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被白居易逼死的奇女子

被白居易逼死的奇女子

古代彭城,那裡地勢險要,交通便利,能控豫魯而瞰江淮,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正因它地理位置的重要,許多歷史故事曾在那裡上演,因此留下來許多名勝古迹,有夏禹鎮水的鐵牛、吳季子掛劍台、范增墓、霸王戲馬台、燕子樓等。說到燕子樓,就必然想到關盼盼,這位才貌蓋世、歌舞絕倫的奇女子,曾在燕子樓上演出了一幕悲涼的殉情故事。

關盼盼生於唐德宗貞元三年,出身於書香門第,精通詩文,更兼有一副清麗動人的歌喉和高超的舞技。她能一口氣唱出白居易的「長恨歌」,也以善跳「霓裳羽衣舞」馳名徐泗一帶;再配上她美艷絕倫的容貌,輕盈婀娜的體態,讓無數世家公子望眼欲穿。後來,關家家道中落,出於無奈,關盼盼被徐州守帥張愔重禮娶回為妾。張愔,字建封,洛陽人,唐憲宗元和年間出守徐州,雖是一介武官,卻性喜儒雅,頗通文墨,對關盼盼的詩文十分欣賞,而關盼盼的輕歌漫舞,更使這位身為封疆大臣的顯官如痴如醉。關盼盼入府後,給張愔枯躁的官場生活增添了不少浪漫色彩,讓他享受到人生的另外一重美妙境界。因此,雖然張家妻妾成群,他卻對關盼盼情有獨鍾。一對年齡相距甚遠的老夫少妻,竟也情投意合,十分恩愛,使關盼盼得到了莫大的愛撫和欣慰。

大詩人白居易當時官居校書郎,一次遠遊來到徐州;素來敬慕白居易詩才的張愔邀他到府中,設盛宴殷勤款待。關盼盼對這位大詩人也心儀已久,對白居易的到來十分歡喜,宴席上頻頻執壺為他敬酒。酒酣時,張愔讓盼盼為客人表演歌舞,想藉機展露一番自己愛妾的才藝。關盼盼欣然領命,十分賣力地表演了自己拿手的「長恨歌」和「霓裳羽衣舞」。借著幾分酒力,盼盼的表演十分成功,歌喉和舞技都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白居易見了大為讚歎,彷彿當年能歌善舞的傾國美人楊玉環又展現在眼前,因而當即寫下一首讚美關盼盼的詩,詩中有這樣的句子:「醉嬌勝不得,風嫋牡丹花」,意思是說關盼盼的嬌艷情態無與倫比,只有花中之王的牡丹才堪與她媲美。這樣的盛讚,又是出自白居易這樣一位頗具影響的大詩人之口,使關盼盼的艷名更加香溢四方了。

可惜好景不長,兩年之後,張愔病逝徐州,葬於洛陽北邙山。樹倒猢猻散,張愔死後,張府中的姬妾很快風流雲散,各奔前程而去。只有年輕貌美的關盼盼無法忘記夫妻的情誼,矢志為張愔守節。張府易主後,她隻身移居到徐州城郊雲龍山麓的燕子樓,只有一位年邁的僕人相從,主僕二人在燕子樓中,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燕子樓地處徐州西郊,依山面水,風景絕佳,是張愔生前特地為關盼盼興建的一處別墅,樓前有一灣清流,沿溪植滿如煙的垂柳,雅緻宜人。春夏季節,常有雙雙對對的燕子穿柳而過,翩然飛至樓頭,給這裡幽靜的環境增添幾分生機,因此稱之為燕子樓,這是關盼盼和張愔一同議定的樓名。

元和十四年,曾在張愔手下任職多年的司勛員外郎張仲素前往拜訪白居易,他對關盼盼的生活十分了解,並且深為盼盼的重情而感動,因關盼盼曾與白居易有一宴之交,又傾慕白居易的詩才,所以張仲素這次帶了關盼盼近來所寫的「燕子樓新詠」詩三首,讓白居易觀閱。詩中展示了關盼盼在燕子樓中凄清孤苦、相思無望、萬念俱灰的心境,真切感人。白居易讀後,回憶起在徐州受到關盼盼與張愔熱情相待的情景,那時夫妻恩愛相隨,這時卻只留下一個美麗的少妻獨守空樓,怎不是人世間的一大憾事!白居易不由得為關盼盼黯然神傷,流下一掬同情的眼淚。捧著詩箋,大詩人愛不釋手地反覆吟詠,心想:張愔已經逝去十年,尚有愛姬為他守節,著實令人羨慕。但是又轉念一想:既使如此情深義重,難捨難分,為何不追隨他到九泉之下,成就一段令人感嘆的凄美韻事呢?

於是在這種意念的驅使下,白居易十分肅穆地依韻和詩三首。獨居樓上的關盼盼想必受盡了相思的煎熬。張愔離去後,她脂粉不施,琴瑟不調,往日的舞衣也疊放箱中,根本再也沒有機會穿戴上身了。忽然筆鋒一轉,說到張愔(尚書)墓上白楊已可作柱,而生前寵愛的紅粉佳人還孤孤單單地獨守空幃,倘若真的情真義摯,為何不甘願化作灰塵,追隨夫君到九泉之下呢?白居易對關盼盼原本是一片同情之心,這時為何又要勸她以死殉情呢?這並不是他有心要傷害關盼盼,只因為按當時人們的道德標準來看,能以死殉夫,實是女人的一種崇高無上的美德。

白居易認為,既然關盼盼能為張愔獨守空房,為什麼不再往前一步,從而留下貞節烈婦的好名聲,成為千古美談?在詩人的心目中,堅信節操和美名比生命更重要,他以為勸關盼盼殉情,並不是逼她走上絕路,而是為她指明一條陽光大道。為了更明朗地表達他的意念,他又十分露骨地補上一首七言絕句:黃金不惜買娥眉,揀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去不相隨。事到如今,她本早已了無生趣,既然有人逼她一死全節,她也別無選擇了。張仲素離開燕子樓以後,關盼盼就開始絕食,隨身的老僕含淚苦苦相勸,徐州一帶知情的文人也紛紛以詩勸解,終不能挽回關盼盼已定的決心。

十天之後,這位如花似玉、能歌善舞的一代麗人,終於香消玉殞於燕子樓上。彌留之際,她勉強支撐著虛弱的身體,提筆寫下:兒童不識衝天物,漫把青泥汗雪毫。這句話是針對白居易而言的。凄苦獨居了十年的關盼盼,對於生死其實已經看得很淡,以死全節對她來說,其實並不是一件傷心之事;但她恨只恨自己的一片痴心,卻不被白居易理解,以為自己不願為張愔付出生命,反而拿一個局外人的身份逼自己走向絕路。在關盼盼眼中,頂頂大名的白居易這時已成了一個幼稚的兒童,那裡能識得她冰清玉潔的貞情呢!關盼盼的死訊傳到白居易耳中,他先是震驚,明白了關盼盼確實是一位痴情重義的貞烈女子;繼而,他想到了關盼盼的死與自己寫的詩有著直接的關係,心情由敬佩轉成了深深的內疚。於是,他托多方相助,使關盼盼的遺體安葬到張愔的墓側,算是他對關盼盼的一點補償,也藉以解脫一些自己的愧疚之情。但這一點關照,對於含悲而死的關盼盼來說,又有何意義呢?仍是徒增虛名罷了!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鴻毅說 的精彩文章:

人活著最大的幸福是勝利,我們要征服敵人,奪取他們的財產,擁抱他們的妻女

TAG:鴻毅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