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城市擴張快,企業如何用「智能」來「重構」?

城市擴張快,企業如何用「智能」來「重構」?

城市化已經成為世界範圍內的一大趨勢——全球範圍內每個季度會有相當於荷蘭國家人口總和的人們移居到城市中,城市人口變得越來越密集,擁有1000多萬居民的「超級城市」的數量不斷增加。快速的城市化進程給每個大型城市的基礎設施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擁堵的交通,緊缺的資源,被污染的環境。

互聯網科技的爆髮式發展給解決城市化問題帶來了解決方案,城市將轉而採用互聯解決方案,從安全、交通管理、能源管理、醫療保健和供水系統等層面來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

智慧城市熱度不減,國內外超強選手加持

十年前,亞洲的很多國家就開啟了對於未來智慧城市的規劃。比如新加坡有「智慧國2015」計劃(iN2015),日本在2009年提出新一代信息化戰略「I-Japan戰略2015」,目的是讓數字信息技術融入各個產業,以此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國也不例外,中國的智慧城市建設從2008年開始,最近幾年更是掀起熱潮,關於智慧城市的試點項目層出不窮。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支持報告》顯示,「十二五」期間,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市場規模超過了7000億元,而在「十三五」期間,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市場規模可達4萬億元。

作為一個逐漸興起且前途廣闊的市場,國內外企業,例如華為、海信、中興、西門子、IBM、思科以及阿里巴巴和騰訊,都瞄準了智慧城市這塊「金磚」。

西門子股份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首席技術官博樂仁博士(Dr. Roland Busch)表示,城市化是一個非常本地化的過程,它涉及到本地就業,所以全球化是一方面,本地化是另外一方面。因此全球化、本土化和人口變化及數字化是緊密相連的。

以香港為例,香港有七百萬居民,世界人口密度排名第5。2030年,香港人口將增長12%,通勤數量增加100%,能源使用量則希望能降低20%,二氧化碳排放減少40%,勞動力減少4%。這個挑戰還是巨大的。

「香港的城市電網是三維的,你在那兒見到的每棟樓宇都是一個垂直的電網。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環境,但我們能利用技術去證明,即使是在這個基礎設施壓力很大的密集環境中,也可以部署現代技術去解決問題。」博樂仁說。

在香港,管理可持續發展的建築,辦公樓最高可節約能耗90%、節水75%;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更快更簡單的能源交易;利用能源儲存,比如電動汽車的儲能,用更高效的手段給城市提供能源;還有汽車共享可以滿足對汽車日漸增長的需求,提高汽車的平均使用率。西門子的「綠色城市發展評估工具」(CyPT Air),不僅可以對空氣質量進行監測,還可以短期或長期管理,提升未來10年的城市空氣質量。

西門子還參與了香港諸多城市項目,比如與東怡酒店為期七年的能源合同管理。為酒店節能33%並降低12000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東鐵線是內地與香港中央商務區之間的MTR,西門子幫助它實現現代化,提高了列車載客量達33%。

而西門子在新加坡和香港做的卻不一樣。在新加坡,已經有許多關於無人駕駛的活動,也已經有能夠駕駛的空間。西門子以及目前的普遍觀點都認為,無人駕駛汽車需要相應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以便管理自動駕駛車輛,因此西門子在新加坡致力於推動無人駕駛的基礎設施技術發展。

城市智能化改造是一個過程,在國內建設智慧城市的門檻不低

首先,城市是否具備數據共享的能力。所謂「智慧」,本質上是用網路連接大數據與智能設備,將原本孤立運行的各個環節連接在一起。以新加坡為例,在經過多年智能化改造後,其社會內許多的基礎設施都實現了自動化,但是每個基礎設施之間收集到的數據各不相同,城市信息無法互聯互通,形成了眾多的信息孤島。

西門子中國研究院研發了一個裝置,裡面融合了攝像頭、感測器,能夠監測溫度、濕度、公共安全和pm2.5。這個盒子可以安裝在路燈下,並用路燈來供電。它可以監控環境,將數據傳輸到中央控制中心,實現交通、停車以及空氣質量的統一管理。

第二,打造智慧城市需要建立生態系統,需要大企業、政府、創業公司的參與。生態系統中的企業需要在各個垂直市場都有深刻理解,並且能為客戶以及合作者提供透明易用的可視化分析環境。而在公共安全、食品藥品安全、電力、醫療衛生、水資源管理、交通、服務型政府等涉及「城市根基」方面,企業需要和各級政府合作。

「有時候客戶並不知道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們的團隊就曾花六個月時間跟客戶的員工一起去理解業務流程、目標、挑戰,一起摸索客戶的痛點在哪裡,而這是我們的MindSphere(基於雲的開放式物聯網操作系統)、數字化解決方案和諮詢方式共同結合可以解決的。」西門子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赫爾曼(Lothar Herrmann)表示。

第三,涉及到關鍵基礎設施的數字化轉型,網路安全也是必不可少的。西門子是首家同時獲得中國和國際安全認證的工業跨國企業。在蘇州,西門子建立了其全球第六個網路安全運營中心,它獲得了中國國家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認證,有能力為關鍵基礎設施比如電力或電網來提供保護。

在西門子2017年創新大會上,博樂仁宣布與香港科技園合作建立智能城市數字化中心,希望引入西門子MindSphere作為城市的操作系統,來優化和管理城市,在提供發展的同時節約資源、降低污染並且提高生產力。「如果用MindSphere來管理香港,就能打破單獨的數據孤島。你可以讓來自能源、交通、樓宇的數據互聯,創造更多價值。」博樂仁說。

在MindSphere上,將會有大量第三方應用程序開發商的參與。人們生活在城市,也關心城市,他們可以開發自己的應用,利用他們的數據,讓城市有更好的基礎設施。

作為一家以「德國製造」工業起家的企業,西門子在解決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瓶頸方面讓人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可以明確的是,在智慧城市改造這片需要勇敢開拓的海域里,大企業不僅需要遵循互聯網+與合作發展理念,帶動其他小企業與開發者形成矩陣,也需要將自己長此以往積累的經驗、資源、專業技術投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設當中。這對企業來說既是下一個十年絕對不可以錯過的時間窗口,也是重大考驗。最終中國的城市智慧化這塊「金磚」,一定屬於生態系統中的多方參與者。

推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網 的精彩文章:

火幣網、OKCoin負責人被限制離京

TAG:虎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