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拉開孩子間差距的,不是起跑線,而是內驅力
愛因斯坦曾經舉過一個相對的例子:如果你在一個漂亮的姑娘身旁坐一個小時,你只覺得坐了片刻;反之,你如果坐在一個熱火爐上,片刻就像一小時。
在孩子身上,也是如此:如果讓孩子看喜歡的動畫片,孩子可以看一晚上好像不會累;如果讓他做不喜歡的作業,半小時都坐不住,都像度日如年。
回憶起我自己的上學階段,上課時,時間像個蝸牛;走神時,時光卻快如閃電。有的時候晃過神來,發現課快上完了。經常走神,導致有段時間成績跟不上。
為什麼孩子看電視不走神,上課卻經常走神呢?其實啊,
不是孩子的注意力出了問題,是孩子的興趣沒有在課堂上!
積極應對的辦法就是激發孩子的「內在驅動力」,因為這才是他嘗試並堅持的動力。
讓孩子具備
「自我驅動力」是不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呢?其實不然,只要你能把握好幾個核心原則。
抓住孩子的興趣點
父母應該教孩子什麼呢?教的就是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曾說:
「我沒有特別的天賦,我只是有強烈的好奇心。」如果孩子對某方面的知識或事物比較好奇,爸爸可以通過這個興趣引導孩子學習,讓孩子從中找到學習的樂趣。
有的女孩對昆蟲特別好奇,特別感興趣,爸爸給女兒買來很多有關昆蟲的連環畫、圖畫書,並在空閑的時候陪女兒到野外觀察昆蟲,使女兒感到樂趣無窮。
之後,爸爸再將女兒這種學習勁頭慢慢轉移到各門功課的學習中去。這樣就會孩子對學習慢慢產生有興趣,也不會有那麼大的反感。
讓孩子有自主的機會
在女兒4歲半的時候,我一直在思考應該報一個什麼興趣班。思來想去,小女孩學挑芭蕾比較好,但是怎麼讓孩子主動想要去學,這個有點難。
有一天孩子爸爸帶回來三張劇院演出的門票,那天剛好演出的是歌舞劇。孩子在看的時候全神貫注,每到精彩處,小手拍的很響。
演出結束在回家的路上,女兒在車上一直說剛剛那個姐姐的衣服好好看,白色的,像仙女一樣;那個姐姐頭上有一個好大的蝴蝶結,轉圈的時候好像花仙子
…看著女兒那麼感興趣,我就帶她去看了好幾次演出。之後,女兒深受感染,很快主動提出自己也想學跳舞。我告訴她,學舞可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哦,會很疼,老師也很兇,能堅持咱們再學。
小姑娘特別堅定地說,我不怕,我一定可以堅持的。
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孩子登台表演的次數多了,一步步有了自信。堅持自己喜歡的事情,即使很累但是也會感到很快樂。
家長不是決策者
言傳身教,家長是好學向上的、積極進取的,兒子也不會錯。孩子都是願意做快樂的事情,不想理會那些會帶來壓力和不快樂的事情。
為什麼家長和老師苦口婆心叫孩子好好學習孩子就是不聽呢?那是因為孩子沒能從學習中獲得樂趣和快樂。
幫助孩子在學習中獲得樂趣遠比幫孩子找一家優秀的培訓班重要,要知道孩子能夠激發自身的驅動力,是多麼難能可貴的事情。
幫助孩子找到學習中地樂趣,激發孩子內心驅動力,這才是父母應該給孩子剛剛好的愛。
如何激發孩子內在的驅動力呢,讓孩子自發的愛上學習?王金海博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特聘專家。好方法,聽得懂 ,做得到,20萬家長見證。
每周微課
∣
專業的媽媽學習成長平台
關注我們,每周朗讀,每周聽微課


※朗讀者 | 打家劫舍的小人兒
※培養一個內心強大的孩子,才是父母教育事業的終極追求
※朗讀者 | 哺育
※多年父子成仇人,多年仇人成兄弟(值得每個人深思)
※朗讀者 | 純凈孩子的童話世界
TAG:每周微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