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個離婚10次的95後女孩:我結婚只是為了合法約炮

那個離婚10次的95後女孩:我結婚只是為了合法約炮

文丨國館

只有不約炮的人,沒有隻約一次炮的人。

——國館君按

作家艾森講過一個故事,

她手底下一個96年的實習生姑娘,

找她請假:「我要請半天假去離婚。」

艾森驚訝得跺腳:「你都結婚啦?」

小姑娘不以為然:「對啊。」

「我老公是我用微信搖一搖搖出來的,

不過結婚一個月,

覺得沒什麼意思,

就約好準備今天去離婚了。」

小姑娘說得風輕雲淡,

艾森聽得驚心動魄。

「這就是你們95後的婚姻觀嗎?

用微信搖一搖約炮?

約炮完了就閃婚?」

小姑娘還是淡然:「有什麼不可以嗎?」

這樣的事情很多,

在知乎上,一個97年的護士姑娘,

看上了自家醫院的帥哥醫生,

不到一周就開房上床,

然後就結婚了。

一個月之後,發現結婚不好玩,又離婚了。

在95後的婚姻觀里。

「結婚就是為了更好地上床約炮啊,

不然幹嘛結婚?」

心理學家周新碰到過一個96年的姑娘,

第一次見面在酒吧,

周新那段時間,心情不順,

去酒吧喝酒。

姑娘主動跟他打招呼,

真年輕,96年的。

兩人要了一瓶雞尾酒,

聽著富有節奏感的搖滾樂聊天,

酒至微醺。

姑娘主動提出:「去你家吧。」

周新沒反對:「好啊。」

把她帶到自己住的地方,

是一棟獨立小別墅,

姑娘主動調情,脫衣上床。做完之後。

姑娘四處打量著房間:「這是你買的房子嗎?」

周新:「是啊。」

姑娘:「還蠻舒服的,要不然我們結婚吧!」

周新一聽嚇到了:「結婚?我們這不是約炮嗎?」

姑娘:「對啊,結了婚才能更好約炮啊!」

周新心裡驚呆了,

原來在有些人心裡,結婚就是為了更好約炮啊。

周新拒絕了,一個月後,

在朋友圈,周新看到,這個小姑娘和一個男生領證了。

又過了一個月,小姑娘發了條說說:

「結婚好無聊啊,離了。」

北京大學社會調查研究中心發布的《2015年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數據顯示,

95後的初戀平均年齡為12歲;

第一次性行為的年齡平均為17歲,

17歲,80後,老一輩人,

恐怕連女孩手都沒牽過。

對於這些年輕人來說,

婚姻不過是為了讓約炮合法化,

以至於稍微感覺有點不舒服,便離婚。

周新說:「於是,婚姻輕薄、淺薄;

於是,婚姻便只是一張紙,兩個名字;

於是,婚姻成了性的附屬品。」

在95後那裡,

婚姻是一層薄薄的紙,

輕輕一點,捅破,

看到的本質,便是性。

「要不是為了上床,誰特么結婚啊!」

「結婚好無聊,我們離婚了,繼續約炮吧。」

我一個朋友阿輝,

她侄子一個月前,

看上一個女孩,開始約炮,

後來為了合居,去民政局把證給領了,

合居一個月,

「太難受了,每天都要考慮一起出門,

一起吃什麼,誰洗碗。」

於是離婚。

離婚不離人,他們繼續保持炮友的關係。

「這樣反而更好,我們上床更有意思了。」

95後的婚姻,本質上就是性衝動,

是為最純粹的性衝動服務的。

小說《傾城之戀》中,范柳原對白流蘇說:

「婚姻其實就是長期賣淫。」

這話說得賭氣,卻不乏道理。

對於以性衝動為本質的婚姻來說,

婚姻不是長期賣春,

婚姻是性衝動的附屬品,

換句話說,婚姻就是長期約炮。

但是婚姻真的就是長期約炮嗎?

在知乎上有個問題:

「為什麼我們對婚姻的忠誠度越來越低。」

我特別喜歡其中的一個回答:

「因為我們越來越不把婚姻當回事兒了,

以前我奶奶結婚的時候,八抬大轎,

全家人共聚一堂。

現在結婚,兩個人去民政局領個證就行。

缺乏儀式感,對儀式感的漠視。

以前的人,把婚姻和生老病死這類大事放在一起;

現在的人,結婚和過家家一樣。

以前的人,結了婚,潛意識裡就是一輩子;

現在的人,沒有誰把一輩子放在心上。」

為什麼現代的人基本上沒有儀式感?

克里南伯格在《單身社會》中說:

因為我們獲取一切的成本越來越低了。

我們隨時可以吃到飯,

所以飯前沒有必要祈禱上帝賜予了;

我們隨時可以用微信聯繫,

所以沒有必要很有儀式的聚會了;

看到很多文章,他們覺得95後的婚姻觀開放,

想結婚的時候結婚,

想離婚的時候離婚。

不像老一輩人想得那麼多。

在我看來,這是在侮辱開放這個詞,

這是用開放在掩飾儀式感支離破碎的婚姻。

閃婚閃離就叫開放?

那是不是約炮一夜情統統都可以叫做開放?

超短裙超短褲就叫新潮?

那是不是當眾脫衣,無所顧忌地摟摟抱抱都叫新潮?

曾經,有人用三從四德、子從父孝綁架我們的自由,

現在,更有人用所謂的開放、新潮綁架我們的底線。

婚姻從來不是長期約炮,

婚姻應該從一而終地是人類最美好的愛情儀式。

香港資深製片人施南生女士和徐克導演相濡以沫18年,

生活中,施南生喜歡叫徐克「老爺」,

在外面,人們稱施南生為「徐克的女人」。

一個是製片人,一個是鬼才導演,

天作之合,夫唱婦隨,

當年,羨煞香港半片土。

18年後,中年夫妻老來伴,

可惜,徐克愛上了仰慕自己已久,

比自己還小30歲的助理樂樂。

常人看來,也許罵徐克人品差,

是個渣男。

但施南生日後無論在什麼場合,

都從來不詆毀徐克:「他真的是一個很好的人。」

愛上女助理樂樂,徐克沒有出軌。

他很誠實地和施南生坦白了:「他愛上了另外一個女人,想離婚。」

施南生很想挽回這段婚姻,但沒有成功。

無奈,面對對愛情的堅持,

施南生只好放棄這段婚姻。

而事後,當施南生談起這段婚姻,

談到和徐克的離婚時,

她一點都不貶低徐克:

「徐克是一個很好的男人,

他是我老公時,很浪漫,無微不至地照顧我;

他愛上了別的女人時,不出軌,不瞞著我,

直接和我說。他從未負我。」

一直以來,我非常欣賞這樣的婚姻,

因愛生而聚,因情淡而離,

在一起時,好好愛;分開時,各自安好。

婚姻是愛情的精華,

但婚姻的本質和愛情無關,

婚姻是一種契約,法律意義上的契約,

它把愛情鎖定在特定的框架內,

它也把雙方的行為鎖定在特定的框架內,

我們在這個框架內生活,求同存異,

我們妥協、理解、依賴,習慣擁有對方。

唯有當我們把婚姻當成一項契約時,

婚姻才會是一件神聖充滿儀式感的事情,

並不是想說離婚是一種恥辱、不道德,

現代婚姻的自由戀愛結婚離婚,

本來就是一大進步,

當我們實在無法忍受對方時,可以合法逃離。

但自由結婚離婚,並不意味著可以踐踏婚姻,

踐踏這份契約。

一個把婚姻這份契約視作無物的人,

一定無法擁有真正的感情,

一定無法擁有真正的家庭

戲弄感情似的結婚離婚,

絲毫不把這份契約看在眼裡,

這不是開放,這是墮落。

知道劉若英婚姻故事的人,

大概都會很羨慕吧。

劉若英在《敢在你懷裡孤獨》中講述自己的婚姻日常。

以前,她到她先生工作的城市裡生活。

先生每天下班很晚,

她沒什麼朋友。

每天下班之後,直奔家裡,

洗衣做飯,等先生回家。

偶爾先生加班,回來晚了,

她還會很生氣。

「氣他不夠愛我,氣他心裡沒有我。」

她在qq簽名上寫道:

「從沒感覺被需要,

我想我會離開,

就像我從來沒有來過一樣。」

後來的劉若英完全變了,

曾經以為24小時膩歪的狀態,

走過時間,歷經婚姻,

才明白,每個人在生活里都要有自己的獨處空間,

劉若英和先生的家裡設置兩個書房,

而且分別是房子對角線最長距離上的兩端。

常常是進家門後,一個往右走一個往左走,

共同的空間是中間的廚房和餐廳,

他在他的空間做事、講話,她不受影響,

而她也擁有屬於自己的空間,用來寫稿,看書。

他們分別在自己的小空間里獨立,

在共同的大房子里愛著彼此。

擁有各自獨處的空間,可以讓相處走的更長久,

他們常常一起出門,

然後分開去看各自喜歡的電影,

他們沒有用愛的名義綁架一個人去在他本來不喜歡的事情上浪費精力和時間。

表面上好像他們不夠恩愛,

其實他們愛對方愛得最透徹也更聰明,

適當的空間給了彼此更多的機會去忙自己的事情,

在一起時就是純粹的在一起不用三心二意,

沒有束縛,更沒有應付。

婚姻是一種契約,但更深層次來看,

婚姻不僅僅是一本結婚證,

而是融進生活的兩個人。

婚姻賦予的,不僅僅是她自身的儀式感;

還有生活的儀式感。

你不必將生命都束縛於婚姻,

婚姻不是病態共生,不是無能的依賴,

每個人在婚姻中都應該保留有自己的獨立,

這是對婚姻的尊重,也是對生活的尊重。

而踐踏這份尊重的人,把婚姻視若無物的人,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無法保持真正的獨立,

你以為你隨時離婚,就是獨立自由了?

你只不過是被慾望狠狠捆綁的禽獸,

你自己騙自己說,這叫開放,

這是對生活的踐踏。

芒小丁在奶茶店做兼職時碰到一件事兒,

他們老闆是長得很帥的老闆,

手底下好幾家奶茶店,開著寶馬車,

白襯衫穿上,就是偶像劇中的男生。

長得好看,又不缺錢,身邊很多炮友。

他偶爾會把那些女生照片給店裡員工看,

問大家漂不漂亮。

有一次帶了個短髮美女到店裡來喝茶,

小聲和芒小丁說:「怎麼樣?眼光不錯吧?」

芒小丁看了看,應該是某個藝術學院的校花,

瓜子臉,胸大腰窄,

老闆很會泡妞,

調情的簡訊和電話都給他們展示過。

有一次,老闆碰到一姑娘,

去外地旅遊,還給老闆買了很貴重的禮物,

老闆當時就嚇到了:「這下完了,那姑娘來真的了。」

他決定找個時機說拜拜。

芒小丁調侃他,那不挺好,有姑娘對你這麼上心。

他說了句芒小丁覺得永生難忘的一句話:

「這種女的娶回家,你都不知道她什麼時候爬到別人床上。要不得。」

你看,機智如他精明如這種情場高手,

電話里再怎麼親密地哄女孩子,心裡都還是很清楚的,

隨意約炮,視婚姻如兒戲,

視上床為遊戲的女人,

這輩子也就是個約炮的命,

無論給自己掛上什麼帽子,

開放、新潮、不依靠男人,

這類人,這輩子永遠都無法享受到婚姻,

他們的命運,也許就是約一輩子炮。

作家姚瑤說:「只有不約炮的人,

沒有隻約一次炮的人。」

約炮和白頭偕老的婚姻,

從來相衝突,也無法調和,

畢竟,誰都不會和不知道什麼時候爬到別人床上去的人結婚,

這樣的人,永遠無法明白婚姻的儀式感。

有些墮落,無法稱之為開放,

墮落就是墮落。

婚姻不是性交的附屬品,

性交不是婚姻的基礎,

我們不是因為約炮而結婚,

我們因為相愛,感到安全,

想白頭到老而結婚,

願你對婚姻的敬畏,

從一而終。

願你無論幾次結婚離婚,

愛情都不會缺席。

本期編輯:斧子

本文由國館編撰,轉載請註明

GIF/1K

孩子讀史明智,視野越開闊

國館君推薦,孩子《少年讀史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館 的精彩文章:

不關心科學家的時代,最悲哀
26歲,我看著身邊的人一個個被判了死刑
這句話才是殺死愛情最可怕的男科病
請告訴女兒:嫁人就嫁心機男
我月薪3萬,活得像條狗

TAG:國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