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科幻級別航母攻擊機A-12半途夭折,20年來美軍要靠塑料蟲撐起對地攻擊的天空

科幻級別航母攻擊機A-12半途夭折,20年來美軍要靠塑料蟲撐起對地攻擊的天空

1984年,海軍空中系統司令部開始撥款研發A-6的一種新式改型。這種改型將安裝為F/A-18研製的F404型新式發動機,其感測器、武器和機載計算機也將採用最新型號。AN/APQ-173型雷達不僅具備更好的遠程成像能力,而且能夠運用新的目標瞄準模式。這種雷達將融入數字化機載電子系統,這種做法汲取了「大黃蜂」研發過程中的教訓並借鑒了此前不久對F-14實施的升級項目的經驗。新式機載電子設備將通過飛機內部安裝的5塊顯示器(飛行員和海軍飛行軍官分別使用2塊和3塊)提供信息,從而使機組人員都能隨時掌握最新的「平顯」感知態勢。在機載武器方面,格魯曼公司為該機加裝了2個機翼掛架,從而使該機在不減少炸彈數量的情況下,還能夠裝載用於自衛的AIM-9L型「響尾蛇」空空導彈以及AIM-120型「先進中距空空導彈」(AMRAAM)。由於新式機載電子設備採用了數字化界面,從而確保該機能夠裝載最新型號的精確打擊武器。

A-6的上述升級項目面臨多種不利因素的衝擊。由於該機的雷達反射截面較大,因此它越來越容易遭受雷達制導高炮和導彈的攻擊。雖然該機在作戰半徑和載彈量方面的優勢仍然有助於獲得支持,但分析人士認為它在未來作戰環境中將面臨敵方更加密集的防空網路,因此有必要採用一種能夠充分利用上世紀70年代末逐漸興起的隱身技術的設計方案。可以認為正是在這一時點,海軍空中力量對低可探測性(或「隱身」)的關注程度達到了與平台規模、作戰半徑和載彈量等關鍵因素相同的水平。格魯曼公司為保住在海軍攻擊機領域的市場份額作出了最後努力:對A-6進行「隱身化」改裝,但即便是大力支持該公司的萊曼也不得不告訴公司官員,他們已經失去了最佳時機,海軍將通過實施「先進戰術飛機」(ATA)項目尋求一種全新的設計方案。格魯曼公司的工程師們在研究了ATA項目提出的性能需求之後自信地認為,不可能在該項目限定的價格範圍內製造出這種飛機。此後的事實驗證了他們的先見之明。

1980年8月21日,在與軍工行業進行了為期數年的秘密合作之後,美國國防部公開宣布它正在研製一種有望改變軍事實力平衡的新技術:隱身。時任國防部副部長保羅·塞耶(Paul Thayer,二戰時期曾作為海軍戰鬥機飛行員服役,此後擔任過一家空天企業的首席執行官)指出,能夠基於對現有A-6實施改裝所需的8億美元經費設計出一種新式戰機。美國國防部所屬「項目分析和評估辦公室」對此提出了尖銳的反駁意見,該辦公室認為研發一種新式戰機將耗資數十億美元,而且基於與隱身技術相關的成本,將導致新型戰機具有極高的單價。美國海軍對此表示反對,它估計ATA戰機的單價僅比A-6的改型高出20%。

美國海軍公布了一系列描述新式攻擊機性能的指導性文件。這些文件為新式戰機提供了部分發展空間,如規定其體積可以在A-6的基礎上增加7%以及最大翼展為82英尺(25米)等。由於這些文件要求該機應當利用現有發動機(極有可能是F/A-18使用的F404)實現超音速性能,因此使得各方對其維護成本和穩定性進行了激烈爭論。載彈量從A-6的18000磅(8160千克)下降至6000磅(2720千克),而且全部內置於彈艙。與此同時,作戰半徑仍然具有關鍵性意義,美國海軍希望新型戰機的航程能夠增大至相當於A-6的兩倍(1700海里/3150千米),並且採用隱身性能,尤其是強調其雷達反射截面的信號特徵應小於F-117型隱身戰鬥機。雖然這無疑是一種雄心勃勃甚至是相當大膽的需求,但是它符合技術發展趨勢以及海軍空中力量提昇平台規模、作戰半徑以及載彈量的願望。海軍還希望被選中的製造廠商以簽署固定價格合同的方式製造這種被命名為A-12的艦載攻擊機,而這種要求很快造成了不利影響。

美國海軍希望相關廠商組成三個聯合競標小組參與競爭:第一個競標小組由洛克希德公司單獨組成;第二個競標小組由諾思羅普、格魯曼和林-泰姆科-沃特(Ling-Temco-Vought)公司共同組成;第三個競標小組由麥道公司和通用動力公司聯合組成。海軍認為這種由美國主要防務航空公司參與的公開競爭將有助於降低項目成本,但事實證明無法實現這種目標。前兩個競標小組分別由洛克希德和諾思羅普公司主導,它們最終退出了競標,而不是以公司的底線以及與這種新式飛機的固定成本合同相關的資金償付能力作為冒險的代價。在這種背景下,由麥道和通用動力公司組成的第三競標小組成為唯一的項目參與者,而海軍根本沒有預料到會出現這種情況。由此,麥道和通用動力公司將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盡最大努力完成合同。

麥道和通用動力公司提出了一種等腰三角形的飛翼設計方案。該機座艙可容納2名機組人員,包括1名飛行員和1名海軍飛行軍官,他們的座椅設置於機鼻前端的上方。這種飛機的幾何尺寸較大:兩側翼尖之間的距離為70英尺(21.4米),機身長度為36英尺(10.98米),滿載重量為80000磅(36290千克)。如果該機製造完成,那麼其外形將與A-3(而不是A-6)更加相似。該機能夠在彈艙內裝載重6000磅(2720千克)的彈藥,其初始設計方案的作戰半徑為1000海里(1852千米)。然而在實施改裝項目以及重量增大的情況下,其作戰半徑最終降為785海里(約1450千米)。1988年1月,麥道/通用動力公司被確定為項目主承包商,美國海軍預計它們將從1990年開始交付飛機,但這種情況始終未能成為現實。

1991年1月7日,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理查德·切尼(Richard Cheney)作出了取消A-12項目的決定,而各方對這項決定的詳盡研究超過了對近代歷史上其他任何採購決策的分析,包括聯邦高等法院公布的一份涉及數十億美元的解決方案的判決書。多種因素──戈德沃特-尼科爾斯(Goldwater-Nichols)法案的出台以及對美軍各軍種職能和任務的調查;冷戰的終結以及美國國防部此後對防務預算的削減;海軍項目經理出現的重大管理失誤以及受託人瀆職問題──在A-12項目最具關鍵性的初期對其徹底失敗造成了最為嚴重的影響。不幸的是,隨著A-12項目被取消,美國海軍也失去了依託航母持續實施縱深打擊行動的能力。

圖為A-12攻擊機所配備的F412-GE-400發動機。

1986年提出的戈德沃特-尼科爾斯國防重組法案試圖強化文職官員對軍隊的控制,該法案明確界定了參聯會主席作為總統高級軍事顧問的職責以及地區和特種作戰指揮官的權力。它還要求加強對主要武器項目成本增加的監督,並且消除美軍各軍種之間在職能和任務方面現存的重疊現象。尤其是該法案的第153款賦予參聯會主席定期評估美國所面臨的威脅的職責,並且必須利用這種評估消除美軍聯合作戰力量內部不必要的重複性作戰能力。隨著冷戰的終結──其主要標誌是柏林牆於1989年11月被拆除以及蘇聯在此後解體──為進行上述評估和審查提供了更為充足的理由和機會。時任參聯會主席科林·鮑威爾(Colin Powell)上將以及國防部長辦公室的參謀人員都確信,縱深打擊屬於美軍各軍種之間具有高度重疊特徵的作戰任務之一。此外,當時美國社會普遍存在著收穫「和平紅利」以及壓縮國防部防務預算(自里根政府從上世紀80年代上台以來其總體規模呈現急劇增長態勢)的願望。

在里根政府從第二任期的後期開始壓縮防務預算的基礎上,喬治·布希政府沿續了這一趨勢。1981至1984年,里根政府第一任期內的國防預算迅速增加並達到頂峰,隨後在其第二任期內以年均150億美元的規模逐漸減少。當布希從1989年1月開始擔任美國總統時,蘇聯已經呈現出解體趨勢,因此美國沒有理由扭轉上述趨勢並重新擴充軍備。在這種背景下,布希繼續以年均200億美元的規模壓縮防務預算。這種財政限制不僅對美軍當時仍在實施的採購項目形成了壓力,而且終止了新項目的實施。

美國海軍空中力量在項目管理方面的薄弱能力(即便不是犯罪行為)也對A-12項目的終止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影響。A-12在設計過程中面臨多種挑戰,其中許多挑戰對這種戰機的根本性任務(遠程打擊)造成了不利影響。由於政府部門並未向製造小組提供關鍵信息──這些信息源於此前政府所資助的與隱身和發動機設計相關的研究項目──因此導致了成本上升以及項目遲滯。隨著飛機重量的增大,其作戰半徑也相應減少。當項目研發過程中面臨的所有困難對外公開以及切尼決定取消該項目之前,它實際上已經處於失控狀態,以至於有關部門考慮以瀆職罪起訴擔任項目經理的現役軍官。

美國海軍當時並未迅速意識到A-12項目的取消意味著其海上遠程打擊能力的終結。A-6仍處於服役狀態,而且格魯曼公司位於長島的工廠還在繼續製造該機的多種改型,這種態勢一直持續至1992年1月。當A-12項目被取消後,海軍內部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能夠「重新解決問題」,即重新提供一種造價和複雜程度較低的設計方案,並且研製出一種用於替代A-6的新式戰機。然而,1993年公布的國防「全面評估」報告(BUR)以及同時提供的與美軍職能和任務相關的評估報告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結論。BUR報告向美軍提出了同時打贏兩場大規模局部戰爭的要求,據推測作戰區域可能涉及朝鮮半島和中東地區。根據該報告的要求,美軍在調整作戰力量結構時將重點關注空中和海上優勢。與之相反,與美軍職能和任務相關的評估報告探討了旨在優化作戰力量結構以及消除不必要的作戰力量重疊的措施。鮑威爾宣布不會要求海軍和空軍同時保留執行遠程打擊任務的戰機。

與此同時,海軍意識到它面臨著一種急待解決的問題:艦載機力量的規模面臨著迅速下降的糟糕前景。A-12項目取消以及此後作出的不再採購A-6後繼機型的決定對延長現役戰機服役壽命毫無幫助。具備低空飛行以及承受高過載能力的平台意味著A-6需要安裝結構強度較高的機翼,但是隨著服役時間以及飛行小時數的不斷積累,這種戰機的服役能力很快受到嚴重削弱。美國海軍此後作出了安排A-6退役的決定。1997年,A-6實施了最後一次航母著艦。這種飛機的退役標誌著美國海軍航母艦載機力量出現了一種重大缺陷。從那時起直到今天,由於F-35C仍未服役,美軍航母打擊群全都要依靠F/A-18E/F型來執行幾乎全部的對地攻擊任務,相比冷戰時代,其能力的進步相當有限,而不依賴空中加油條件下的打擊半徑卻出現了顯著的縮短。

全文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曼軍事現代艦船 的精彩文章:

加裝空中加油管,戰神轟炸機作戰半徑可覆蓋白令海
攔過敵機截過導彈,把持戰區防禦又要改行做彈道導彈,標準導彈是要上天呀
基洛夫級巡洋艦最新披露發射花崗岩導彈現場畫面,嘯聲震耳欲聾
海軍史土豪的敲門金磚——《布拉塞海軍年鑒》
美國用頁岩油讓原油價格一路走低,想搞死的是誰?

TAG:雷曼軍事現代艦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