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剛剛,美國出手!敲詐不成,改勒索?

剛剛,美國出手!敲詐不成,改勒索?

作者:暴哥

就在美國301條款調查還在走程序的時候,美國貿易保護的另一利器,201條款已經有了實質性的動作!

昨天,根據美國USITC,即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官網公告,針對光伏行業的201調查有了最新進展。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以投票4對0的結果一致認定:

晶體硅光伏電池 (部分或全部組裝成其他產品)被進口到美國的數量巨大,對當地產業造成了實質性傷害或者嚴重損害的威脅,與美國國內形成直接競爭關係。

定性!

這一結果意味著,美國已經對非美國製造的光伏產品定性為嚴重損害美國光伏製造產業,至此有了進行懲罰性措施的必要條件。

下一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在10月3日舉行一場補充聽證會,之後就是11月13日,把完整的有關報告提交給美國總統,聽憑特朗普的發落!

根據提請本次訴訟的美國企業Suniva的申請要求,他們希望能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組件和相關產品能夠提高一倍價格,也就是說,希望把關稅提高100%!

敲詐不成?找ITC合謀?

本次事端,表面上看是又一起美國針對中國包括其他非美國國家製造業採取的跳出WTO框架下的貿易保護主義和貿易霸權主義。

(註:在WTO框架下,各國具有權利採取雙反(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來保護本國產業,但其針對的對象一般是一個國家的產品,也就是一對一談判;

本次美國啟動的201,則是美國政府通過其本國的國內法,強行對所有非美國家採取的貿易救濟手段(貿易保護措施),也就是說美國人自己既是裁判又是選手,還是規則制定者)

殊不知,這裡面還牽扯到一個敲詐的橋段。

201條款和301不同,201條款一般需要有美國相關行業的企業主動向美國國際貿委員會提出申請,說自己認為行業受了欺負,之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才能接手處理,而不能是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自己覺得哪個行業受了欺負主動出擊。

本次事件中,提起訴訟的是一家名為,Suniva的美國太陽能製造企業。

這家企業原本已經提交了破產保護,但在宣布破產的時候,接受了一家名為SQN資本的公司的貸款援助。SQN願意提供貸款的條件之一是:

讓Suniva根據「201條款」,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提出請願,調查進口光伏電池和組件是否對美國本土光伏行業造成了嚴重損害。

而就是這家SQN曾經在今年5月3日,給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發過一封郵件,並表示,曾向Suniva提供超過5100萬美金的貸款用於購買設備,如果中國的光伏廠商願意花5500萬美元買走那些設備,那麼公司就會撤銷這起貿易訴訟。

看完這個過程,我們很難不揣測,SQN起初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中國花錢免災,如果推斷成立的話,這幾乎同於一種敲詐行為。敲詐不成,才改為訴訟,向美國政府尋求幫助。

美國現在可能正愁沒有借口在部分領域和中國在貿易層面展開博弈,所以當然欣然接受邀請入局。

這一出真的是敲詐不成,改勒索(關稅)!

201和301條款,美國兩大貿易核武!

最近301條款炒的挺火,不少人認為是大殺器,但其實和301一樣,201條框一樣是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核武器之一。

201和301條款一樣,都是1974年貿易法案的內容。不同的是,201針對的外來進入到美國的行業競爭者,是一種相對被動的行為,當美國本土企業覺得自己的利益受損時,就可以祭出這道武器,請出國際貿易委員會和總統,讓總統給提高關稅,甚至禁止進口。

而301條款則是,美國主動出擊的保護傘。是一種相對進攻性更強的手段。只要美國人覺得美國產品在進入其他國家的時候遇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就有可能藉助這一條工具採取報復性的措施,以試圖來讓有關國家降低美國產品進入的門檻,方便美國貨進進出出。

另外,兩者從涵蓋的內容來說,又相互補充的意味,201主要涉及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而301則重點在第三產業,知識產權方面。

不過說一千道一萬,201也好,301也好,都是美國單方面的行為,評判標準沒有一個定量的尺度,全在美國人的心情,而別人只能聽之任之。

美國自戕,中國備受牽連!

那麼本次,針對光伏產業的201調查最終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儘管本次,對太陽能行業的201條款,並不是針對中國,但是由於中國和相關產業份的份額佔比大。因此受到波及的也主要是中國企業;

協鑫、隆基、阿特斯、晶科、晶澳、天合光能等在內的十多家中國光伏巨頭企業,以及那些對美國出口光伏組件較多的公司,都會受到影響。尤其如果真的吧關稅提高100%,或者向歐盟採取限價限量等手段,那麼無疑對中國的光伏出口企業來說會有較為嚴重的不利影響。在國內競爭原本就很激烈的情況下,很可能又會有一部分企業被淘汰,行業併購重組很可能上演。

不過呢,其實相對我們中國的損失來說,美國人受到的影響可能更大。

根據美國多個反對本次201調查的州長和太陽能企業反饋的情況:

在美國州長來看,ITC此時的結果並不是好事。在ITC結果公布前夕的9月21日,來自內華達州、科羅拉多州、馬薩諸塞州、北卡羅來納州的四位州長遞交了聯名信,表示,一旦徵稅,將對其所在州的太陽能產業造成毀滅性打擊,導致空前的失業,以及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基礎設施的流失。

「全球佔比高達96.8%的電池、89.6%的組件將無法進入美國市場。」亞洲光伏產業協會主席朱共山則預測道。

成倍的價格將使太陽能裝置的安裝率在2019年下降超過50%,該調查將使美國減少88000個就業機會,其中包括大量製造業崗位。」上述四位州長表示。

除了短期就業等因素以外,此舉的長遠影響可能更為惡劣:

美國如果這麼做,那麼太陽能這種綠色能源在美國的發展勢必受到很大的影響。如此,其原本就已經優勢不大的新能源產業地位將更加受到衝擊,其將很可能失去新能源行業的巨大發展潛質,逐漸被邊緣化。

特朗普希望更加開放石化能源,但也同時承諾積極推進綠色能源,而此舉既沒有讓美國本土就業得到緩解,反而阻礙了綠能源的推進。此前,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的時候,包括加州等很多州政府在內就已經宣布,美國政府不遵守承諾,自己的州將如期兌現承諾。

這種美國中央和地方州在政策上的撕裂性、對立性在201調查之後可能愈演愈烈。

此外,太陽能行業的良好發展其實能夠推動鋼鐵、玻璃等周邊產業的興起,201來了,這些周邊行業一樣要受到波及,可謂殃及池魚。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PO頭條 的精彩文章:

市場價,一個財務總監到底多少錢?
未來10年中國最大的財富機會,你準備好了嗎?
萬萬沒想到,法國小鮮肉竟要對中國動手!
剛剛,廣州宣布「租購同權」,樓市顛覆性時代來!

TAG:IPO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