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過千兆 只是剛剛開始
百兆就要成為歷史了!最新的無線數據機速度已經突破了1Gb/s的下行傳輸速度,在通訊領域裡,千兆就是個裡程碑,實現千兆速度意味著可以輕鬆解決絕大部分帶寬問題。千兆區域網,讓海量數據遠程存儲成為可能;千兆寬頻讓4K HDR視頻、VR視頻流播變得可行……
LTE多載波聚合
無線通信的通道是頻段,目前在4G標準下,全球範圍內用於4G通訊的頻段已經超過了40個,因為各個頻段帶寬都已經預先指定好,而且不能無限制增加,單個最高頻寬20MHz的4G LTE頻段,傳輸速率是遠不能達到Gb/s級的,所以實現千兆傳輸必須通過多載波聚合的方式進行。
去年高通的驍龍X16 LTE Modem就已經藉助載波聚合技術把4個20MHz LTE頻段合併成一條高速通道,實現了Gb/s級的最高下行速率;今年高通X20 LTE Modem在驍龍X16的基礎上,引入了數項新技術,支持最高達5個20MHz LTE頻段下行鏈路載波聚合,最高傳輸速率可達1.2Gb/s,可確保在實際應用中能實現1Gbps的無線廣域網通信。驍龍X20採用了5頻段的載波聚合,同時在3個頻段里可做到4 x 4 MIMO,使傳輸能更加穩定地保持在較高的速度水平上。
在超過1Gbps的極限速度、穩定性和可用性都在驍龍X20身上實現,就標誌著千兆級別4G網路正式上路了,也意味著通往5G網路最為重要的一塊基石也正式登場。
802.11ac
進入移動時代之後,家中使用無線區域網通訊的設備數量大大增多,相比千兆LAN通常只會有一台台式機使用,千兆無線區域網明顯更能照顧到所有人。
802.11ac第一次為多用戶使用無線進行了優化設計,在5GHz頻段下,支持該標準的無線設備可通過3×3 MIMO天線就已經實現1300Mb/s的最高傳輸速率,再到802.11ac Wave 2第二版標準,4×4 MIMO天線更是將極限理論速度推向了1700Mb/s。
此外,在802.11ac Wave 2標準中引入了MU-MIMO的技術,通過允許路由器同時與多個設備溝通,大幅提升了802.11ac設備的客戶端承載能力,改善了家庭網路的資源利用率。
而要發揮MU-MIMO無擁堵Wi-Fi的作用,手機平板等終端設備也必須支持MU-MIMO才行,高通在這塊也可以全面為用戶包辦——驍龍移動平台直接整合了支持MU-MIMO 無擁堵Wi-Fi 802.11ac的模塊,幾乎所有旗艦級8系列的驍龍處理器產品都可做到這一點。
有了802.11ac不斷突破的極速和MU-MIMO無擁堵Wi-Fi多設備協調能力,各路設備在家中也能和諧共享千兆無線網路帶來的高速傳輸體驗。
5G與802.11ad
不過我們不能就此滿足,LTE千兆、802.11ac都只是剛剛跨越1000Mb/s門檻,它們的能力範圍是有限的,想要實現數千兆傳輸,還得靠即將到來的5G通訊標準和已經暫露頭角的802.11ad超高頻無線區域網。
5G通訊標準是什麼樣的?這個問題是需要通訊行業的所有參與者一起共同努力來回答的,人們已經提出了相比現有4G LTE網路時延大大降低、信號覆蓋大大增強、信號的功耗同時大大降低。終極目的就是保證多數人都能同時突破1Gb/s的傳輸速度。此外,還有IoT、防災廣播用例也在呼喚5G早些到來。802.11ad則是VR等超短距離應用所伸長脖子等著要的7Gbps超高速傳輸。
高通也在嘗試給出自己的回答。目前已經他們已經在有了不少技術儲備和產品:去年它已經拿出了5G新空口原型系統,運行在6GHz以下頻道,採用大規模天線陣列技術,並吸收4G時代原有的技術精華OFDM、波束成形等等,優化非視距場景的表現;縮短距離後,高通也有5G毫米波OTA方案,在數百米內能實現超高數據傳輸速率,以及28GHz端到端毫米波原型機,甚至還為VIVE VR做出了支持802.11ad標準的60GHz頻段32天線陣列。
載波聚合、波束成形,以及MU-MIMO等技術都在我們在突破1Gb/s大關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打破千兆級1Gb/s桎梏之後,我們要用5G網路來做什麼?下一篇頻譜故事我們將和大家一起展望一下萬物互聯的未來。
本文中部分圖片摘自互聯網,圖片有版權但尚未找到版權人,請版權方與我們聯繫。


※2TB容量的無人機!害怕不
※小米MIX 2史上最全匯總:看完想買
※一圖看懂蘋果昨夜都幹了啥
※Win10秋季創意者更新正式版推送時間確認!性能大提升
※恐龍最後一頓飯被封印「石棺」
TAG:CHIP新電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