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朝鮮的導彈到底什麼時候發射?究竟聽誰指揮?最靠譜的分析就在這兒!

朝鮮的導彈到底什麼時候發射?究竟聽誰指揮?最靠譜的分析就在這兒!

本文所有觀點僅代表作者立場

身處與一個傳統核大國較量的重大危機之中,一個新生的核國家會謹慎地思考,並讓核武器時刻就位以防萬一。誰控制著它的核武器?誰有資格決定什麼時候該把這些核武器分配給運輸載具、送到指定地點並最終發射?誰名義上有權力下達這些命令?即使沒有獲得上級授權,誰又實際上有能力執行這一任務?與這些行動相關的部隊的經驗有多豐富?可能會出現哪些意外狀況?

在朝鮮今年夏季聲稱成功研發熱核武器、試射中程彈道導彈以及洲際彈道導彈等等事件塵埃落定之後,這個國家在核能力得到極大提升的同時也面臨著許多致命挑戰。其中之一便是朝鮮應該如何管理它的核武器。換言之,它建立了怎樣的核武器指揮控制體系。這樣的體系確保一個國家的核戰略能夠實施,即核武器以怎樣的方式被管理、在什麼時間點被使用。作為一支擁有核武器的勢力,朝鮮現在必須考慮它在實施「不對稱發展」戰略時要精細到什麼地步。美國亦是如此,因為這種指揮控制體系對於在衝突中應該何時蓄意(或者不經意地)使用核武器有深遠的影響。

核武器指揮控制體系由這幾部分組成:規章程序、實際格局與技術參數。無論身處和平時期還是危機、戰亂之中,世界各國都依賴這樣的體系管理各自的核武器。彼得·費佛(Peter Feaver)在他的一篇代表作里大致指出,新生的擁核勢力要講究積極控制與消極控制的平衡。積極控制是允許核武器在上級真正下令時發射的一系列流程制度,而消極控制則是禁止使用這些核武器的規則。在理想狀況下,一個有核國家會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且僅當正確的命令被下達時才會發射核武器。然而,我們生活的世界並不理想。新生的有核國家往往並不具備實現這一平衡所需的相應機構、可信賴的執行人員以及穩定可靠的指揮控制體系。恰恰相反,它們常常倒向其中一邊。如果一個國家的控制系統偏向消極、奉行故障安全原則(fail-safe,指核設施在系統故障時無需任何觸發動作即可進入有利於安全的狀態的設計原則),那麼即使真的有意外狀況發生,它也無法使其核武器發揮作用。而如果一個國家傾向於使用過多積極控制、奉行故障死亡原則(fail-deadly,指在面對攻擊時即刻自發作出壓倒性回應的設計原則),那麼即使它實際上沒有這樣的打算,它還是可能會發射核彈。

如果一個國家的周邊安全環境允許,那它可以接受偏消極的控制,比如強調中央高度控制的技術性使用控制體系,以及絕對分開的軍民兩用結構。即使這樣的國家真的需要使用核武器,其控制系統也會讓核武器難以使用。這樣的國家包括印度,可能也包括中國。作為對比,如果一個國家的周邊安全環境十分惡劣,需要可靠的核威懾力量以避免常規戰爭,那麼它就很可能會選擇偏積極的控制體系。當衝突爆發時,這種國家有可能會在領導層並無意圖的情況下使用核武器。結果是,這種控制體系進一步增強了國家的威懾力,而這個結果通常是蓄意為之,並非無意之舉。這樣的國家至少包括處於危機或衝突中的巴基斯坦,可能也包括朝鮮。在這篇文章里,基於公開可得的信息,我們會概述我們對朝鮮的核武器指揮控制體系僅有的了解。同時,我們也會大致講述對朝鮮面臨的挑戰的許多問題與思考,尤其是當其身處一場危機或者是衝突中時。

和平時期VS危機之中的核武器指揮控制:陸基發射

即便是面臨存亡危機的國家,在和平時期還是可能會選擇偏消極的控制體系。舉例來說,巴基斯坦雖然面臨著嚴峻的周邊安全狀況,但它在和平時期仍然保持核武器指揮控制權力的高度集中。一般認為,巴基斯坦集中管理控制它的武器,並且不會預先授予軍隊使用核武系統的權力。然而,一旦危機來臨,情況就截然不同了。在特定時刻,為了震懾印度的進攻,巴基斯坦可以將其戰術核武器系統與常規部隊整合為一體。目前尚不確定巴基斯坦有何實際防護措施避免攜帶核武器的部隊擅自發射。一旦兩者合二為一,巴基斯坦核部隊的某些分隊可能會在未被正確授權的情況下使用核武器。

而在金正恩有充足理由確信美國和韓國的終極目標是推翻其政權的情況下,朝鮮面臨的形勢甚至比巴基斯坦還要不容樂觀。於是我們的第一個問題是,朝鮮的核武器指揮控制體系究竟是存著著和平與戰爭時期的區別,還是在任何時候都處於警戒狀態?最起碼地,我們幾乎可以肯定朝鮮有許多種「警戒等級」(於是本文中的「和平時期」對朝鮮而言僅僅意味著最低的警戒等級,而不一定代表朝鮮處於「和平」狀況)。

然而,朝鮮已經明確釋放出僅金正恩本人有權下令發射核彈的信號。無論是核試驗、洲際導彈試射還是衛星發射,朝鮮的官方宣傳都在努力展現金正恩下達命令、指揮行動的身影。這暗示了朝鮮在和平時期傾向於偏消極的控制,並且有著高度集中、絕對武斷的核武器指揮控制體系。考慮到金正恩在控制軍隊時的偏執與武斷,這並不令人意外。和美國不同,在金正恩眼裡,「標準化預授權」是一個完全不能接受的概念。而且朝鮮和巴基斯坦的情況也不一樣。為了震懾或者是擊潰印度的進軍,巴基斯坦會整合其戰術核武器與常規防禦力量。但朝鮮核武器的首個目標將會是距離其本土更遠的目標,譬如關島或其它地區內的軍事目標,而打擊這些對象都需要中程或者是洲際「戰術」核武器。因此,朝鮮的核武部隊在和平時期沒有必要與常規軍隊產生交集。金正恩可以仰仗一批可信的戰術火箭部隊指揮人員實現對國內核武器控制權力的集中。

考慮到朝鮮核武器與運輸系統的技術現狀,處於和平時期的朝鮮很可能甚至不會對其陸基核武器進行統一維護。這一事實本身就產生了一種消極控制,因為朝鮮需要包括科學家、工程師以及軍方人員在內的人協調核武器的配置與發射。朝鮮的核武器或許具有一些基本的使用控制裝置。以美國為例,美國的核武器在早期階段基本上都設有一些簡單的鎖,以防止未經授權的人員組裝這些核武器(最遲直到1990年代後期,英國重力核彈的安保措施強度都只相當於一把自行車鎖)。至於核武器啟動連接裝置(Permissive Action Links/PALs,設計初衷是為了禁止、拖延核武器使用的密碼鎖)這樣更複雜、用密碼控制的安全措施,朝鮮的核武器應該是不具備的。雖然現在這一切都只是猜測。

而對於那些在和平時期主要依靠上級下令維持消極控制的國家,它們的核武器指揮控制體系在危機發生、必須要使用核武器時面臨著急劇倍增的壓力。這也是為何朝鮮那難以窺探的核武指揮控制系統很可能十分原始。

這就使我們的注意力轉向了第三個要點:金正恩政權很可能是在對美韓聯軍斬首行動的恐懼之中設計出戰時核武器指揮控制系統的。如果金正恩在外敵進攻時遇刺,如何才能確保朝鮮軍隊能夠用核武器還擊?考慮到別國顛覆其政權的企圖一直是金正恩的心腹之患,我們必須假設朝鮮的指揮控制系統是被設計成可以在未接到命令的情況下發射的。也就是說,只有確保朝鮮部隊即使在金正恩政權被顛覆的情況下也能發射核彈,才是合乎邏輯的、能讓朝鮮具有威懾力的做法。這意味著在衝突中有權下達發射核彈指令的很可能不只是金正恩一人。那些實際掌握著核武器的軍隊指揮官們可能也有相同的權力。因此,由於核彈部件的分散配置以及相關程序,朝鮮在和平時期的指揮控制權力高度集中並且十分武斷,而且任何人都幾乎不可能在沒有得到金正恩授權的情況下使用核武器。然而,一旦衝突爆發,情況可能會大不相同。

朝鮮核武器指揮控制結構的這一特點暗示了金正恩會在何時、用怎樣的方式考慮用陸基核武器應對潛在的危機。如果金正恩無時不在擔憂針對他的斬首行動、以及如何維持與戰略火箭部隊指揮部(這肯定是一場打擊的首輪目標之一)的聯絡,那麼一旦朝鮮受到攻擊,難道他真的會先看看自己常規部隊的表現再決定是否使用核武器嗎?幾乎可以肯定地說,絕對不會。考慮到核武器裝配、填充燃料(如果朝鮮還主要使用液體燃料的話)、將核武部隊調到行動區域所需的時間以及這些部隊遭受打擊的可能性,如果金正恩真的想要保持對其核武部隊的完全控制權,那麼他就必須要在危機的最初階段發射核武器。一旦核彈升空,金正恩可能就不再有信心維持與他的戰略火箭部隊的聯繫,或者是完全掌控它們了。而如果他等得太久,他的火箭部隊又可能會被摧毀,屆時他也就失去了發射核彈的機會。這些實際上都是巴基斯坦在世紀初曾經有過的憂慮。而對於朝鮮而言,由於它的核武器指揮控制體系相對比較原始,這些問題顯得更加棘手。

和平時期VS危機之中的核武器指揮控制:潛艇部隊

如果上述內容還不夠嚇人,朝鮮還有一支潛射彈道導彈(SLBM)部隊。如果這支部隊被派遣入海,那麼他們必然已經完成了核彈的裝配與發射準備工作。管理海上的核武器是一份很有挑戰性的工作,就連那些奉行故障安全原則的國家也要謹慎處理,因為他們的核武器已經完成裝配並且被放在潛艇上了。不僅如此,考慮到將分散的彈頭用載具配對填入發射管的難度之高,我們幾乎可以肯定潛艇在出海之前就已經預先完成了彈頭的配置。各國的潛射核武器就是他們核部隊的備用手段。即使這樣的國家所有的陸基核武系統都被摧毀,它還是可以有效威脅敵人實施報復。而在朝鮮考慮到其地理位置以及美國對其頻繁的偵查行動之後,它很可能十分擔心其陸上部隊的生存能力,所以它如此熱衷於發展潛射部隊也就不足為怪了。截至目前,儘管朝鮮正不停發展其潛射部隊,外界仍不認為這支部隊具有行動能力。這支部隊配有「北極星1」固體燃料潛射洲際導彈(Pukguksong-1)以及唯一一艘開發中的Gorae級彈道導彈潛艇。另一艘潛艇可能已經進入研發步驟。朝鮮在八月也展示了新一代潛射彈道導彈「北極星3」的示意圖,這種導彈可能已經準備接受飛行測試。

這一切都在提出一個新的問題:朝鮮會如何管理它的潛射核武部隊呢?一般而言,一個國家在管理其潛射核武部隊時有兩個選擇。其一是像前蘇聯一樣採用「堡壘」模式,讓潛艇在港口附近活動,直到危機爆發軍令下達。其二是像美國和英國一樣採用持續威懾巡邏模式,讓部分潛艇持續在外巡弋。至少在可見的將來,朝鮮不會擁有足夠數量的潛艇來讓它採用第二種模式。這意味著它只能選擇第一種,即朝鮮對這些潛艇的控制權將會高度集中。而且,這些潛艇很可能會在和平時期不配備武器,但在危機中或在衝突爆發的早期階段全副武裝地魚貫而出。這裡我們應當注意,就目前已知的信息來看,朝鮮的唯一一艘Gorae級潛艇從未航行至離位於新浦(Sinpo)的母港太遠的位置。因此,另外一種可能性是當朝鮮想要打擊地區內的目標時,它的Gorae級潛艇只需在離新浦不遠的沿岸地區發射核彈。這艘潛艇甚至不需要離開朝鮮水域。但一旦發生危機甚至是衝突,誰都不知道這艘潛艇究竟會想去哪裡。

而即使是採用堡壘模式,朝鮮的核武器指揮控制體系也會產生一些令人不安的薄弱點。首先,在這艘潛艇滿載核武器出港時,它面臨著被擊沉的風險。其次,即使潛艇船員缺乏經驗,他們還是可能會在危機爆發、心理壓力巨大、身處狹小空間的情況下被要求進行威懾性巡弋。這可能要比陸基導彈部隊面臨的情況更難處理。第三,朝鮮會用什麼程序上或實際上的方法阻止船員發射導彈?再次聲明,我們必須得假設朝鮮的核武器指揮控制系統被設計成允許未授權的發射。在朝鮮經歷一次斬首行動或一場解除其陸上武裝的打擊之後,這些潛射洲際彈道導彈可能是它的最後一道防線。也許朝鮮會使用一些所謂的「兩人規則」或者是「三人規則」,要求數名軍官就發射核彈達成一致。儘管如此,實際上發射核彈的真正權力依然在於潛艇本身。第四,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朝鮮對其通訊部隊有過什麼投入,而這些通訊部隊對於與海上的潛射部隊維持可靠聯繫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朝鮮對其在危機或衝突中與潛艇通訊的能力並不抱有信心,那麼或許並沒有什麼實際措施能阻止Gorae的船員發射核彈。想像一位嚇壞了的潛艇艦長,在生平第一次遠航的途中被美、韓、日三國的先進反潛部隊圍剿,而且還無法和指揮部取得聯繫,於是他假設最壞的情況已經發生。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晚上總是睡不著覺。

一個原則問題

至少,朝鮮已經對用文件公布其核現狀產生了興趣。在2012年朝鮮第12次最高人民會議第五次會議上,金正恩通過了一條憲法修正案,宣布朝鮮成為「核國家」。

但看起來,儘管客觀上朝鮮可能很願意在下令指揮時顯得不那麼含糊不清,它似乎不會將其核武器的使用原則寫入法律。畢竟對朝鮮而言,模稜兩可是蓄意而為,並非無心之舉。只要美韓雙方的作戰計劃制定者不確定朝鮮在經歷一場斬首行動之後會怎樣使用其核武器,那麼朝鮮就不太可能公布其核武使用原則,因為這會降低其威懾力。所以朝鮮不會盡言,而這也使其更加難以捉摸。

另外,雖然其它新生核國家由於一些因素宣布其核武器的使用原則,但朝鮮不受這種因素的激勵。宣布使用原則可以增加朝鮮作為核國家的合法性,但代價是朝鮮無法再利用其模稜兩可的規則獲得戰略上的好處。朝鮮只是不像很多觀察家們認為的那樣在乎核國家地位的合法性而已。

我們關於朝鮮的核武器指揮控制系統在危機或戰爭中可能會在未授權時允許發射核彈的結論,對策略的制定有許多重要的影響。其中最明顯的影響之一是,如果特朗普政府繼續堅持對朝鮮「沒有別的選擇」,而且發動先發制人的戰爭還是現有選擇之一,那麼它必須意識到一種可能性的存在:僅僅只是除掉金正恩並不意味著萬事大吉,朝鮮仍有可能在無意中或者在未被授權的情況下使用核武器。進一步講,任何策略如果不能徹底地、可證實地、無可逆轉地對朝鮮進行「除核」,那麼朝鮮就將一直是一個心腹之患。並且,在朝鮮越來越有能力對美國採取報復行動的情況下,如果對其發動先發制人戰爭的風險並不十分明確,那麼當我們在評估發動這種戰爭的可行性時,也要考慮到戰況升級的可能以及衝突爆發後的命令指揮問題。

本文給出了一些解答,卻也提出了更多問題。但既然現在朝鮮已經是一個擁有可運作的核武器的國家,我們要思考的問題就不是如何阻止朝鮮,而是應該怎樣應對一個核國家了。

【作者】Vipin Narang, Ankit Panda

【作者簡介】前一位作者是麻省理工學院的一位政治學副教授。後一位作者是The Diplomat雜誌的資深編輯,同時也是一位獨立研究員。

圖片來源:pacom,army.mil,osan

編輯/董一

翻譯/楊祺元

校對/姜凱淇

排版/冰攸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電訊 的精彩文章:

總統班子里那些身居要職的女性們都去哪兒了?
德國大選:無關歐洲,無關世界
美國不退《巴黎協定》了?白宮:「不存在的!」
有核≠有安全,擁核只會令韓國更危險
9月17日速遞 中國駐美大使:中國不會承認朝鮮是有核國家

TAG:國際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