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校慶百人記川影

校慶百人記川影

今年是川影建校25周年校慶年,10月26日這一天是川影25歲的生日,10月26-28日定為慶典日。9月,我們的校慶系列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著。世界各地的川影人雖身在校外,但凝聚力使得他們始終有川影的烙印。心繫母校的他們送來了與川影的故事、記憶和祝福,匯成一封封「情書」。官微在校慶月推出特設欄目【校慶百人記川影】,分享那些感動和歲月沉澱的燦爛果實。

【校慶百人記川影】第六期:

1

印記

——2002級校友 余樂

我入學那年,母校10歲,我留校任教近10年,她25歲。我和我的母校結緣15載,所幸如今我的已褪去青澀,而母校正值芳華。

常駐的金牛校區,南門至北門,步行約二十分鐘,從這個角度看,實屬「精緻」。然而其可貴之處,也在於精緻。教室里窗明几淨,排練廳地板光亮如鏡,樓梯扶手一塵不染,走廊里時而飄來悠揚的歌聲,窗外草木扶疏,玉蘭、紫薇、芙蕖、臘梅、四季飄香……到處都散發著與眾不同的氣質。

四年的大學生活,母校在我們身上烙下了一些如同胎記一樣的東西,雖看不見摸不著,但卻影響和改變著我們,或許可以叫做「大學精神」。這種無形的力量,伴隨著我從講桌走到講台,從學生成為老師,從「汲取」變為「傳承」。

余樂工作照

「專業的演出,有一個最基本的要求,不許碰幕布!」

記得大一時第一次參加演出,表演「百人朗誦」。作為大一新生的我們,既緊張又興奮,一幫人在後台開心得嘰嘰喳喳。突然從台下傳來羅院長嚴厲的聲音:「你們不是業餘宣傳隊,在後台必須安靜!沒有輪到你們上台,就默默去準備,培養情緒!專業的演出,有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出場、退場、誰也不許碰動幕布!」 誰也沒有想到身為院長,居然親自看著我們綵排,還嚴苛到這麼小的細節。

這是我進大學記住的第一句與專業有關的話,也是多年之後,我在劇場給學生綵排晚會時,教給他們第一條守則。

「大學四年,你每晚都在看電影?」

我是學播音主持專業的,但是大學期間每晚都在看電影,因為當年學院有一項規定:晚上7點劇場點名後,全院師生一起看電影。所以每晚,我不是在看電影,就是在去看電影的路上。夏夜,劇場里四處瀰漫著花露水的味道;冬日,劇場又被密密麻麻的軍大衣擠得水泄不通。當年用VCD,每當一張碟放完,整個劇場的學生就集體「用氣發聲」,沖著二樓放映室的馬老師大喊:「老闆!換碟!」那聲勢簡直「氣壯山河」!

幾年下來記不清看了多少部電影,但還記得那部六個多小時的影片,看的我們「人仰馬翻」;還記得《黑暗中的舞者》放完後,我們全體起立,鼓掌,女生們輕輕抽泣、男生們也紅了眼眶……眼界和藝術鑒賞力,在這無數個夜晚里悄無聲息地成長著,也明白了當時羅院長的一番苦心。

余樂

所謂學院風格,除了堅守的制度,更重要的是人。

學院里所有輔導員,無論男女,不管年齡,都被學生們稱之為「※媽」,鐵面無私者,甚至被稱為「後媽」!其實,這正是學生和輔導員之間「相愛相殺」的深厚情誼的體現。

學院里,專業老師們更多被譽為「男神」、「女神」。曾經,我就為了我的女神,午休時間偷偷躲在衛生間,對著鏡子大聲練習朗誦,只為了下午回課時能得到她的一次肯定。多年之後,聽說有學生為了上我的課,頭天晚上也在鏡子前一遍遍練習,感覺如同一個輪迴。

感謝我的母校,將我這枚調皮搗蛋的丫頭調教成了穩妥的大學專業教師。感謝我的恩師,給予我藝術思想的啟迪,如同注入一股清泉,澄澈了我的心靈。永遠記得,剛留校的我迷茫地坐在羅院長辦公室,羅院長卻說:「你有做一個好老師的實力。」這句話成了我一直堅守下去的勇氣。直至今天,已經工作快十年,每次見到羅院、黃院,都覺得不只是領導,更是傳道受業解惑的恩師。

從我走進校門的那天起,從我留校任教的那天起,我的人生規劃、職業理想、便與母校融為一體,我在不斷地成長,她在不斷地壯大。我身上留下了母校的印記,我正將這枚印記留在我每一屆的學生身上。

2

小生活,大目標

——2002級校友 郭琨

2017年6月29日星期四,深圳炎熱,悶。

其實想寫這篇文章11年了,打開那些封存的日子,窺視一下珍藏很久的初心,但是又總覺得寫自己很奇怪,沒有由頭。這次借母校川影成立25周年這個機會,寫一下我們青春的縮影。

畢業後這種回憶就如同烹飪,柴火慢煮,粒粒入味。

就像川影后門的曾姐面……

入學伊始,有了第一個大目標,我要成為一名導演——無論多苦。

大三,翻開工作的篇章,實習,華娛衛視項目策劃。

第一天開工便通宵兩天,喝空了咖啡機里的渣子,然後站著睡了。不過,工作就要有個工作樣,電影里都是這樣的。

郭琨當年參加學院杯比賽時的獲獎照片

半年後,開始了電影篇電影頻道《許振超》,導演不要我,滿員。沒關係,那我免費干,因為這是一次少有的貼近目標的機會。每天開工,我第一個在酒店走廊站著,因為我沒有職位,連場工都不是,要開足眼力勁,每個部門到處幫忙。

幫倒忙也時有發生,從冷眼相看到笑看冷眼。手指甲被升降機配重砸掉一半,血流不止,一個月瘦了十五斤,換來了導演的認可,一句以後你跟著我,感動至深,給了一千元的不知道是紅包還是工資的認可金。

就這樣,我開始了大量影視劇的拍攝。從國內劇組到香港劇組,從沒有職位到攝影助理,再到攝影大助,再到攝影。可能當時很瘦,也兼任了好幾部戲的演員,從跑龍套到男二,發現演員沒有攝影充實,等通告就是浪費時間。拍了三年電視劇、電影,去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從武警開道到實彈射擊,從合作各路明星到有人認出來要簽名,日子過得很辛苦也很精彩。拍完了中央一套播出的《女檢察官》以後,突然感到很迷茫,想要更接近我的目標:電影。

我想我應該在涉獵更多知識,才能更靠近我的夢想。

這時的目標就像是曾姐糖醋面,甜在心裡,酸在唇間。

甘露工作室,擔任了主力創作,從前期拍攝、構思,到後期製作、特效製作,就連設備調試組建也涉獵,拍攝了中央芭蕾舞團《我們在跳舞》。這個項目為時一年多,又是張藝謀的電影參與,很忙很充實。

那兩年挺逗,大京城,可以從南五環騎車到北五環,大冬天可以騎車騎到全身濕透。單車被偷了好幾輛。住筒子樓的歡樂多,也很刺激:六點關電梯,我住十五樓,陰暗的衛生部大樓。每次加班半夜回來,望樓興嘆,讓人崩潰。樓下野貓成群,老樓陰風慘慘,甚是恐怖,一口氣不停歇的直接跑上十五樓,背後緊跟著自己的腳步聲,不敢回頭。隔天八點又要開工,生活循環往複。現在回想起來,只能感嘆年輕真好,因為有希望有夢想,苦不是苦,苦也是樂。

我記得有一本講北漂心酸生活的書叫《北京蟻族》,我看了一半,跟老婆說了一句:「不看了,就這也叫北漂一族?太舒服,不誇張的說我比他們辛苦多了」。

這時的目標就如同是當年在川影,晨練的懵逼,上課的快感。

有人說快樂忘得快,心酸永不忘。

在北京,雖然沒賺到錢,但是積累了一輩子的財富:同事的認可、朋友的認可,最重要的是——自我的認可。此外,對影視業也有了深入的了解。這些對以後的我幫助都很大:從做人到做事,以及將來讓兒子崇拜我的談資!

慢慢的我發現要有一部自己的影片。我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要成功得懂營銷,不然,再牛的廚子,沒錢買原料也是徒有一身技能,無處使勁那時我畢業兩年了,已被現實的泡沫徹頭徹尾地洗滌了一遍又一遍。我有了第二個大目標,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有文藝范兒的那種,於是我改行了——改得徹徹底底!

我回到深圳,加入創維。

剛開始的那段日子,我從以前在鎂光燈下光鮮自信地對著鏡頭「淪落」為到街頭超市發單頁。上工第一天,我不自覺地坐在路邊,獨自一人垂淚,反覆問自己,這是怎麼了?強烈的落差讓我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可是我希望有一部屬於我自己的電影,我需要錢!不是到處籌來的錢!漫長的成長之路有了一個嶄新的方向。

這一年,我從發單頁到組員到組長再到市場部白領,接觸了業務部各大超市系統,逐漸我發現銷售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現在我常跟員工說:「可以啥也不會也要會營銷,因為你將永遠餓不死!」

在創維的四年我懂了商場的套路、營銷的手段、商業的樂趣,以及觀眾心理學,然後萌生了自己做品牌的想法。邊做邊學,發現自己還缺包裝的學習,於是又開始了裕同集團香港分公司的一年多工作,做為中國最大的包裝集團的管理人員,負責聯想和奧林巴斯的業務。 感謝這一年的學習,讓我懂得了外包裝的種種,而這恰恰是品牌建設的重中之重。

這時的目標就如同是川影的宿管阿姨,永遠那麼執著,兢兢業業。

郭琨

創業,一個逼不得已不要踏足的詞。也許跟國家的萬眾創新,大眾創業背道而馳的理論。

借東風,豬在飛,2014年創造的人生第一個奇蹟,一年1.2個億的營業額,成功了。

13年成立妍希美日用品公司,自有品牌,善肌、MASCARA、萊玖妮,猶如育兒般的品牌成長,再到大眾認可,爆款,一個國產品牌的從無到有,迅速騰飛,也奠定了行業基石,也從幾個人的公司發展大一百多人的公司,14年的奇蹟到15年的轉型進口產品,跟著國家腳步,一步步向前走。進軍英國歐洲,拿下曼徹斯特老廠整個亞洲總代以及多個歐洲品牌總代,主力線下,按照最傳統最長久的方式步步為營。新的挑戰開始可不好玩,因為品牌的推廣和認知是個學問,會消耗大量的金錢和時間。以前的老同事,影視圈的,老公司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已經成為行業翹楚,給了我莫大的幫助,有些幫助已經不是一兩千萬的事情。一定要切記,不能低估你身邊每一個正能量、有夢想的人,因為以後的他會是你事業的幫手,也會是你一生的夥伴。

為什麼說創業不要輕易踏足,老闆這個詞不好當,因為你會是公司最大業務員,也會是公司最辛苦的那個,還會是公司最大的負債者!劉強東不是在艱難的時候說過,「誰能借我一百萬,我能發發工資」?心智的成熟,定位的準確,直接影響你的人生未來,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下一個目標?也許40歲,我可以完成我第一部電影。或許吧,不試試怎麼知道自己不行呢?

每個人的生命里都有一個碗,碗裡面盛著善良、信任、寬容、真誠,也盛著虛偽、狹隘、猜忌,自私…請剔除碗里的雜質,然後,用微笑迎接另一隻碗的相遇。我感謝11年前與母校川影的相遇相知相愛,是母校讓我知道「未來屬於對成功充滿渴望的人」。

生活可以很小,目標要大。

25年沉香佳釀,盼細心品味

圖文編輯 歐陽晗萌

請關注四川電影電視學院: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川電影電視學院 的精彩文章:

你是第幾個為川影25歲生日打Call的人?
第三期:吾既擇已,則無悔矣
《笨蛋們的歌》致陪我度過美好時光的室友們
校慶盛典精彩idea誕生記
25校慶 軍訓在川影

TAG:四川電影電視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