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樂尚教育- 留學生的心理,父母應如何把控?

-樂尚教育- 留學生的心理,父母應如何把控?

點擊

藍字

 關注樂尚她鄉



「我只想笑著活下去」





【加拿大頭條(ID: Canadanews)特約撰稿人小花撰寫】


近期,中國留學生在海外被害的消息頻發,不久前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章瑩穎失蹤事件,日本女留學生江歌被人在租屋門口捅死事件,溫哥華孫鵬綁架撕票事件,以及就在前幾日的溫哥華男生於林海失蹤事件,中國留學生們似乎被籠罩在一個「暗網」下,也許就像人說的 

「留學生活是一次充滿未知的旅程,享受這個過程和接納變化以及痛苦同時存在......」


當留學生的隊伍越來越壯大,留學生的平均年齡越來越小,不論是從語言的習得速度,還是從生活的適應能力,家長們都更迫切地想要幫助孩子成長。然而,我們知道,身心健康的另一不可缺失的部分就是心理建設,留學生的人數越多,年齡越來越小,與之伴隨的心理問題也日益凸顯。這篇文章就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

如何在留學的日子裡,家長和孩子共同成長!







|

 留學生在外經歷了什麼?



1. 環境的變化


18歲的小鹿說,第一次出國讀書的時候,就是她第一次真正意義離開了生活18年的家鄉的時候。雖然對於國外的環境有過憧憬,但這畢竟跟旅遊不一樣,不是過了幾天或者十幾天就能回到熟悉的家,所有外在的大環境要重新適應。沒有毫無保留愛你的父母在身邊,沒有若干好友可供你隨時傾訴,一切都得重新開始。

陌生的環境和迥異的文化除了帶來新鮮感,更多的怕是一種

孤獨感







|

 

2. 語言的適應


「我小孩以前很喜歡跟人交談的,出國後變得沉默寡言了!」十五歲留學生的媽媽跟心理諮詢師說,曾經孩子是學校的活躍分子,到了國外後怎麼就變成了所謂的「宅男/女」了呢?




首先我們要關注的是,

是不是語言成為了最開始的障礙?


去到第二語言或者第三語言的地方,除了很多日常溝通的用語,更需要的是,對於當地文化更深的了解,我們聽過很多「過來人」提倡多參加社團活動,多和人溝通,多去找本地人當朋友,不要在原有的語言環境生活等等,這些活動或者溝通的最基本條件就是興趣,興趣就變成了探索其文化的最大動力,要不然,很容易止步於「只會日常溝通用語」。






|

 

3. 學業的壓力



不同的教育體制的學習方法顯然是不同的。

在國內,大部分受過基礎教育的孩子(如果家長沒有積极參与到其學習過程中,而是全程交給學校)最習慣的就是「填鴨式」教育體制,所以幾乎每個留學生都會遇到學業上面的壓力,從等著老師或者家長「布置任務」,按照一個貌似所有人都既定的道路前行,到國外實行的「走班制」上課和獨立完成功課以及團隊協作的平衡,一定會有不少對於原有教育體制的質疑和對新的學習方法的摸索和適應。再加上對於原本自己期待的留學生活有差別,導致了

很多留學生在前期出現對於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重新認識」


靠自己


|

 

4. 獨立生活能力的考驗



這個問題是每一位留學生最先開始的挑戰,到了陌生的環境,交通方式的轉變等等,可能連吃飯都成了自己需要每天考慮的首要事件。

在國內,有家長照顧,可能上學都有條件車接車送,一日三餐都會被合理安排好。畢竟,在大多數家長的眼裡,努力學習才是作為一個學生的首要任務,除此之外的所有都變成「等你以後有時間就自然而然會了」。





 所以,小到每天的溫飽,再到一些需要  獨立面對的生活問題,比如,警察局注  冊,臨時身份的辦理,如何在當地醫療  機構留檔,遇到緊急事情需要找哪些有關部門都成了自己必須親自辦理的「雜事」。那些有過留學經驗的同學們告訴我,出國最先學會的並不是語言或者專業知識,而是

學會了「獨立堅強」和對遠在國內的家人的「報喜不報憂」




加油





  

|

 

5. 原有心理問題凸顯

我曾經接手過一個留學生的心理諮詢案子,這個女孩兒15歲出國,可是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因為重度抑鬱症被學校勸退回國治療,來我諮詢室的時候已經開始有些極端的行為出現了。

導致她抑鬱傾向變得更嚴重的是父母關係日益變差而自己卻又遠在國外無能為力,而這個問題是在她還在國內的時候原本存在卻又被人為刻意迴避的。

不論是因為父母工作而導致童年陪伴缺失,還是成長過程中的一些應激性創傷,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療愈,那麼

在獨自生活的留學期間內,很容易因為一些看起來並不嚴重的導火索事件而造成「喚醒回憶」或「二次創傷」






|

 

如何做成熟的越洋父母?

1. 出國前做好越洋的準備。



很多父母送孩子出國是因為見到身邊朋友的孩子或者媒體報道的「不平凡」的留學生涯,往往只是「靈光一閃」的想法,期望孩子能在不同的國度獲得更加豐富的人生體驗,而忽略了為這個想法提前做足充分的準備。

我認識的一位「哈佛媽媽」就是從孩子小的時候刻意做了這方面的引導。在她孩子很小的時候,讓他參與到家庭勞動中,相比於怕孩子受傷,擔心孩子太小從而沒辦法打掃好房間,她更能發現孩子在勞動瑣事上的優點和缺點,從而做到有針對性地引導。

她還向我傳授經驗,從小就應當培養孩子的決策能力以及承擔後果的基本素養,不論從選擇穿著上,還是在興趣培養上,

她做得最多的是一位帶有諮詢功能的「陪同者」,而不是擅自為孩子選擇自認為對的道路的「掌權人」。

所以他孩子在國內讀書學習的時候,就已經有自己明確的生活方向和職業初期規劃,是否出國讀書,什麼時候出去以及去哪個國家和學校全部都是他自己做的功課。

這樣的孩子出國會不會有不適應?我想也是會有的,但我相信,他會以最短的時間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2. 你是孩子的第一傾訴人嗎?



我在做公益課程的時候,經常聽到家長們說:「青春期的孩子不願和家長溝通很正常的。」每每這個時候,我都會忍不住強調,常見現象不代表合理或正常。

雖然,青春期作為孩子的重要轉折時期,是會出現變化,但並不代表,這個時期的孩子應該出現「問題」。什麼意思呢?

所有父母和孩子相處的問題,都不是因為哪個時期或者哪個階段荷爾蒙的變化而會產生「突變」

身體因素會有影響,卻不是根源,那些問題應該原本就存在,在特殊時期讓父母和孩子引起了雙方的重視罷了。

作為父母,你不再是孩子的第一傾訴人,應該敲響父母的警鐘。

回頭想想,在成長過程中:
你是否尊重過作為孩子的主觀意願?
你是否仔細觀察過孩子的內心世界而非質問和責備
你是否在出現問題的時候先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想清楚這幾個問題,就不難得出你是不是孩子的第一傾訴人這個答案了。在孩子留學的時間裡,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會出現,如果你想和孩子共同成長,最重要的是從經驗豐富的「指導老師」變成最忠實的「傾聽者」。

不要等到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再去改良溝通模式,而是在孩子成長的每一步,給予更多的支持和允許。

3. 你關注過孩子的心理健康嗎?



很多時候,父母們說自己關心孩子,當我問他們如何關心的時候,他們總舉這些例子,比如說,打電話給孩子問TA那邊天氣如何?吃飯吃得好不好?錢夠不夠?這些問題的回答我想大家能夠想像到,而這些問題是真正父母關心的嗎?或者問,父母是有多不放心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呀!

我們常用

「關注心理」

來解釋關心,當然,也可以說是從我們專業的角度。那些關於生活瑣碎是可以跟孩子交流的,如果再加上一句:

「最近心情如何呢?」

可能會更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關注自己內心世界的變化。

任何一個人,被放置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且這個環境遠離了家鄉,最先缺失或者有所變化的是安全感,成年人如此,更何況是孩子。

當孩子描述國外的生活的時候,你是否能夠讓他盡情地闡述?
當孩子有困惑的時候,你是否在意他的感受而不是以「過來人」的姿態講道理?
當孩子在做選擇的時候,你是否會用尊重來替代評判?

4. 放手等同於放任嗎?



寫到文章的結尾,很多父母肯定會問,「都說讓留學的孩子成長先要放手,可是我明知道他錯了我難道不應該糾正嗎?」那這裡我們想闡述一個問題,那就是,

遠在大洋彼岸的孩子經歷的事情你是否充分了解?在充分地了解的情況下,「遠程傳達命令」是否能真的被執行?



不知道有多少名人說過,這世界上就是有必不可少的彎路要走,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彎路走得越多,生命的密度就越大,閱歷是由生命的密度決定的。











與其糾結於距離之長導致無法「越俎代庖」地替孩子生活,不如讓我們先建立良好的溝通模式:

1. 在電話溝通或視頻溝通的時間和頻率上與孩子商討出雙方都同意的固定時間表。這樣,既能做到定期聯繫,又能讓孩子和自己有獨立成長的空間,反面例子當然是沒有詢問孩子的意願,根據自己的心情或擔憂去聯繫孩子。

2. 溝通的方式建議有多種,電話,信息,語音,視頻,甚至書信。當然,這也是建立在雙方同意的基礎上,讓溝通變得有意思一些。

3. 多聆聽,少評判。家庭的支持是人篤定的最大根基。

4. 出現情緒上或心理上的問題,知道要通過哪些渠道去抒發和療愈,不論是線上的,還是校方提供的。(現在大學都會配備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或相關諮詢老師)

《認知突圍》里說:「單純地計算經歷過多少日出和日落,並不能完全反應出時間在人生刻度上留下的印記。有些人只需要幾年就能走過一些人一輩子走過的路。」留學生活會讓一個人在短暫的一生中儘可能地看更多風景,經歷更多的事情,乃至於看到更多不同的世界觀,從而成為一位擁有成熟價值觀和完整人格的人。孩子,在留學的生活里,請允許我與你共同成長。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平台立場,僅供參考。


來源:加拿大頭條


原標題:

留學生頻出狀況,我們如何做父母?


平台:

樂尚她鄉


微信ID:chicvancouver















溫哥華女性第一平台




「 樂尚她鄉,享受生活 」








回復「活動」 | 獲取大溫精選活動


回復「購物」 | 獲取大溫購物諮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尚她鄉 的精彩文章:

-樂尚勵志- 演藝界的一股清流---生命以痛傷我,我對生命報之以歌。
著名文化推廣人周岳平談 劉知白:不求名利、只為人類留下藝術財富
-樂尚教育- 相比加拿大孩子,中國孩子的快樂指數如何?
星巴克又有限時活動!最新推出3款超炫瓶身設計 快去嘗鮮吧!

TAG:樂尚她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