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莫逆於心,遂相與友

莫逆於心,遂相與友

今年六月以來,我曾經帶過的三個專升本學生,先後考取研究生,其中有兩個學生的專業跨度之大,簡直可以驚天地泣鬼神。當他們跟我報告好消息的時候,我內心的成就感爆棚。講授《中國文學史》,本就是我的工作職責所在。無論是專升本學生,本科生,還是研究生,對我而言,並沒有本質區別。不過我的教學目的一向都很明確,那就是一直都在引導,引導他們對古代文學的認知從有用到有趣,從有趣到有意義。要做到這點其實也不是很難,有很多學生懂我是如何做到的,因為他們不止一次地提到了「情懷」。當年在蘇大讀書的時候,周秦老師對崑曲的滿腔熱情,至今記憶猶新,當時只覺老師呆萌可愛,其實那就是情懷。

王維《與魏居士書》中有一段話,其文云:「近有陶潛,不肯把板屈腰見督郵,解印綬棄官去。後貧,《乞食》詩云『叩門拙言辭』,是屢乞而多慚也。嘗一見督郵,安食公田數頃。一慚之不忍,而終身慚乎?此亦人我攻中,忘大守小,不知其後之累也。」言語之中對陶淵明歸隱後日益窘迫的處境表達不贊同的意見,王維家世顯赫,才華橫溢,青壯之年自然不甘心庸碌無為,對陶淵明的選擇一時不能接受倒也可以理解。

可嘆時也運也命也,先是因張九齡罷相,王維被李林甫排擠,中年失志;後又遭逢安史之亂,王維被迫出任偽官,有失節之嫌,又因喪妻、信佛等因素,晚年居於輞川,不問世事。然而經歷滄桑的王維到底也未辭官,後以尚書右丞致仕終老。他說自己晚年「偷祿苟活」的同時,卻批評陶淵明「忘大守小」,真是不知所謂。王維的時代,陶氏遠非大人物,以王維的身份地位,批也就批了。待到北宋中期,蘇軾「師淵明之雅放」,所作百餘首「和陶詩」出來,無限仰慕之情,溢於言表,此後「和陶詩」成為一類創作題材,延續至清,實自東坡始。

誠然,陶淵明對後世中國讀書人產生深遠影響,是逐代累加的,愈來愈重要。但也由此得知,話語權真的不可忽視。近來翻看學術前沿論文,有一篇探討陶淵明歸隱的文章,本是老調重彈,卻獨闢蹊徑,從顏延之《陶徵士誄》中拈出四個字「疢維痁疾」,結合其他文本資料,很費一番考據功夫,得出了一個結論,雲陶氏之所以歸隱,是因為他先天身體病弱進而引發心理疾病。陶淵明對於中國文學史,對於蘇軾以後的「士」,有多重要,不言自明。如果這樣的研究角度成了氣候,莫非我們以後再講到魏晉南北朝文學的時候,要跟大家講說陶淵明之所以決意歸隱,是因為其實他是一個「亞斯伯格綜合征」的患者嗎?

照此線索,此前嵇康堅決拒絕司馬氏籠絡而遇害,大概也無關「心之憂矣,永嘯長吟」,是因為服藥過量,精神異常所致吧,以真我對抗虛偽,以個性對抗禮法的「魏晉風度」不就成了笑話。此後李長吉詩素有「鬼才」之譽,「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不但幻聽,而且幻視,實在也病得不輕,與李賀的天才艷發、身世際遇、科舉弊端對文風的影響是不是也無甚關聯呢。《紅樓夢》第四十二回,湘雲來賈府做客,黛玉卻和寶玉慪氣,寶玉勸慰黛玉說:「他是才來的,豈有個為他疏你的?」,黛玉當即回了一句:「我為的是我的心。」寶玉馬上說:「我為的也是我的心。」看起來寶玉黛玉的心理的確有問題,呵呵。如果做古代文學研究是做這種名堂才能有出息的話,不說別的,人各有志我總是可以做到的。

讀書是為了進步,當然個人有個人的角度。例如我讀《論語》體會到的是「守道」之不易,我讀《莊子》體會最深的是「來世不可待,往事不可追也」,唯有珍惜,珍惜包括自己在內的自然萬物。這麼多年以來,若單論名利,我是沒有進步的。但是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長進在哪裡。我以為,痛失吾愛的人最能分辨什麼是愛,我愛古代文學。

文/宋冰

排版/清爺 (emmm…其實沒啥排版

封面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一見如故

/

/別躲了,你有趣的靈魂早就被我發現了/

長按下方二維碼,做個朋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每天看一看人生的哲理
遠離「低智商的善良」,需要的是智慧
找情感專家,是為了識別遠離薛之謙這種渣
送給很傻很天真的自己!
別讓最後一滴水成為我們的眼淚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