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今日秋分丨最全習俗養生指南送給你!

今日秋分丨最全習俗養生指南送給你!



中國道醫


這裡沒有雞湯、偏方、謠言、廣告,只有可信賴的道家健康養生知識!



今日秋分丨最全習俗養生指南送給你!

編輯/中國道醫研究院






點下面鏈接

陽宅家居風水網路授課班


玄門正宗,道家陽宅家居風水網路授課班招生啟告!








今年秋分時間為:

2017年9月23日 ,農曆 2017年八月初四,星期六。










秋分節氣

秋分在每年公曆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為中國傳統節日中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80度。「分」示晝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樣,此日陽光直射地球赤道,晝夜相等。此後,陽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北半球漸趨晝短夜長,氣溫降低。下面,與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秋分習俗、養生!






秋分三候







一候雷始收聲



雷,二月陽中發聲,八月陰中收聲,入地則萬物隨入也。







二候蟄蟲坯戶



淘瓦之泥曰壞,細泥也,按《禮記》注曰:壞,益其蟄穴之戶,使通明處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







三候水始涸




《禮記》注曰:「水本氣之所為」,春夏氣至,故長,秋冬氣返,故涸也。





秋分習俗



1

祭月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於這一天在農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後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




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2

豎蛋




「秋分到,蛋兒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這一天,我國很多地方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選擇一個「身量勻稱」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豎放在桌上,失敗者雖然多,成功者也不少,豎立起來的蛋兒好不風光。




為什麼春分或秋分這天雞蛋容易豎起來?不同的人給出了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春分、秋分是南北半球晝夜等長的日子,地球地軸與公轉軌道平面處於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雞蛋較容易豎立,也有人說,春秋分時節天氣晴朗,人的心情舒暢、思維敏捷、動作也利索,有利於「豎蛋」成功。




有專家稱,雞蛋確實是可以豎立的,且並不僅限於春分、秋分時節,春分、秋分這兩天,地球在太陽系的位置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豎蛋」成功的關鍵在蛋殼上面。雞蛋表面高低不平,有許多突起的「小山」。根據三點構成一個三角形以及三點決定一個平面的原理,只要找到三個「小山」和由這三個「小山」構成的三角形,並使雞蛋的重心線通過三角形,那麼雞蛋就能豎立起來了。另外,最好選擇生下四五天的雞蛋,因為此時雞蛋的蛋黃下沉,雞蛋重心下降,最有利於「豎蛋」。






3

吃秋菜




在嶺南地區,昔日四邑(現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秋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野莧菜含有多種營養成分。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提高人體抗癌作用。炒野莧菜具有情熱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食之可增強抗病、防病能力,健康少病,潤膚美容。適用於痢疾、目赤、雀盲、乳癰、痔瘡等病症。




實際上,嶺南習俗所謂的「秋湯」也是和現在道醫提倡的秋天滋補是一致的,只不過嶺南習俗更加典型,有點土生土長的味道,沒有上升到道醫學理論的高度罷了。



4

放風箏




秋分當天天氣晴朗舒暢,讓人心曠神怡,民間有放風箏的傳統,有些地區還會有放風箏比賽,放得最高、風箏最漂亮者獲勝、這項活動不但孩子喜愛,大人也應踴躍參與,能夠起到親子互動的作用。並且秋分這天風力既適合放風箏,還能為下半年博個好意頭:「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5

送秋牛




秋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挨家送秋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秋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秋官"。






秋分養生



1

防悲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萬物枯敗,一片昏黃,易使情緒受到消極影響。可多穿艷麗色彩的衣服、多曬太陽,多補充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有助於改善情緒。遠離「秋悲」,首先要加強日照和光照。在晴朗的日子裡,應多做戶外活動,接受陽光的沐浴。陰雨天或早晚無陽光時,盡量打開家中或辦公室中的全部照明裝置,使屋內光明敞亮。人在光線充足的條件下活動,可調動情緒,增強興奮性。




2

防秋乏




秋分來臨,更應該多運動,尤其是做伸展運動,加強血液循環,舒展身體、收斂心神,防止勞累疲乏。但早晚天冷,盡量選擇在室內運動。頭部有多個穴位,經常梳理頭髮可以擴張皮下毛細血管,促進新陳代謝,保持頭腦清醒,並且消除疲勞。閑暇時,上下牙齒有針對性地多活動,相互嗑一嗑,保持牙齒健康,不僅有固齒的作用,還能祛除疲勞。




3

防秋涼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開始天氣轉涼。夜越深,寒氣越重,也更易侵入體內,一定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防止寒氣入體,埋下健康隱患。秋分早晚溫差大,幅度甚至高於10℃以上,應注意添衣。遇天氣驟變、氣溫明顯下降,需及時添衣防寒保暖,避免受涼感冒。俗話說「寒從腳下起」,他特別提到,尤其要注意腳部不要受凍,同時腰部、背部也需注意別受涼。




4

防秋燥




秋分時節,降水減少,天氣乾燥,身體易缺水而出現「秋燥」。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的食物,如百合、銀耳、淮山、秋梨、蓮藕等。減少使用蔥姜等辛辣食物,適當多吃些酸。秋季乾燥,人體宜多攝入水、淡茶、豆漿、飲料等;多吃紅薯以通便;多食玉米、芝麻、青菜、柿子、香蕉、蜂蜜等柔潤的食物;尤其最近紅棗上市,生吃可助消化,熟食亦可補中益氣,養血安神。







秋分食療




道醫認為,葯補不如食補。在秋分期間,在飲食上不妨「早飯一碗粥、晚飯一碗湯」,吃在秋分,健康滿分!




早飯一碗粥:山藥百合粥

護血管、養心臟、延年益壽




自古以來,山藥一直被視為物美價廉的「補」品。山藥有「神仙之食」的美譽,其黏液蛋白能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肪沉積,保持血管彈性,防止動脈硬化;減少皮下脂肪沉積,避免肥胖。




百合味甘微寒,性平,功擅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也是上好的營養滋補保健品。《本草綱目》中有百合可潤肺止咳、寧心安神、補中益氣之功效的記載。




材料:

大米100克,山藥、百合各20克。





做法:




將百合洗凈,用清水浸泡6小時;山藥浸泡1夜,去皮,洗凈,切成3厘米見方的薄片;大米淘洗乾淨備用。




將大米、百合、山藥一同放入鋁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先用旺火燒沸,再改用小火煮35分鐘,即可盛出食用。




功效:

山藥百合粥非常地滋補,能夠化痰止咳、強健脾肺,是很好的養生美食。




晚一碗湯:白果冬瓜老鴨湯

抗衰延壽、降血脂、補五臟




白果冬瓜老鴨湯是傳統的滋補菜,採用桂林特產白果、老鴨切塊及各種配料,放入燉鍋煲制而成。其特點是鴨肉鮮香、白果滑嫩、湯清味濃,具有滋補生津、潤肺益氣功能。 




白果即為銀杏核,味甘苦,性平,入於肺經。經常食用白果,可以滋陰養顏抗衰老,擴張微血管,促進血液循環,使面部肌膚紅潤,精神煥發,延年益壽。




冬瓜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且膳食纖維含量很高,食用可以降低膽固醇、降血脂、防止動脈粥樣硬化,並且它利水排濕,有瘦身美容的作用。




鴨肉甘涼,入肺、腎經。《本草綱目》記載鴨肉「填骨髓、長肌肉、生津血、補五臟」。而老鴨有大補虛勞、清肺解熱、滋陰補血、定驚解毒、消水腫之功效。




材料:

白果100克、冬瓜1000克、芡實20克、光老鴨1隻、生薑3片、陳皮1/4個。




做法:




白果去殼、熱水燙去衣、芯;芡實洗凈;陳皮浸軟去瓤;冬瓜連皮洗凈、切塊;光鴨洗凈、去尾部。




所有材料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即可。




功效:

鴨肉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解水,養胃生津,是很好的貼秋膘之品。此湯具有滋補生津、潤肺益氣功能。




葯補不如食補。秋分期間,在飲食上不妨「早飯一碗粥、晚飯一碗湯」,每頓只吃八分飽,收穫健康100分!




























大道至簡,是宇宙萬物發展之規律,是中華文化之精髓,是中華道家哲學,是大道理極其簡單,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大道至簡,不僅被哲學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視,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簡,大道無形,大道無法,這是一種大道自然、返樸歸真的高級功態。在這種清凈無為、忘我無私、天人合一的狀態中,不求長功,功力自然上長;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調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顯現;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脈自然暢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簡單最普通的真理。把最複雜的變成最簡單的,才是最高明的。最偉大的人僅僅因為簡單才顯得崇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開悟,深奧了就簡單,簡單了才深奧,從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樣,從簡單到複雜,再從複雜到簡單,就是升華。生活的意義在於簡單,人修鍊到一定程度,會淡泊一些事,會簡單,你可以理解別人,但別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實人不在理解,在認同。




精於心,簡於形。拷問靈魂這是人的終極問題,簡不僅是一種至美,也是一種能力、一種境界。看透了不說透,高境界; 朦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徹;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徹後的不透徹,明白後的不明白,難得糊塗是真境界。




「大道至簡」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將一件複雜的事情化為簡單,那是需要智慧的。將繁雜的事情回歸到簡單,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決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歡大道至簡,因此,功和利,不可趨之若鶩;名和財,不可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我們要簡簡單單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用智慧化難為簡。




為名利盡拋寵辱,清純似兒時天真的童貞,樸實如父輩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靜的人方能視見「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的悠閑,聽聞「荷風送秋氣,竹露滴清響」的天籟,感受那「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空曠。陶淵明就是這樣的人,所以他能夠吟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絕句;歐陽修也是這樣的一個人,所以他在謫居時仍能悠然自得的寫出《醉翁亭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簡不是物質的貧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簡不是生命的空虛,而是心靈的單純。大道至簡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簡明的,人要學會簡單、簡樸生活、簡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雜念,當超出自我慾望的牢籠,當真正忘記自己的思想,忘記自己的意識,進入忘我忘物的狀態。




人生的繁出於惑,以「仁」抗拒誘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簡的標誌。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人生百態,須當從一而終。樂以忘憂,簡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簡」。




有個大道至簡、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個行者問老道長:「您得道前,做什麼?」老道長:「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問:「那得道後呢?」老道長:「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又問:「那何謂得道?」老道長:「得道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得道後,砍柴即砍柴,擔水即擔水,做飯即做飯。」老道長和行者的對話讓我們開悟,許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蘊在一些極其簡單的思想中。




大道至簡,人生易簡。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過歲月、走過生活,心裡有許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當下放下,當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並不需要放在心裡,人生的很多負擔並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簡單生活的樂趣,才能感受到心靈飛翔的快感。要想改變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給找回來。我們都有潛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迷離,被惰性所消磨。我們應該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我們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對過去,用最少的浪費面對現在,用最多的夢面對未來。




天地之道,簡易而已。 人生苦短,諸事不想太複雜,簡單生活。人生這部大戲一旦拉開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場,都得演到戲的結尾。成長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在於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靜地走,快樂工作、簡單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樂,所有的哀傷、痛楚,所有不能放棄的事情,不過是生命里的一個過渡,你跳過了就可以變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簡單生活,一盞茶,一張桌,一處清幽,日子平淡,心無雜念。可是簡單的生活卻需要百般的努力,這樣才會無憂無慮欣然享受生活。生活總的來說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態,不懂得欣賞的人,就會用挑剔把一切變得有殘缺。簡單做人,率性而為,把握分寸,隨遇而安,坦然接受現實;簡單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場漫長對抗,有些人笑在開始,有些人卻贏在最終。試著微笑,試著回眸,放鬆自己,不強求、不萎靡、不浮躁。簡單生活,隨心、隨性、隨緣,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堅持往前走,屬於自己的風景終會出現。




生活容不容易,關鍵看你怎麼活。處境在於心境,心境改變了,處境也會改變。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會變得越緊張、越複雜,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對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滿足,越容易快樂。江山明月,本無常主,得閑便是主人;大道至簡,活在當下,知足便能常樂。




悟入無懷之靜境,一輪之心月獨明,盡顯心靜之境界;心靜自然從容洒脫,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現心靜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靜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華,而是平淡,不是熱鬧而是清歡。保持一顆童心,不開心的時候,心無遮攔地向朋友傾訴煩惱,開心的時候,肆無忌憚地開懷大笑,也許所有的憂愁會在傾訴中流走,所有的緊張會在大笑中釋放。像孩子一樣,簡單生活,快樂生活,保持心靈原生態,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總有一個故事,想講述卻難以開口,就這樣在心底,漸漸譜成了曲。人就是這樣,得不到的永遠嚮往,失去了的,才會覺到珍貴。所謂的,得失、情緣、風景、驛站,都在時光的塵煙中,慢慢淡散。雖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難,但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終究會走遠。




人的一生,註定要經歷很多。紅塵路上,有朗朗的笑聲,有委屈的淚水,懵懂的堅持著,有成功的自信,有失敗的警醒,每一段經歷註定珍貴。生命的豐盈緣於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緣於擁有一顆平常心,生活簡單讓人輕鬆快樂,想法簡單讓人平和寧靜。因為簡單,才深悟生命之輕,因為簡單,才洞悉心靈之靜。




秋分至,秋意濃!最全習俗養生知識送給最好的朋友,祝大家秋分快樂,秋季安康!





點擊鏈接查看更多內容


玄門正宗,道家陽宅家居風水網路授課班招生啟告!




免費結緣奉請《太上三官北斗真經》、三官大帝護身卡!




每個人身上都有的祛濕「開關」,打開就能排濕毒,無濕一身輕




手診視頻,一天就學會,果斷收藏!




道教的四大天師!




關注道醫,學習正宗道教醫學!















問診諮詢/投稿 


微信號:

daoismq


郵箱:89928269@qq.com

中國道醫


◎ 中國道醫微信平台由武當山道醫傳承基地、中國道醫研究院創辦,秉承太上仙道貴生,濟世度人之教義,以傳承道醫精髓、弘揚道教文化及道家養生文化為己任,使道醫文化更好的為現代社會服務,減少人類疾病,提高健康水準。




宗旨:

援醫入道,以醫傳教,借醫弘道;又援道入醫,以道治心,以術治身,行道施醫。




如何關注中國道醫微信平台


① 點本文標題下方藍字"

道醫

"一鍵關注。


② 微信搜索微信號:

cndaoyi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END·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中國道醫訂閱號


微信號:cndaoyi

更多精彩,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查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 的精彩文章:

適合秋季的3個調理腎經,收納陽氣的小方法
話歷史道醫學「宮外孕及基礎體溫測量排卵法」
道醫學堂丨歷代道醫記傳之王遠、玄俗
張學良為何留名葛老道墓碑?葛月潭曾巧斗敵僧
清民之際尼采東漸的三道路徑

TAG:道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