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高本是正常人,到底是誰讓他變成了太監

趙高本是正常人,到底是誰讓他變成了太監

秦始皇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重要的貢獻,他結束了西周分裂的局面,實現了中國的大一統。但是,秦朝二世而亡。其中原因,秦始皇不可推卸,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趙高卻是一個推手。

現在的中國人有一個傳統,特別喜歡老兒子,秦始皇也是一樣,特別喜歡胡亥,但是這種喜歡,並不是意味著把皇位傳給他,因為秦始皇也知道胡亥沒有這個能力。

胡亥之所以能夠接任秦始皇的王位,主要是命好,當秦始皇要巡遊的時候,胡亥一撒嬌,說自己也要去,秦始皇就答應了。沒想到,秦始皇就答應了,結果途中秦始皇死亡。

在傳承機制不健全的秦國,誰都有可能成為皇帝繼承者。這個時候,胡亥的老師趙高上躥下跳,開始為自己的學生運作,首先他找到了丞相李斯。一番威逼利誘之後,李斯踏上了趙高這艘賊船,偽造了秦始皇的遺詔,讓胡亥登上了皇位。

後來,趙高逼死了李斯,成為秦朝的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秦末,爆發了陳勝吳廣農民起義,秦朝岌岌可危。當胡亥知道是趙高不讓自己知道這些信息後,打算出掉趙高,然而趙高先下手,逼死了胡亥。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趙高是一個太監,而熒屏上的趙高,也都是宦官的形象。實際上,趙高並不是太監。

太監是指通受過宮刑的男子,睾丸及性器官被摘除,無法進行姓生活。趙高不是太監,但是為什麼被說成太監呢?主要和司馬遷的《史記》有關。

史記·李斯列傳》記載說趙高是「宦人」,有「宦籍」,這是趙高被認為宦閹的一條材料。

然而,根據新出土的《張家山漢墓竹簡》,「宦」,就是在宮中內廷任職的意思。宦人,就是任職於宮內之人,相當於王或者皇帝的親近侍衛之臣。宦籍,就是用來登錄出入於宮門者的登記冊。

秦漢時代,不管是「宦人」、「宦籍」,還是「宦官」的用語,都沒有指被去勢的男人出仕宮內官職,也就是後代所謂的「宦官」的語義。當時,被去勢後的男人被稱為「奄(閹)人」,在宮中任職的閹人被稱為「宦奄(閹)」,定義非常清楚。

此外,《史記·蒙恬列傳》說「趙高兄弟皆生隱宮」,這是趙高是太監的另一條材料。相關資料顯示,「隱宮」一詞,本來語義不明。東漢以後,一位為《史記》作註解的劉姓人士借題發揮,他將「隱宮」之「宮」解釋為去勢的宮刑,進而生髮開去說,趙高的父親受宮刑去勢,母親與他人野合生下了趙高兄弟。趙高兄弟冒姓趙,也受宮刑被去勢成了宦官。以訛傳訛,到了唐代以後,趙高一家都是宦閹的不經流言,就逐漸固定下來。

秦史專家馬非百先生早就根據《睡虎地雲夢秦簡》指出,「趙高兄弟皆生隱宮」的「隱宮」一詞,是「隱官」的誤寫。《張家山漢墓竹簡》出土以後,隱官的意義更加清楚明白。

隱官,既用來指稱刑滿人員工作的地方,也用來指稱刑滿人員的身份,與宮刑和「去勢」完全沒有關係。

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先生有一個非常有名的論斷,叫做層累地形成的古代史。

顧先生以為,眼下所見到的古代史,經過了歷代不斷地改造重寫,已經不是原汁原味,而是添加了歷代所喜好的口味。為了了解真實的古代史,必須清理歷代的添加,復原古代的真相。東漢因為宦閹之禍亡了國,劉氏的曲解投合了當時人痛恨宦閹的心情,大家都願意傳布亡國禍首都是宦閹的流言。

唐代又是宦官專權亂政,古來宦閹亡國的陰魂未散,在類比聲討的風氣下,趙高是宦閹的流言蜚語,自然光大發揚,成了不刊定論。明代,宦閹之禍愈演愈烈,到了清末,大太監李蓮英還在慈禧宮中肆意擅權,人們對宦官的痛恨無以復加。如此代代層累之下,曲解的歷史也就一直被作為正史流傳下來,一直到今天。

趙高逼死胡亥後,讓胡亥的兒子子嬰做皇帝。早在當公子期間,子嬰就已耳聞目睹了趙高的種種罪行。被趙高推上王位,知道自己不過乃是一個傀儡而已。子嬰不願再重蹈胡亥的覆轍,便與自己的貼身宦官韓談商定了斬除趙高的計劃。

趙高要子嬰齋戒五日後正式即王位,等到期限到了,趙高便派人來請子嬰接受王印,正式登基。可子嬰推說有病,不肯前往。趙高無奈,只得親自去請。等趙高一到,宦官韓談眼疾手快,一刀就將他砍死了。子嬰隨即召群臣進宮,曆數了趙高的罪孽,並夷其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喜歡看歷史的朋友記得關注我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丸子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淝水之戰知名度竟然低於赤壁之戰的真正原因
揭秘朱元璋為什麼要把祖宗埋葬在水裡

TAG:小丸子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