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每周天文】第一期

【每周天文】第一期

天文史上的這一周

剛剛過去的這一周

2017年9月18日到24日

我們的生活或許平淡無奇

頭頂的星空或許依然如故

但是

天文史上的這一周

卻有著濃墨淡彩的筆筆印記

9月18日周一

2009年9月18日,太陽系外發現首顆密度接近地球的行星。

行星COROT-7b概念圖

這是天文史上第一次發現同地球密度接近的類地行星,或者說,就是類地行星。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薩拉-西格爾說:「這是確認的太陽系外第一個岩質星球,這為我們在該領域開啟了一扇新大門。我們真的是非常興奮。」

我們所生活的地球,在太陽系中,獨一無二。她有最大的密度,最適宜的溫度。地球的條件如此完美,彷彿茫茫宇宙中僅此一顆!但真的是這樣嗎?這個問題很深刻,沒人能給出確切的答案。

這顆星球的發現,彷彿使我們離答案跟進了一步……

9月19日周二

1783年9月19日,孟戈菲兄弟在凡爾賽宮的進行氣球升空實驗。

Claude-Louis Desrais (1746-1816)所畫

想要探索茫茫宇宙,就少不了對於飛天的追求,有沒有人想起萬戶啊?你抬頭看看,月亮上有一座環形山,就叫萬戶山。

好了好了,說這個氣球……1783年9月19日,在凡爾賽宮的公園中,孟戈菲兄弟在路易十六面前進行了載動物的升空實驗,乘氣球的是一隻羊,一隻鴨子和一隻公雞。這三個動物被關在了圓形的籃子里,然後他們用繩子把籃子固定在氣球上。氣球被釋放之後升到500米左右的高度,在空中持續了8分鐘並飛行了3500米左右。

氣球降落時,三隻動物安然無恙:這次實驗證明了升空不會導致死亡。為了獎賞它,乘氣球的那隻羊被送入國王的動物園。(或許雞和鴨子的獎勵是被路易十六榮耀地吃掉)

9月20日周三

1981年9月20日,中國首次發射一箭三星成功;

2015年9月20日,長征六號火箭發射成功一箭20星。

嚯!偉大的一天哈!

一箭三星

1981年9月20日,中國第一次用一枚火箭成功發射一組三顆衛星,由此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掌握這種「一箭多星」技術的國家。

1981年9月20日清晨5時28分40秒,我國運載火箭攜帶著三顆衛星,從發射台上起飛。

起飛後7分20秒,「實踐」2號甲、「實踐」2號乙與運載火箭分離;3秒鐘後,「實踐」 2號又與火箭分離。三顆衛星離開運載火箭後,分別順利進入預定的地球軌道,開始執行太空各項探測任務。

2015年9月20日 ,長征六號火箭發射成功 一箭20星。

長征六號

2015年9月20日7時01分,中國新型運載火箭長征六號在太原點火發射並取得成功,標誌著中國長征系列家族再添新成員。長征6號一次性將20顆衛星送入距離地球524公里軌道,創亞洲之最。中國研製的液氧煤油發動機也一道完成首次飛行試驗,標誌著長征系列火箭從發動機到商業應用實現質的飛躍。

1981到2015,34年間,從火箭技術就能看到我們祖國的迅猛發展。

9月22日周五

1988年9月22日,百年難遇火星「大沖」開始。

1988年9月22日,北京時間上午11點18分,火星距地球的距離由4億零130萬公里的最遠點縮短到5881萬公里的最近點。這是過去一個多世紀以來,人類在地面上觀測這顆神秘行星的最佳時機。

這裡,小小科普一下。所

謂「沖」,就是地球、火星、太陽同在一條直線上,這時候,火星離地球較近,人們可以在晴朗的夜空看到這顆發著橘紅色光的行星。1988年9月22日至28日皆為「沖日」,在這期間它是除了月亮外《夜空中最亮的星》(我知道你心裡已經在哼了)。

9月23日周六

敲黑板,劃重點了

1846年的9月23 日,法國數學家、天文學家勒維耶(Urbain Jean Joseph Le Verrier)發現海王星。

(這就是他)

記不記得中學物理課本上講到的那顆被計算出來的行星?沒錯,就是海王星。而他,就是那兩位計算出來海王星軌道的科學家之一。

勒維耶推測是因為存在一顆未知行星的引力作用,使天王星的軌道運動受到干擾,也就是天文學上所謂的「攝動」影響。他請柏林天文台的伽勒尋找這顆未知的行星。1846年9月23 日,伽勒根據勒維耶預言,只花了一個小時,就發現了一顆新的行星。這個新的行星被命名為海王星。

你知道嗎,海王星被發現,正是他去世的整整31年前,那是1877年的9月23 日。莫非,這就是命運?

編輯 張炳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師天文社 的精彩文章:

我國首次實現量子密鑰分發 量子通信時代或不遠?

TAG:北師天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