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949百萬兩黃金運台,蔣經國稱:問心有愧,每個銅錢都是血

1949百萬兩黃金運台,蔣經國稱:問心有愧,每個銅錢都是血

1949年,戰場上蔣介石節節敗退,眼看大勢將去,他考慮要「另起爐灶」,而其中關鍵就是要有「本錢」,那就是上海金庫的黃金。

淮海戰役中,國軍完敗,內外交困中,蔣介石心知下野已成定局。為此,他必須提前制定一紙合法通行條,才能在下野後繼續運走國庫黃金。他的辦法是以軍費名義調撥預支剩餘國庫黃金。

1948年12月,蔣一紙電文,以不容置疑的語氣,令養病之中的嫡系親信陳誠接任台灣省主席。不久後,蔣經國又獲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任命,而大批大陸重工業設備也開始陸續運往台灣。

對蔣而言,國庫的黃金是其立足台灣、另起爐灶的唯一本錢,必須謹慎,但此時他只能仰仗親屬和心腹:長子蔣經國負責溝通護航軍隊,大舅子宋子文負責調度海關總署運輸艦,俞鴻鈞的職責,是央行和金庫方面的公文協調。

1949年1月1日,50萬兩黃金自上海秘密運台。1月10日,又有10萬兩黃金悄然運離上海。

1月11日,時任國軍聯勤總署軍需署長吳嵩慶收到指令,辦理把黃金轉成軍費的相關草約。這是蔣下野後仍能運走國庫黃金的關鍵。下野前五天,1月16日,蔣介石更親自約見俞鴻鈞及中國銀行總經理席德懋:指示中央、中國兩銀行外匯處理要旨,蓋欲為國家保留一線生機也。

最終,蔣介石如願在下野前還搶運了一批黃金。1月20日清晨6點,海軍艦艇「海平號」和「美朋號」,裝載著1800 萬銀元、90 萬兩黃金駛離上海外灘碼頭時,竟有500箱銀元未及裝船,因此時離蔣介石下野只剩18小時。

2月6日,空軍運輸大隊所屬南京、上海機場同步接到緊急動員令。入夜時分,兩地運輸機隊同時起飛,載著55.4萬兩黃金直奔台灣。至此,南京國庫已然凈空,上海國庫則只留了20萬兩。而台灣已有當時國庫黃金總數的十分之六,共300.4萬兩。

2月8日,蔣介石又風聞李宗仁正設法控制中央銀行,立即派侍從秘書周宏濤飛赴上海。周宏濤打探到,此時中央銀行存金已大部如期運廈台,「存滬者僅廿萬兩而已」,蔣介石這才放下心。等到李宗仁發現國庫黃金被搬空,已是2月17日,距他就職總統近一個月。

1950年6月,蔣介石下令將大陸各地運回台灣、集中在軍需署庫房的黃金,全數繳回「國庫」,總計108萬兩。

蔣介石本人曾作過如下評述:政府在搬遷來台的初期,如果說沒有這批黃金來彌補財政,經濟狀況早已不堪設想,哪裡還有今天這樣穩定的局面!

蔣經國則稱這批黃金為「全國同胞血汗之結晶」和「國脈民命」。蔣經國在其《風雨中的寧靜》一書里描述道:每一個銅錢敲開來都是血,銅板敲出來都是血,何況是黃金?這些錢我們拿來是有愧的。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貓論史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在台灣的經典語錄,其中有一條讓國人對其肅然起敬
魯迅一生罵人無數,為何從來不罵蔣介石?此人一語道破玄機
建國後汪精衛的老婆拒絕主席的特赦,她說了一番話讓人感到氣憤
大漢奸汪精衛寫了兩首絕命詩,遭到了國人唾罵
這個大國被誤炸後選擇忍氣吞聲,卻在16年後直接滅了肇事國

TAG:大貓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