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雕母有什麼特點 有什麼收藏價值

雕母有什麼特點 有什麼收藏價值

雕母的製作非常精良,質地選用上等銅料。錢局每開爐鑄錢,先取精鍊黃銅製成雕母,再以雕母翻鑄若干母錢,最後用母錢翻砂鑄流通錢,因此雕母又稱祖錢,均為手工雕刻而成,枚枚不同,在錢幣鑄行流程中處於十分重要的位置,因其特殊的性質,加上錢局使用後往往存檔入庫,故民間流傳甚稀,而其工藝的特殊性又使雕母具有流通錢無法比擬的藝術觀賞價值。

雕母錢被製成錢模後取走,工匠用熔化了的銅液澆鑄在錢模上,待鑄幣冷卻後開模,取出鑄幣加工打磨光潔後即成。宋、元、明、清時期,冶金技術和採礦技術的發展,帶動了鑄幣業的發展。明清時期黃銅鑄幣盛行起來。黃銅是銅鋅合金。以前鑒定錢幣含銅量的多少,就將幣擲於地上,聽聲斷其成色,成色高的銅幣,擲於地上有金聲。除黃銅外,還有白銅錢,這是銅錫合金中錫的比例大的緣故,也有一種白銅錢是鎳銅。雕母錢體積比母錢和流通錢大,母錢又比流通錢稍大,銅質也較好。只是因為母錢是由祖錢翻砂鑄成的,所以錢的外緣輪廓、字口都沒有雕母深峻,各方面都比雕母遜色一些。

存世的清代寶河局咸豐大錢中確有文字俯仰不正者,這種現象在宋代錢幣中常見,清錢中就不多見了,這種版式的鑄幣,似為活字印模所致。但是問題在於,活字印模不適宜大量的生產,王慶雲書中記載的應該是京師錢局的鑄錢情形,不可能是寶河局,京師戶、工兩部所鑄的制錢,尚未見有文字不周正的,再者,「乃鑄無文而環者曰母錢」,也不是成品的母錢,只能是半成品。

據介紹,雕母極少流出,現在已很難發現開門見山雕母,現有雕母大多流出海外或進入博物館。留在市場上的雕母,更是寥若晨星,成為錢幣愛好者爭相收藏的對象。雕母以稀為貴,一直是古錢幣收藏的最高層次。比同版流通的錢更大、更重,存世量非常稀少。

Tel:186一0175一9798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文路兒 的精彩文章:

古瓷器怎麼鑒定?三招教你古陶瓷的鑒定技巧!
中國古錢幣發展史
中西錢幣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光緒元寶
九月天價情不自禁談起古錢幣
看看手中古錢幣,祖不祖傳有問題!

TAG:人文路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