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猝死獄警對家人隱瞞病情 將診斷書藏單位更衣櫃

猝死獄警對家人隱瞞病情 將診斷書藏單位更衣櫃

李金炎

性別:男

去世時間:8月14日

終年:54歲

去世原因:因公殉職

生前職業:曾任北京市監獄生產科副科長、監獄七監區管班民警

如果不是發現隱藏在更衣櫃深處的「診斷證明」,人們不會知道,民警李金炎怎樣堅守著崗位,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那是他今年5月份在仁和醫院住院時醫生給的診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不穩定性心絞痛、腦供血不足、高血壓2級中危、高血脂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整整6項。

這份診斷證明,他沒有拿給同事和領導看,也沒讓身為醫生的女兒知曉,而是繼續正常工作值班,直至病發。

8月13日,星期日,李金炎和往常一樣,主動加班指導服刑人員開展活動。次日清晨,正在監區值班的他突然暈倒,雖經同事和醫生全力搶救,但終因心源性猝死,不幸以身殉職,終年54歲。

愛談心

鼓勵服刑人員寫家書

穿過北京市監獄層層的安檢鐵門,走進七監區二層,走廊被一道鐵門分割,劃分為服刑人員生活區和民警工作區。

這裡是李金炎生前最後工作的地方。

去年,監獄進行機構改革,李金炎離開幹了17年的生產科副科長崗位,到監區一線當管班民警。

家人勸他申請個不下基層、不值夜班的崗位,工作能輕鬆些,也能有更多時間和精力照顧老人,遭到拒絕。

李金炎負責的班組有9名服刑人員,多因職務犯罪進的監獄,服刑期多在10年以上甚至無期。「很多都是老油子,什麼都不在乎,管理起來有難度,何況他50多歲,精力比不上年輕人。」同事侯建軍說。

「了解服刑人員情況,知道他們在想什麼,才能進到他們心裡去。」李金炎常常這樣說。班組是他最常去的地方,每個服刑人員孩子多大、在哪兒上學或工作,都了如指掌。

就在去世前一晚,服刑人員就寢後,他回到管班監舍,仔細查看窗戶有沒有關好、大家是不是正常睡下,然後悄悄走出監舍。「那是他留給我們的最後一個背影……」服刑人員王強(化名)回憶。

他對李金炎的信任和感激,建立在一次家屬會見日上。

「那天我老伴兒沒來,李警官注意到了,就打電話詢問情況,得知她在雪地上滑倒摔骨折了,正在住院治療。」他坦言,在監獄裡,最害怕的就是家人出事,自己卻無能為力。

李金炎讓王強寫信安慰老伴,並和他談心:「你老伴兒這時多需要你在身邊照顧啊,好好改造,早點回到她身邊吧。」

去年,服刑人員李華(化名)的孩子面臨高考,家人來信問填什麼志願,他因溝通不便,焦躁不安。

李金炎向他分享了當年指導女兒填志願的經驗,又鼓勵其用信件多溝通。

每周,李華都要給孩子寫3至4封長信。兩三個月,幾十封信,都由李金炎及時審查、投寄、發送。

最終,李華的孩子考上理想大學。

這件事,對一貫表現不好的李華觸動極大,他改掉了散漫的習慣,開始真正服從管理和改造。

李金炎所管的服刑人員班組,至今沒有人違規違紀,今年已連續兩個季度被評為監獄優秀班組。

每逢節假日,他還會組織班組人員開展各種活動。

「馬上就到國慶了,他組織了 歌唱祖國 的活動,大家都陸續開始準備,從家裡寄來樂器。」李華不禁紅了眼眶說,「只是,他竟沒等到那天。」

能吃苦

工作30年沒休過年假

在同事看來,李金炎太拚命,出了名的「能吃苦」。

提起和搭檔的值班工作,石岩不禁苦笑,「他總是閑不下來」。

發葯、分飯、盯監控、巡同、入監舍檢查、糾正不規範行為……一有時間,李金炎就和服刑人員聊天,並在聊天中滲入教育、提醒甚至批評,把教育化於無形之中。

此前,李金炎曾做過7年的生產質檢員。

好友許錦榮想起,他一天到晚呆在車間,需要檢查汽車底盤,二話不說就鑽進地溝里;檢查建築模板的質量時,他一塊一塊地用手摸,鐵鏽蹭花了衣服;每到夏季,他衣服幾乎都被汗水浸濕,可從不喊累。

李金炎的妻子也是名民警,兩人都在團河地區工作,可見面卻不多。除了加班、值班,每周別人休息兩天,李金炎只休周六一天,每周日他都主動進監區指導服刑人員開展活動。

因為家離單位近,他經常主動替其他同事值班。

「這麼多年,他替我們值了多少班兒,沒人計算得清楚。」石岩笑了笑說,即便這樣,李金炎還是覺得時間不夠用,工作30年來從沒休過年假。

領導經常為這事跟他急,想讓他休息休息,可每次都遭到回絕:「事兒干不完,我休息也不踏實」。

事實上,剛參加工作時,李金炎自知學歷不高,知識底子單薄,工作之餘發奮學習,刻苦鑽研業務。在首都師範大學成人教育學院政法專業畢業後,他又主動報名在中央黨校函授學院法律專業參加在職學習。同事們常說:老李經常拿在手裡的,就是書。

2000年初,剛接觸QC(質量監控)小組這項工作時,時任監獄生產科副科長的李金炎連「質量管理」的概念都不清楚,更別說用電腦做演示了。

但接到QC小組的任務時,他沒有畏難。一本質量管理書,一本電腦理論書,幾乎被他翻爛了,常常學得忘記吃飯,忘記下班。

不到半年,李金炎就有了深入掌握,不僅能用電腦做出漂亮的QC項目演示圖,他主持的第一個QC小組活動項目,還在市裡眾多社會企業參與的評比中,獲得一等獎。

去年從生產科調到監區工作後,生產科科長還多次向組織提出,希望能把李金炎調回生產科工作,因為「在他心裡,只有把工作干好這一個心思」。

隱瞞病情

診斷書藏單位更衣櫃

李金炎多才多藝,會朗誦、會唱歌,是單位文藝活動的骨幹。

同事們時常會想起,那個時刻注意儀錶的老大哥,走在食堂的路上,走進聚餐的人群里,哼唱起他最愛的《少年壯志不言愁》。

他歌聲高亢、嘹亮,每次唱完,總會贏得眾人的喝彩。「他是個不服輸的人,什麼都要做到最好,哪怕是愛好,都要去專業的文工團去學習,要唱到最好。」

在家裡,李金炎是有名的孝子。

他的外甥女回憶,舅舅儘管五十多歲,但在年近九十的姥爺、姥姥面前,卻總還像是個大孩子,變著法兒地哄老人開心、說笑,用不多的閑暇時間帶他們郊遊。

老人的健康,是他最挂念的事。2012年,李金炎的父親患肺癌,他把父親背下五樓,去醫院看病,看完病後又背上樓。儘管每次都是汗流浹背,但他總是憨笑著說,「嗨,沒事」。

父親住院後,他白天上班,晚上陪護。夜裡,為防止自己睡得太沉,聽不見父親呼喚,就找來一根毛線繩,一頭系在自己手腕上,另一頭系在父親手腕上。

即使是在這種情況下,他也沒耽誤過一次值班。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安保期間,有天,李金炎忽然覺得渾身無力,很不舒服,去醫院檢查後就住院了。監區長侯建軍去看望他,他輕描淡寫地說:「就是有點高血壓,醫生非讓我再多查幾項,其實根本沒事兒。」

兩周後,李金炎就上班了,他告訴同事:「檢查了,都沒事」。

李金炎因公犧牲後,侯建軍陪他的女兒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張仁和醫院的診斷書——那是他5月份住院時醫生給出的診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不穩定性心絞痛、腦供血不足、高血壓2級中危、高血脂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整整6項。

李金炎的女兒是北京一家知名醫院的醫生,每逢同事看病有困難,他總是豪爽地說:「沒事兒,去找我閨女。」侯建軍以為,這張診斷證明,他肯定會告訴女兒,商量如何治療的。

但他沒有,只是將這份診斷證明永久收藏在單位的更衣櫃里。侯建軍知道,他從不想麻煩同事,更不願讓女兒擔心,「那可是他一輩子最大的驕傲。」

【寄語】

這段時間,我眼前總出現你遺物中的那張《診斷證明書》。你應該知道,這些病隨時威脅生命呀!可當我問起病情,你總笑著說:「嗨,沒事兒」。我真是恨自己,為什麼就信了你的「謊言」?可我又有什麼理由不相信你啊!幾十年來,你把全部力量都貢獻給了工作,唯一不把自己放在心上。 ——北京市監獄七監區監區長侯建軍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青年網 的精彩文章:

中科院:朝鮮3.4級地震系天然地震 推測為塌陷事件
這些「表情包」不能發 已有人被索賠40萬
攆不走的好媳婦!湖北女子和丈夫故事令人淚奔
颱風「海馬」將被除名 中央氣象台邀網友給颱風起名
中國光伏厲害了:每天產能,足夠一個城市用一年!

TAG:中國青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