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八卦及意義

八卦及意義

八卦及意義

文 | 朱小棣

財新文化專欄作家

第一次知道曹可凡這個人物,是多年前在碟片上看他主持過一台蘇州評彈演唱會,後來聽說他還有個《可凡傾聽》的訪談節目,卻從來也沒有看過。再後來又聽說他寫了一部家族史《蠡園驚夢》。於是那天在圖書館邂逅一本《可凡傾聽——天機一片》,就拿回家中閑翻。沒想到前面居然還有李輝寫的序言,閱讀時便稍許認真。序里介紹說作者擁有濃郁的人文情懷,「一個主持人,鍾愛歷史,深諳文化,他便能賦予訪談形式以深厚的內涵」。

序言里還舉例,說到採訪台灣的吳念真和大陸的麥加。「『請勿為死者流淚,請為生者悲哀。』吳念真提到一本書的扉頁上的這句話,穿透人心。念過一次,不再會忘記」。「可凡與麥加對話,深深觸動我的同樣是麥加的一句話:『在親情面前,名利都是零』」。其實,李輝在這裡被打動的,均是採訪對象的話,反映的是他本人的人文情懷,很難看得出和採訪人到底有多大關係。

《可凡傾聽——天機一片》圖書封面

採訪人的本事,其實往往很難看得出來。倒是很容易露拙,一不小心,還會引火燒身,讓被採訪人綻放異彩。最近在江蘇發展大會上,我就親眼目睹。郎永淳採訪李昌鈺。他先是介紹了李昌鈺的母親一連培養了十四個孩子,個個都是博士。李接著誇讚了她兩句。不料郎又追問,母親對你為什麼那麼重要。於是李笑而做答:沒有母親,哪裡來的我呢?頓時全場笑翻。不知他們是否有意要如此逗弄我們,總之郎永淳當時顯得很二。

要說從書里看見採訪人有什麼真知灼見,我倒是至少能夠認同一下他對陸毅的這句分析點評。陸毅1998年因電視劇《永不瞑目》成名,「可以說,他剛好在對的時間,遇上了一個對的角色,帥氣俊朗的外表令人眼前一亮,即使表演上有些青澀稚嫩,也剛好和大學生肖童的氣質相吻合」。當然,功勞首先要歸於導演趙寶剛。而在採訪黃磊時,我們就聽出了這位導演的厲害。是他,邀請了黃磊來演《婚姻保衛戰》,因為生活中黃很愛開玩笑,有幽默感,而一般人都還陷在《人間四月天》的印象里拔不出來。說句實話,其實《人間四月天》那部戲,當年我並看不下去。

有些個見識,則是需要讀者自己去感悟完成的,訪談八卦只是提供了些許素材而已。這次看曹可凡採訪越劇明星呂瑞英,說到兩件事我就感覺挺有意思。1951年,越劇皇帝尹桂芳重組芳華越劇團,邀請呂瑞英擔綱頭肩花旦。她居然謝絕了,執意放棄高薪,投奔華東戲曲研究院向袁雪芬學戲。如果沒有這次的毅然決然,她就不會得到袁派真傳,爾後也就不會從袁派花旦里派生出一個呂派來。更妙的是,後來呂又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如果用一個流派的固定模式唱腔去套角色,她情願自己的流派「斷子絕孫」。作者說,這與許多其他流派創始人的想法完全不一樣。看書至此,我不禁莞爾,因為恰恰尹桂芳也是在不斷告誡自己的門徒們要創新,要按照各自的條件去走出尹派的局限。所以才會有趙志剛、肖雅、茅威濤的不同傳承與革新。在這一點上,呂與尹,剛巧又不謀而合,殊途同歸。

當然,八卦有時也會顯得十分有趣。在採訪《黃金時代》里扮演蕭紅、肖軍的湯唯、馮紹峰時,曹可凡問:什麼樣是你最期待的愛情或者婚姻?湯唯答:反正不要蕭紅、肖軍似的就行。曹說,這誰也不願意。湯說,也不要端木。馮於是插問,那你要什麼樣的?湯答:就正常一點就行。這時馮紹峰立馬補了一句,打趣地說:就是像「歐巴」(韓語哥哥)那樣的。這個玩笑開的可真好,因為湯嫁給了韓國導演金泰勇,這可絕對不是「就正常一點就行」的。兩人何況連語言都相互不通呢,哪裡能夠算得上是「正常一點」喲!

採訪名人,乃至採訪那些專門採訪名人的名人,就會有許多八卦聽起來還是蠻有意思的。曹可凡採訪水均益,水均益說起他有一回採訪基辛格。兩個問題之後,老頭居然睡著了。連攝像師都沒有發現。當時水均益心裡想,這怎麼弄?我還是把問題全都問完吧。可是等最後問到這個問題你怎麼看時,老頭兒居然又醒了。水均益寫道,「他立馬接上,我想中國是一個最好的朋友是我們要永遠記住的。太神了」。是啊,基辛格可真機敏,絕對是個天才人物!

麥加筆下的主人翁也全都是天才。他說:人家說是人民群眾創造了歷史,我說是天才創造了歷史。但是是誰創造了天才?是人民群眾創造了天才。這個過程其實是這樣的,一百個人當中不一定有一個天才,但一萬個人當中肯定有一個奇人、天才,這就是華人為什麼有那麼多精英人士,是因為它本身的人口基數特別大。

天才不一定被識別和承認,麥加的處女作《解密》就曾被反覆退稿,一共退了17次。他還曾經同時寄給南北兩家出版社,一個認為寫得太逼真了,一個認為寫得太虛假了。麥加說,「有的人覺得太真了,那隻能說我的小說模擬效果非常好,還有的人對這個職業不了解,也沒有這種想像的熱情,或者說想像的翅膀比較短,可能無法想像這個世界上還有這樣的人,那他可能覺得比較假」。

有些才華是天生的。馮紹峰提到肖軍來到上海以後的苦悶,因為身邊許多朋友跟他講,蕭紅的創作才華高於他,男性的自尊心讓他有點受不了。湯唯對蕭紅的解讀則是,其實她並沒有真的把自己當作一位作家,她其實是寫自己內心的感受,所見所聞所想,甚至有點像在寫日記。而麥加的寫作才能,倒的確是從寫日記開始,因為從四歲起,他家就變成了一個「黑五類」,被打倒了,既是反革命,又是右派,五類分子當中佔了兩類。爺爺還是個基督徒,更是「魔鬼」。由於家庭地位特別低下,連老師都欺負他,被安排坐在最冷的座位,窗外飄雪吹到脖子里。他說,「我就是一個受氣包、是一個觀眾。但是人天生是有交流慾望的,尤其是一個孩子,我沒有朋友怎麼辦?最後我自己創造了一個朋友,日記」。「確實也是我這種苦難的童年,造就了我寫作的才華、才能。海明威曾經說過,一個辛酸的童年是作家最好的訓練,我覺得這句話說得非常好」。

以上是我從《可凡傾聽》里所能傾聽到的故事,也許都沒什麼太大的意義。厚厚一本將近450頁的書,大都全是這樣的無聊八卦。但是書中也還有過白岩松的這麼一小段話:「意義沒什麼意義,意義都在細節和過程里。中國是一個格外講究意義的國度,毀掉了無數人的趣味。我們從小到大,就是在寫著各種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過程中來的,因此無數的人拖著這樣的一種教育的、沉沉的尾巴。別看你80後90後,我依然能夠看,只要你一張嘴沒多久我就知道,你不比你爺爺新銳多少,甚至有時候比你爺爺還不如,為什麼?你爺爺饒了一大圈之後解放了,般涅了,重生了,你還在那兒呢」。

這段話可真有些不凡喲,尤其是最後一句,分明含著微言大義,隱藏天機一片。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你在傾聽嗎?聽明白沒有?倒底又聽懂多少?

刊於財新網文化頻道。

特別聲明財新文化由財新傳媒出品。財新文化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新傳媒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歡迎在朋友圈分享,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新文化 的精彩文章:

邵雍:舒適稱心處 最怕言言悅耳 事事快心
中秋佳節還在傻傻送月餅?有點愛茶人的品位好不!
貴妃榻上有一朵綻放的花
300件重要文物一日看盡秦漢文明 國博限流每天3000人
我們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反動派

TAG:財新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