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家裡老人出現這幾個癥狀,要警惕帕金森

家裡老人出現這幾個癥狀,要警惕帕金森

指導專家: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ICU專科主任 陳玲

從1997年開始,歐洲帕金森病聯合會將每年的4月11日被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目前世界上大約有400萬帕金森病患者,我國約有170萬帕金森病患者,據估計到2040年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將增加4倍。

四年前,王大爺發現自己經常把飯菜燒糊了,可自己一點都聞不到糊味,他想可能年紀大了鼻子都會不靈的,就沒在意。到了今年,王大爺發現自己的手不靈活了,拿水杯都慢半拍,費了老大勁兒才拿起來。看電視時,拿著遙控器的手也會不受控制地顫抖,他意識到自己身體可能出毛病了,到醫院就診後才知道,原來這些癥狀是由帕金森病引起的。

鼻子不靈、走路邁不開腳、手抖是帕金森病早期典型癥狀

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ICU專科主任陳玲介紹:「帕金森病是運動障礙疾病,典型癥狀為:運動遲緩、靜止性震顫和肌強直。

1.運動遲緩

活動剛開始困難吃力、緩慢,如走路邁不開腳等

2.靜止性震顫

往往從一側手開始,波及整個上肢、下肢、面部,多為不對稱性。很多患者像王大爺一樣,靜止時手指出現「數鈔票」或「搓丸子」樣顫動,手指隨意活動時癥狀消失

3.肌強直

指患者肌肉僵直,如果出現在面部,則表現為表情僵硬、眨眼少,俗稱「面具臉」,四肢活動時也感覺很沉重或沒有力氣。」

陳玲主任強調:「嗅覺減退也是帕金森病早期的典型表現,並且出現在帕金森病運動癥狀前的3-7年,約90%以上帕金森病患者都存在嗅覺減退。因此,去年國際運動障礙協會發布的《帕金森病臨床診斷標準》將嗅覺減退列為確診帕金森病的支持標準之一。

如果老年人發現自己有嗅覺減退,並且還有運動遲緩、靜止性震顫或肌強直,應該儘早到當地醫院的帕金森專病門診就醫,爭取在疾病早期就明確診斷。「

便秘、抑鬱、睡覺手腳亂動也可能與帕金森病有關

帕金森早期的典型癥狀除了嗅覺減退,鼻子不靈、走路邁不開腳、手抖以外,便秘、抑鬱、睡眠行為異常與帕金森病相關性也較強,數據顯示,便秘者發生帕金森病的危險度是非便秘者的3倍,一些帕金森病患者在出現典型運動癥狀之前10-20年就發生了便秘,而抑鬱則會早於運動癥狀二十幾年出現。

數據顯示,高達一半以上的帕金森病患者具有睡眠行為異常表現,比如,睡覺時拳打腳踢,有的患者會在睡覺時練「無影腳」將老伴兒踢下床,病人還會做噩夢、說夢話等。

陳玲主任說:「對於長年受便秘、抑鬱、睡覺時手腳亂動等情況困擾的老年人,應密切注意自己是否有運動遲緩、手抖等情況,一旦發現要儘早就醫。」

帕金森病應儘早診斷早治療

《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2014版)強調帕金森病應儘早診斷、儘早治療

對此,陳玲主任介紹稱:「除了通過日常的一些典型癥狀外,臨床上確診帕金森病通常是通過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簡稱:PET。還有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成像術,簡稱:SPECT,但是這個檢查費用較高,而且不是每一個醫院都能做此類檢查,除了要有相關儀器,還要有相關的葯。而且這個葯是一對一的關係,先打到體內,循環到腦里後,根據這個配體放出的放射性射線的多少,來診斷是否患有帕金森,射線比較少,說明神經元減少。」

她同時也特彆強調,帕金森病會隨著時間不斷進展加重,嚴重影響人的行動能力、思維能力和情緒。帕金森病在疾病早期進展很快,到了晚期發展反而變慢了,所以,如果能在早期科學治療,不僅可以很好地改善癥狀,還可能達到延緩疾病進展的效果,對提高生活質量尤其重要。

調查發現,發病後1-3年內便開始治療的帕金森病患者,在自理能力、活動能力和生活質量等方面明顯優於發病後4-6年才開始治療的病人

健康小貼士

當發現長期有嗅覺減退、便秘、抑鬱或睡眠障礙等癥狀,並伴有邁不開腳步、手抖等帕金森病的典型運動癥狀,應及早前往具有帕金森專病門診的醫院,獲得規範的診斷和治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生說 的精彩文章:

玩手機時突然頭暈,可能是頸椎出了問題
平胸不是噩夢 這些豐胸誤區才可怕
為什麼體檢的時候不能帶金屬物?

TAG:醫生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