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這樣刮痧,自己在家也能做

這樣刮痧,自己在家也能做

刮痧是傳統中醫的自然療法之一,可以起到疏經活血、醒神救厥、清熱解表、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等多種保健作用。但是,大多數人需要刮痧還是會到醫院或診所進行,很少會自己操作。但下面幾種刮痧,自己也能在家中操作。


■刮頭部——提神醒腦

中醫認為頭部為「諸陽之會」,是陽經交會的地方,若頭部經脈氣血通暢,人就會精力充沛,腦血管、腦神經功能正常,經常用刮痧板刮拭頭部經絡,可以振奮陽氣,使人神清氣爽。

給頭部刮痧時,可以把頭頂正中的百會穴作為中心,分別向四周刮拭,刮到頭皮有溫熱感為佳。刮的時候,如果覺得某個地方比較痛,可以在那反覆刮拭幾下,直至疼痛感消失或減輕。

■刮頸肩——活血舒筋

頸肩酸痛多是由於頸肩部氣血瘀滯而導致的。刮痧可以舒筋通絡、活血化瘀,增進局部新陳代謝,使本來僵硬的肌肉放鬆,消除頸肩部的不適。

刮頸肩的常用方法有2種:一是採用直線刮法,從後腦中央的風府穴(後髮際線正中直上1寸處)刮至頸後的大椎穴(第7頸椎棘突下),再刮左右兩側,每側刮15-20次。二是沿著後腦左右兩側的風池穴(風府穴左右旁開二橫指)刮至肩膀左右兩側的肩井穴(大椎穴與肩峰的中點),每側刮15-20次。

這樣刮痧,自己在家也能做


■刮兩肋——疏肝解郁

中醫認為「肝主疏泄」,如果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則氣機調暢,氣血和諧,人的心情就會愉悅、開朗;反之,疏泄功能不正常,氣機不暢,就會出現焦慮、抑鬱、煩躁等負面情緒,此時可以刮刮兩肋的肝經。肝經主要分布在人體的兩肋,常刮這個區域能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刮拭時,動作要慢,尋找並刮拭疼痛或結節的部位。

■刮腹部——減小肚子

腹部是人體大部分經絡循經的部位,但由於該處缺乏運動,常會造成經絡瘀堵。腹部刮痧可以疏通經絡,幫助脂肪消耗,還有緩解便秘、腹瀉的作用。

刮腹部時,用刮痧板沿一側肋骨的下緣由內向外開始刮拭,一直刮到小腹,再刮另一側。注意:力度要適中。


■刮足底——緩解失眠

足底被稱為是人的「第二心臟」,分布著很多臟器的反射區,臨睡前刮一下足底,有促進睡眠、緩解頭痛等多種保健作用。

給足底刮痧,可以先從腳趾到足後跟方向做全足底的刮拭,刮熱後再重點刮拭腳心的湧泉穴;失眠的人還可多刮第四腳趾外側的足竅陰穴和足背部第一、第二腳趾中間的行間穴。

這樣刮痧,自己在家也能做

【溫馨提醒】除了可用專業的刮痧板進行刮痧外,也可以利用家中梳子、搪瓷勺子、搪瓷碗邊、木質的飯勺刮痧。刮痧前要注意皮膚的潤滑,否則容易刮傷皮膚,可以在刮前塗抹些潤滑劑,如橄欖油、潤膚露、紅花油等均可;刮痧時順著經脈的走向刮效果更好,四肢、背部、腹部的刮痧方向一般都是從上到下的,或者是由內向外;刮痧時要注意避風,以免受涼感冒。

│山東平陰縣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博恩/文,許建/編

【我們只提供經專業記者編輯采編的靠譜內容,恭請您在此訂閱,或移步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參與每周有獎答題互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衛生報 的精彩文章:

遇瘙癢就洗,可能更嚴重
母乳不夠寶寶喝?試試按摩這五個「催乳穴」

TAG:大眾衛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