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組來自「20 世紀的百年中國記憶」,看百年國人的困惑與失落

一組來自「20 世紀的百年中國記憶」,看百年國人的困惑與失落

圖為北京,一個飽讀詩書的書香門第,旁邊有四位1901年的文人。中間的西方男人名為 W. A. P. 馬丁。由於精通中國文化,他曾任清政府的國際法顧問,並於 1869-1895 年間,擔任北京同文館的主管。

光緒三十年,教會女子寄宿學校。那時候的中國女性活動的空間開始發生轉變,從原本的家庭婦女,到學堂受教育,但20世紀初的女性仍然以集體而不是個人面貌呈現。

圖為京張鐵路路工,對於清朝來說,根本不懂什麼叫做鐵道,1905年到1909年,為發展商業,清政府決定修築京張鐵路。詹天佑被派主持修路,先任總工程師兼會辦,後升任總辦兼總工程師。該路自北京至張家口,穿越軍都山脈,地形險峻,工程異常艱巨,長約200公里,為通往西北之要道。這是第一條中國人自行設計建造、投入運營的鐵路。同一時期,大批華工被販賣到美國修建鐵路。

一名留著長辮的男子,就像很多對正在發生的巨變缺乏判斷和感知能力的清朝老百姓一樣,表情充滿苦澀與迷茫。

1915 年,英國陸軍中將羅伯特·貝登堡發起的「童軍運動」浪潮席捲到中國,它的主旨是培養少年們的冒險精神、團隊合作、勇敢等品質,與梁啟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提倡的宗旨不謀而合。這也是中華民國成立之初的第一批童子軍。

圖為燕京大學成立之初,「那時的燕大一無可取……學生不到百人,教員中只有兩位中國人。許多西方教員,不合於大學教授的條件」。

圖為為了慶祝改革開放一周年的身材健碩的運動員們,在上海遊行遊行。

改革開放初期,年輕的在公園約會,以嶄新的面貌出現的在社會場景。

八十年代,電視與冰箱、洗衣機並稱為「三大件」,那時候誰家如果有一台的電視機,那可就熱鬧了。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內外另類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最有爭議了十張老照片,很多人一生都沒見過
薩達姆臨終前這樣評價自己這一生,坦言做錯了這件事導致全盤皆輸
中國近代史上十大武術高手,霍元甲只能排第二,李小龍墊底!
中國史上400年興盛不衰的家族,祖孫12代皆富豪,家族至今仍存在

TAG:海內外另類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