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環球時報:新手機技術競爭,中國完敗韓國

環球時報:新手機技術競爭,中國完敗韓國

來源:內容來自環球時報,謝謝。

蘋果日前公布了iPhone十周年之作iPhone X,其採用的OLED全面屏成為最大突破。這也是十年來iPhone首次拋棄LCD(液晶顯示屏),選擇由三星供貨的OLED屏幕。隨著三星Note 8與蘋果iPhone X等旗艦手機紛紛採用OLED全面屏,業內人士認為,OLED在智能手機上的應用將迎來一個新高峰。

資料圖

OLED的全名是「有機發光二極體」,相比LCD,OLED面板更輕薄,在對比度、室外能見度、可視角度等方面也具有明顯優勢。業內人士認為,利用OLED的材料優勢,可彎曲屏幕、裸眼3D屏幕、屏內指紋識別等「黑科技」都能在手機上實現。清華大學教授、液晶顯示專家張百哲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用戶對於顯示的需求可概括為「薄、輕、省(電)、好」,OLED技術最適合應用的領域就是手機。

在OLED生產領域,韓國三星可謂一騎絕塵。早在2007年,三星就開始OLED屏幕的量產。自2008年三星首次在智能手機上應用OLED屏幕以來,智能手機行業成為OLED的主要市場。市場調查機構IHS Markit數據顯示,2016年智能手機使用OLED屏幕達到3.85億個,佔全球OLED總產量的93.4%。今年第二季度,OLED屏在智能手機面板市場的佔有率達44.4%,並有望在2018年超過LCD。IHS Markit預測,2017年,OLED銷售規模將達210億美元,是2015年銷售規模的近兩倍。三星顯示公司方面近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預測,2020年,智能手機應用OLED屏的需求量將達7.6729億塊。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梁新清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三星在顯示行業十幾年中都處於龍頭位置,技術上處於領先地位。

根據三星電子今年7月公布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面板部門銷售額為7.71萬億韓元(約合69.2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1%;營業利潤為1.71萬億韓元(約合15.3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2倍。三星面板業務銷售額和利潤的快速增長向行業發出了一個信號:OLED的市場潛力巨大。

作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製造國和銷售國,中國手機廠商在邁向中高端化的過程中也逐漸開始採用OLED屏幕,OPPO、vivo、華為、金立、魅族等廠商均開始生產搭載OLED屏幕的手機。據不完全統計,截至去年底,在中國上市的OLED屏手機已有30多款。

市場對OLED的龐大需求意味著,OLED已經成為中國手機廠商必爭的「戰略物資」。這樣一塊大蛋糕已經引來京東方、華星光電、和輝光電、維信諾等中國面板廠商入局。去年12月,和輝光電位於上海的第6代OLED生產線啟動建設。京東方在四川綿陽投建一條第6代柔性OLED生產線。業內估計,國內各家廠商已在OLED開發與生產方面投入上千億元人民幣。不過,新建產能可能要到2020年左右才能穩定批量出貨。

三星顯示公司戰略市場部門高級副總裁李玗鍾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三星顯示將通過天津、東莞等生產基地,進一步加強同中國廠商的合作,支持廣大廠商的發展需要」。

對於OLED國產化的發展前景,張百哲教授認為,雖然目前國內廠商的投資力度很大,但從技術角度看,難度相對比較大。「在中小尺寸OLED方面,三星堅持開發了10多年,在良率提升上就花了起碼四五年的時間,中國廠商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1405期內容,歡迎關注。

R

eading

推薦閱讀(點擊文章標題,直接閱讀)

★Imagination 作價5.5億英鎊賣給Canyon Bridge,MIPS業務6500萬賣給Tallwood MIPS

★新能源契機,中國汽車半導體的變與不變

★屢戰屢敗,RISC為什麼打不贏CISC?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導體行業觀察 的精彩文章:

新能源契機,中國汽車半導體的變與不變
除了HTC,這家半導體公司也是「死」在王雪紅手上
台積電獨佔尖端製程,40nm以下營收遙遙領先競爭對手
Kirin 970引入HiAI,十年人工智慧研究的厚積薄發
多次求購Lattice無果,中國半導體海外併購大門或正式關上

TAG:半導體行業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