境中仍然存在著大量的錳,繼續產生過量的電子,造成早期藍藻的死亡。

或者說,造成了絕大部分早期藍藻的死亡,只有一個幸運兒存活了下來。埃蘭認為,在這個幸運兒中,由於基因突變,同一時間只能開啟一套反應中心的開關壞掉了。當兩套反應中心同時運作時,錳產生的電子流經Ⅱ型反應中心後會被Ⅰ型反應中心抽走,這樣就解決了阻塞問題。換言之,兩種反應中心開始聯手工作了,就像在現代藍藻中一樣(參見《歐洲生物學化學會聯盟通訊》,第579卷,963頁)。

可是,這個細菌的後代是怎麼從由錳提供電子,轉到由水提供電子的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們沒有變過。直到今天,所有植物用於光合作用的電子都是由錳提供的。只不過,這些電子現在來自於Ⅱ型反應中心內部的一個錳原子團簇。這個團簇具有一項不同凡響的能力——當它給出電子之後,能夠從水分子中偷來電子,從而把水分子裂解開,釋放出氧氣。

當早期藍藻演化出這種Ⅱ型反應中心後,它們對錳原子的需求就微乎其微了。接下來,它們就能從富含錳的水域向外開枝散葉,藉助無窮無盡的水和陽光,開發利用當時豐富的二氧化碳資源。不久之後,數量龐大的藍藻噴吐出來的氧氣,改變了大氣組成。

幾乎從生命在地球上出現開始,這樣的細菌就能進行光合作用。然而為什麼直到10億年後,它們才開始製造氧氣?圖片來源:flash-screen.com

如果埃蘭的假設是正確的,藍藻偶然進入富含錳的環境,以及關鍵基因開關的失控,必然發生在同一時間。埃蘭也同意,這種情況出現的幾率太低了。但這或許就是產生氧氣的光合作用耗費了10億年才出現的原因。他說:「我研究的這條路線只是個時間問題,經過漫長的時間,終於等到兩個意外因素,同時出現在一個細菌上。」出乎人們意料的是,現在埃蘭的理論已經有實實在在的證據支撐了:我們已經發現了一處罕見的、富含錳的環境。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伍德沃德?菲舍爾(Woodward Fischer)及其同事,一直在研究位於現今南非的岩層,該岩層的形成時期恰好是在氧含量上升的前夕。他們發現一處岩石中二氧化錳含量非常之高,而且意義格外重大的是,這處岩石是在缺乏氧氣的環境中形成的。即使是紫外線,也不足以產出如此規模的氧化錳。這個研究團隊在2012年12月的一次會議上說,埃蘭提出的早期藍藻的光合作用模式,似乎是對這種現象的唯一可信的解釋。

「這是個重大新聞,令人興奮不已,恰如其分地證實了約翰的假設,」德國杜塞爾多夫大學的威廉姆?馬丁(William Martin)如此評論。他是一位支持埃蘭假說的早期演化研究人員,一直和埃蘭保持著合作,收集相關證據。但是布蘭肯西普依然堅持他的看法。用他的話來說,他跟埃蘭及馬丁就產生氧氣的光合作用如何起源的問題,進行過多次「十分激烈但是相當友好」的交流討論。

這場爭論,只能有待於發現過渡種類的活生生的代表,不管是靛藍菌還是早期藍藻,才能夠一錘定音了。令人驚訝的是,布蘭肯西普和埃蘭都確信,他們各自認為的過渡菌種,依然生存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我們現在仍然可以在地球上找到一些特殊環境,與距今24億年前的典型條件極為類似,」埃蘭說,「所以,認為這些微生物依然在某處生活著,也並不荒謬。」

不管藍藻的祖先到底是什麼,我們都應該對其心懷感激。「這種生物也許是意外的產物,卻非常重要,」埃蘭說,「原因很簡單,因為它永遠地改變了這個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鐵隨筆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印度洋中發現迷失大陸
銀河系中央可能真有天然時空隧道
盤點全球九大最佳觀星地 遙望璀璨星空絕佳之地
神奇的超級盤古大陸版世界地圖

TAG:老鐵隨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