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謀殺了你的大學?
是誰謀殺了你的大學?
文陳午
01
你是否也曾認為,大學就是青春的墳墓?
這些年,見過太多大學生上課扎堆玩手游,一節課下來連老師是男是女都稀里糊塗的。
下課後背著空空如也的雙肩包,騎著腳踏車朝寢室方向飛去。到了寢室要麼集體開黑,要麼瘋狂追劇。
在他們的世界裡,從來沒有什麼作業,更加沒有什麼職業。
未來在哪裡誰都不知道,誰也不在乎。
在他們的腦海里,大學是什麼?就是一個終於可以逃離高考無盡作業,離開父母老師嘮叨,到一個全新的環境肆意揮霍大量生活費與廉價青春的地方。
他們最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台詞就是:高考不過就是一場決定了你接下來四年要在哪裡玩遊戲談戀愛的普通考試而已。
在他們的認知里,所有大學生都跟他們一樣:迷茫,無聊,頹廢,墮落......
殊不知,在他們看不見的角落裡,仍然有很多名校學生在努力拚搏著,只是他們不知道,又或者不願承認罷了。
02
記得大二那年開過一場班會。輔導員主持的。
當時班會的主題我到現在都記得一清二楚,叫做:你真的以為所有人的大學都跟你一樣嗎?
輔導員之所以開這樣一場主題鮮明,又帶點兒教育意味的班會,是因為當時剛剛大二開學,整個專業都亂套了。
度過了大一的謹慎與好奇期後,所有人似乎都摸索出了大學的捷徑,猶如鳥兒熟悉了森林後,開始肆意飛翔。
他們發現原來考試只要臨考前幾天認真複習一下就能過,於是乎成堆的人開始逃課,宅在寢室睡懶覺或者玩遊戲。最嚴重的時候,一個專業八十幾個人,一天早上只去了十幾個人。這十幾個人裡面,認真抬頭望著PPT的只有一兩位女生。
他們忽然發現,什麼學生會,什麼社團組織,什麼競賽活動,統統沒用。去串個場,以後就再也不會去了。
生活中,最能讓他們體會到成就感的只剩下宅在寢室玩遊戲打撲克了。
03
印象特別深刻,當時輔導員為了喚醒墮落的我們。抽了幾位同學回答一個問題:你認為的大學是什麼樣子的呢?
台下大部分人聽到這個問題時都不覺笑了起來,我隔壁的A拍了拍大腿,貼著我的耳朵說:又要給我們洗腦了。
回答這個問題的同學中,絕大部分人都笑著告訴輔導員,大學就是盡情玩耍的地方。唯獨一位學霸提著嗓門說:我認為,大學首先還是一個讓我們吸取知識的地方。其次才是玩,在玩中找到友誼,找到自己喜歡的事物。
他的這幾句話,使在場所有人全身都豎起了雞皮疙瘩,著實被嚇了一跳。
有人笑他裝,有人說他傻,唯獨輔導員給了他最熱烈的掌聲。
04
後來,輔導員跟我們講起了自己的故事。
他的本科也是在我們學校度過的。那個時候他也跟我們一樣,認為大學就是用來揮霍的。逃課是家常便飯的事,作業從來沒寫過,考試各種掛科。
最後迫於畢業的壓力,沒辦法選擇了考研。考了兩年,異常艱苦,最終勉強上了一所省內排名靠前的211高校研究生。
在那所學校里,他才發現自己本科的學校跟研究生的學校之間相差簡直是天壤之別。
那裡的人每天要麼忙著學習,要麼忙著找工作實習,爭取各種可以在未來簡歷上添光的經歷。他們每天談論的是如何保送研究生,如何出國留學,六級怎麼刷高分。甚至有很多學弟學妹一進入大一,就確立了自己的職業規劃,並且利用課餘時間實習。
而在自己本科的學校里呢?大部分人連到了大四都不知道自己該幹嘛,依然每天沉迷於遊戲無法自拔;男生寢室討論的話題永遠是遊戲女生,要是有一個人說要出國留學,他們立馬會在心中給他貼上富二代的標籤,然後將他排斥在外。
這兩個學校之間如鴻溝般的差別,讓輔導員意識到了自己曾經以為的大學是多麼狹隘,多麼荒唐。
他說:不知者無畏,說的就是你們。你們沒出去看看,只知道自己身邊的大學生都在玩遊戲,就以為所有人都跟你們一樣了嗎?
你們有空到周邊城市的985高校去望一望,看一看別人的大學是如何生活的。
聽完輔導員的話後全場鴉雀無聲,彷彿呼吸都是犯錯的表現。
05
無知者無畏。輔導員這句話至今仍深深印在我腦海里。
多少人因為無知,以為大學就是墮落的開始,進而荒廢了四年的青春時光。
多少人因為無知,才敢挺著胸板理直氣壯地說一句:沒有掛過科的大學是不完整的;沒有逃過課的大學是殘缺的......
多少人因為無知,才能毫無愧疚地拿著父母的血汗錢揮霍時光;才能成天將迷茫毫無遮掩地掛在嘴邊,卻從未想過解決的方法。
多少人因為無知,才會嘲笑那個背著書包跑圖書館看書的室友,才會蔑視那個大一就開始找兼職實習的同學;才敢大喊一句:大學嘛,就是用來玩的。
無知,謀殺了多少人的大學生活。
—終—
小午近期好文
點進去
么么噠
PS:
不知者無畏
放大你的眼界
看到更多了不起的人
午安


TAG:午後囈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