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迪姐姐「終於癱瘓」了?
這是一道語文題,把下列幾個單句連成一個長句子。「1張海迪姐姐癱瘓了。2張海迪姐姐努力學習。3張海迪姐姐學會了針灸。4張海迪姐姐學會了很多種外語」。連成的句子應該是這樣的:張海迪姐姐雖然癱瘓了,但是她努力學習,不但學會了針灸,還學會了很多種外語。但有的學生卻這樣改:張海迪姐姐努力學習,不但學會了針灸,還學會了很多種外語,但終於癱瘓了。讀了之後,你可能會笑的前仰後合,但我感覺很悲哀。要是張海迪姐姐真的聽到了,她又會有怎樣的心情呢?
笑也好,悲哀也罷,我們都需要冷靜思考的是,國人語文水平比較低,應亟待提高。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孩子們從小不注意語文學習和閱讀思考。小學生還小,我們可以原諒和理解,但讓我們擔憂的是,好多中學生、大學生、甚至成人也犯類似的錯誤,他們說話寫文章往往詞不達意,讓人聽著特別彆扭,甚至鬧出笑話。
要知道,現在是語文為王的時代。在學校考試中,語文分數比重在不斷增加。據說要從150漲到180甚至200。為何要這樣?我想是因為國家開始重視漢語和國學教學。改革開放初期,把英語學習推上神壇,那是因為中國人英語總體水平偏低,不精通英語無法與世界接軌。現在不同了,中國開始回歸自我。「中國的才是世界的」,中國有底氣有實力這麼說了。而重塑大國形象離不開漢語的推廣和使用,把漢語推向全世界。以前是英語熱,現在是漢語熱了,好多國家都開設漢語課,廣開漢語補習班。外國人也開始做我們的「中國夢」了。
外國人都學漢語了,我們國人有何理由不學好母語呢?當然,這不僅僅是多學幾個字的問題,而是要培養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這得從娃娃抓起。怎樣提高呢?昨天聽了表弟和弟媳說了他們家孩子的事情,這也是明智家長的做法。表弟說:身教重於言傳,甚至不需要言傳。他們夫妻倆都喜愛看書,平時回家後,都各看各的書,有時還互相討論。至於孩子,他們從不命令或者強迫孩子讀書,但孩子耳濡目染,看到父母讀書,她也自然而然的也會拿起書來讀。有時偶爾看電視或者打遊戲,也會自我限制在一定的時間內,不會像有的孩子那樣對電視戀戀不捨、窮追不捨。現在孩子已經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了,一兩天不看書,她會很不自在的。,這就是榜樣的力量,無需說教。要想從小就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父母做起。
除了父母,學校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在這一方面,我們學校做的很好。每天早晨半小時晨讀,或者讓學生背誦國學名篇,或者引領學生閱讀名著。別小看這半小時,日積月累,孩子的閱讀能力就會有大幅度提高。中考時,我校語文成績明顯高於其他兄弟學校,很多學生都能出口成章,表辭達意能力讓人刮目相看。
正像楊絳先生說的,一日不讀書,覺得索然無味,兩日不讀書,便覺得渾身發癢,一周不讀書,就如同生病一樣。如果讀書到了這地步,我們的孩子再也不會出現篇頭的笑話了。讓我們的孩子愛上閱讀吧,這會使他們受益終生,也是為恢復大國形象、實現中國夢做出貢獻。
農家自產純蜂蜜,掃一掃就能找到哦


TAG:小蜜粉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