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動了你的心?
當閱讀經典時,年青的我被「不動心」的句子驚艷到,血液都會隨之沸騰,感覺那真是個美好的東西。一個人通過不動心,可以不懼怕世界上的任何東西。
同時,當聖賢的話鑽進記憶時,我以為美德屬於我。當回味哲學時,我認為自己充滿能量。當行走、做事時,我才發現原來的一切都只是學生的想像。
不動心,不為俗務所動,就像個神話。我希望讀到這些文字的人,尤其是後輩們,在沉浸經典時一定要謙恭,把自己當成傻子或蠢人。
我現在只有一個幻想,那就是到老年時有半分的不動心便滿足了。為了讓你們直觀上理解什麼叫不動心,我不怕丟人,把那些虐心的小事件略作列舉。
我心靈波動的一些小時刻:
當購買的加油券在上次已經使用的加油站被告知不可使用時,我心急如焚,躲車裡開口大罵,一段時間內都被不愉快的情緒籠罩。
當報銷手續的複雜程度超出預期且佔用寶貴時間時,我心裡產生許多不滿,並想滅絕一切發生在我這裡的瑣事。
當租房客退房久拖不還鑰匙時,我會生出氣憤並失去耐心,雖然表面上仍然平靜。
讓我動心的不只這些,還有更多說出來讓人笑話的事情。它們都是些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但卻能使我們的心情產生波動,並催促理智聽從情緒的指揮。
誰還敢輕易說自己偉大,是聖賢呢?走出書本之後,我只知道我有一顆亂糟糟的心。
不動心的境界,確實是一個神話。
越成長越是發現,不動心離自己越來越遠,也越來越知道自己的心情、慾望才是那麼得真實,它們「挾制」著我,左右著我的行為,把當初不實的幻想全部驅趕到了糞場中。我只是「亂」世當中的一個臭老九。
年輕的心,總是被最完美的形式迷惑。沒經歷練,不知道天地人的邊界,也不了解自己的身體與品性。於是,他們對完美充滿狂熱,把自己變成了危險的人。
他們不懂社會與人都不完美,也不懂獲得的過程便是犧牲與捨棄的過程。
我們要麼犧牲一大茬愉快,要麼放棄一大把休閑,因為直面痛苦的人才更接近完美和陽光。成聖成賢,真的需要很多付出。
因此,打動我們心的是自己。當然,如果你是一個形而上的人,喜歡追究到底,那麼打動我們的是上天,祂賜予、創造了我們的慾望,以及用犧牲、努力換得某些東西的永久形式。
只有一顆願意接受馴化的心,才能在歷練之中得到聖賢的真諦。
同理,我們還會發現:用俗人的思想解釋世界,總是能夠猜准;用聖賢的思想推敲,卻總是錯得離譜。
與其盯著聖賢的高境界讓自己限入痛苦,不如坦然面對過錯與動心,在顛顛撞撞之中獲得逍遙與升騰。
人生轉瞬即逝,何苦太過執著?
上一篇:控制人的方式有千萬種——
〔 結 束 〕


TAG:不羈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