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本文作者:李嘯天

《權力的遊戲》再一次按下了暫停鍵,然後進入漫長的等待之中。

很難想像,只剩下最後一季了!那些個鮮活的人物,真是讓人慾罷不能。不過,最後一季里新加入演員的機會已經很少,除了戲份不多的霍蘭·黎德、雷加·坦格利安,也容不下誰了。是時候來談談經由本劇而走紅的演員們了。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就劇而言,主演囧雪的基特·哈靈頓,主演龍媽的艾米莉亞·克拉克是風頭最勁的兩位演員,畢竟他倆是《權游》火與冰的代表。但人氣的紅與不紅,不能僅靠一部劇,還需要有更多實力劇的加持才行。像《越獄》的男主角溫特沃思·米勒因劇而紅,但劇終之後,他卻沒有拿得出其他有力的作品,慢慢就淪落一位三流演員了。而《致命毒師》中老白,大器晚成,一炮而紅後順勢抓住了機會,接連出演多部實力劇,不僅出演了大紅的商業大製作《哥斯拉》,還憑藉《特朗勃》順利入圍了奧斯卡影帝的提名,藝術與商業都端得住,真的紅了。

今天,就來說說,《權力的遊戲》的主演們在本劇之外的作品情況。然後,再落腳到《一錘定音》之上,好好來談談這部作品。

很難想到,《權力的遊戲》外,目前捧的最紅的演員是索菲·特納,即珊莎·史塔克。劇中的珊莎是一直讓人很難喜歡起來的角色,從懦弱到腹黑,變化很大,但就是不討人喜歡。不過呢,在劇外卻在憑藉漫威大製作《X戰警:天啟》中脫穎而出,按說扎在群戲中,個人要出挑挺難的,可特納出色地完成了年輕版的琴·葛蕾(鳳凰女),成為炙手可熱的演員,並在X戰警宇宙接下來的作品《X戰警:黑鳳凰》中,擔任當之無愧的第一主角。想不到啊想不到,風水輪流轉,首先轉到她。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另外一個即將大火起來的是「馬王」傑森·莫瑪。這個糙漢子其實早在《權力的遊戲》剛火的第一年就接到了新片約,主演重啟版的《王者之劍》,試圖重塑施瓦辛格曾經打造過的經典角色,可惜搞砸了,成了一部敗筆。在那之後就再沒擔任過什麼像樣的片子,倒是主演或參演過幾部像《赤警威龍》《狼人鎮》《荒野逃生》《劣質愛情》等片,都沒什麼大聲響。但現在不同了,他參演了DC宇宙的大製作《正義聯盟》,出演海王,這樣的人氣角色,這樣的機會,想不紅都難。何況之後有一系列DC作品在等著他呢。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之外,還有飾演少狼主羅柏·史塔克理查德·麥登斯,也憑藉《權游》的角色,獲得了大製作的機會,本色出演了《灰姑娘》。但儘管這部迪士尼作品票房大賣,但很難說他就火了。因為之後他還沒有得到再次證明自己的機會,更多的尷尬是戲紅人不紅。與伊德瑞斯·艾爾巴聯合主演的《巴黎危機》就是一次尷尬的啞炮。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其實,只要你火了,機會總是有的,就看如何去把握。只能說理查德·麥登斯幸運的同時又是不幸運的。而索菲·特納與傑森·莫瑪就幸運的多。其他明星,大都也獲得了機會,但目前為止,證明自己的人不多。

基特·哈靈頓,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囧雪,在《權游》之後就獲得了備受關注的製作《龐貝末日》這樣的機會,導演還是鼓搗出《生化危機》系列的保羅·安德森。可惜,糟糕的劇本還是搞砸了這個項目,整個影片就像火葬場一樣,使得龐貝古城再一次淪為災難。實在可惜了。而我們的囧雪在那之後,還沒有再次獲得一線製作的機會。只能在《第七子:降魔之戰》這種災難性的大製作中打打毫無亮色的醬油,唉!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龍媽的飾演者艾米莉亞·克拉克,在《權游》之外,迅速得到了《終結者:創世紀》這樣的野心大作,施瓦辛格州長豪氣萬丈地想要憑藉這部以他為靈魂的系列作品中再度崛起,結果卻淪為了笑柄。附帶著,作為女主角的艾米莉亞·克拉克也跟著沉了船。再之後,無論是文藝的《遇見你之前》,還是驚悚的《牆裡的聲音》,都沒有拉高她的聲譽,也沒有再次證明自己,反倒是她大大的嘴巴顯得過於搶戲,被觀眾再三揶揄。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小惡魔飾演者彼得·丁拉基,他因《權游》而爆紅,但在此之前他已經是很有名的演員了,不像以上幾位,在《權游》之前籍籍無名。丁拉基之前就在比較知名的作品《納尼亞傳奇》《葬禮上的死亡》中出演過讓人難忘的角色。但還是憑藉《權游》,讓他成為本劇中薪水最高的演員,也是人氣最旺的角色之一。爆紅之後,他出演了神作一般的《X戰警:逆轉未來》中的大反角,還主演了《像素之戰》,儘管有得有失,總體而言還算不錯。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色後的飾演者琳娜·海蒂,在出演《權游》之前也是擁有成名作,算是資深演員了,比較知名的像《300》中的王后。在她憑《權游》再次大紅之後,正好為《300》的續集《300:帝國的崛起》增添了噱頭,而她也正好在這部作品中戲份大大增加,還算是很出色地完成了她的戲份。可惜,在之後又沒有過硬的作品了。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其他,像百花騎士的飾演者芬·瓊斯,從《權游》出來之後,再進入另外一部電視劇作品《鐵拳》。從劇到劇,儘管瓊斯的表現不錯,但這並不是這篇文章要說的重點內容,真正的演技是需要大屏幕來驗證,本文主要說的就是《權游》之後的電影作品。鑒於上面沒有提,這裡就插一嘴。同類的,還有「小剝皮」伊萬·瑞恩,從《權游》出來後又投入了漫威劇《異人族》,同樣飾演反派,應該也會有不錯的表現。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還有龍媽的小情人達里奧,這個角色換過演員,先說下金髮的第一任,飾演者是艾德·斯克林。在他回絕了《權游》的召喚之後,主演了光頭佬傑森·斯坦森扯的成名作《玩命速遞》的重啟版《玩命速遞:重啟之戰》,可惜的是他沒有斯坦森那樣的好身手,也沒有那樣的好運氣,還沒有重啟成功。之後,又在《死侍》中飾演大反派,這次在瑞安·雷諾茲的映襯之下,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但是,距離完全證明自己,顯然還有一段距離。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接下來是達里奧的第二任接盤手米契爾·哈思曼,劇中他比第一任幸運的多,終於睡到了龍媽(可憐的大熊~)。劇外,他先是在口碑之作的《殭屍世界大戰》《涉足荒野》中分別軋了一個配角。然後主演了愛情劇《時間盡頭的戀人》與戰爭愛情片《奧斯曼中尉》,連髮型與鬍子都保持著權游中的樣子,《時間盡頭的戀人》還是一部相當不錯的影片,而《奧斯曼中尉》則相對差一些,哈思曼的表現上不失不過,還算可以,只是這兩部片子掀起的風浪不夠大,他的人氣也遠算不上紅火。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此外,還有核桃大帝瑞肯,作為狼家唯一一個幾無存在感的角色,估計現在都快沒有幾個人記住主演阿特·帕金森的相貌了。不過,作為童星,他在巨石強森主演的《末日崩塌》及盧克·伊萬斯主演的《德古拉元年》中都有出演,這個可能大家也沒怎麼留意到。那麼,他還主演了一部非常厲害的電影,就是《魔弦傳說》(久保與二弦琴),而且久保就是由帕金森來配音的。不過動畫片的悲劇,在於只記住了角色,記住了聲音,卻記不住演員。所以,儘管是主演,還是極難捧紅我們的核桃大帝。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以上,算是基本上都撈得上主角的人,但真正得到證明的沒幾個。至於弒君者詹姆,是本文的重點,下面再細說。還有原本就是大咖級別的肖恩·賓(奈德·史塔克)、卡里斯·范·侯登(紅女巫梅麗珊卓)、米歇爾·菲爾利(貓姨凱特琳·徒利·史塔克)伊恩·格雷(大熊喬拉·莫爾蒙),這裡就不細說了,他們的演技本就不需要靠《權游》來證明,都是當之無愧的大拿。還有更老一輩的像老玫瑰(奧蓮娜·雷德溫)、大麻雀(喬納森·普雷西)、老獅子泰溫(查里斯·丹斯 )、野人王曼斯·雷德(塞倫·希德)等等等等,這個名單很長,年輕時也都是叱吒風雲的演員,就不多說了。還是那句話,本文想說的是因本劇而火的人。

下列在別人的影片中露露面的,也算是獲得機會了,但從配角到主角的轉變,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像護送布蘭的玖健·黎德,由托馬斯·桑托斯飾演。千萬不要小瞧這個看起來萌人一臉的小演員,他原本是一個不錯的童星,在《權游》之後走入了《移動迷宮》系列,表現非常不錯。之外,還在《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中軋了一角,他那個極具標示性的面孔,加上不俗的演技,很容易在諸多演員中讓人記住了他。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彌桑黛,飾演者娜塔莉·艾瑪努埃爾,這位姑娘儘管在《權游》中的戲份不太多,卻讓人過目不忘。從《權游》出來後,她又一頭扎入了另外一部著名的群戲大作《速度與激情》系列,表現依舊不顯山不露水,卻同樣在戲份不多的情況下輕易地搶鏡,依然讓人過目不忘。這,也是一種實力。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火吻耶哥蕊特,在劇中身為囧雪的情人,因成功睡了囧,以及一句「你什麼都不懂」而聞名。現實中這倆演員也日久生情,成為了正式情侶,這也是《權游》最出色的副產品之一。飾演者蘿斯·萊斯利在《權游》中走出後,較出名的作品是在長了毛的范·迪塞爾作品《最後的巫師獵人》。但是,在迪塞爾強大的氣場面前,存在感顯得有些不足。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小玫瑰娜塔莉·多默,在《權游》中一直比較搶眼,但最後死的實在太不夠戲劇性,枉為了馬丁大神。娜塔莉·多默從《權游》中走出後,在《美國隊長3》中打了個醬油,然後在《飢餓遊戲3/4》中有不錯的表現,戲份不多,但酷拽的髮型還是很拽的。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臭佬席恩,飾演者艾倫·阿爾菲。席恩在劇中實在是個多災多難的傢伙,受盡了折磨卻一直活著,儘管活得憋屈活得窩囊。不過,在《權游》之外,他在基努·里維斯的翻身之作《疾速追殺》中同樣飾演了一個不作不死的公子,這一次他的表現,簡直是小剝皮再現,非常搶眼。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至於其他演員,因為在《權游》後出演的影片演員表中的位置比較靠後,女三男四這種打醬油一樣的角色,就不值得單獨來說了。像美人布蘭妮(格溫多蘭·克里斯蒂)在《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中有演出,出演了一個不特別指出就毫無辨識度的角色,實在是算不上什麼。另外像小指頭貝利席艾丹·吉倫,在《移動迷宮》《亞瑟王:斗獸爭霸》中都有亮相,也能讓人一眼認出來,但基本屬於本色演出,精彩程度差小指頭太遠,並沒有證明自己的演技。其他像獵狗羅伊·麥克凱恩,在《西部慢調》《極限特工》中也有亮相,但同樣不搶眼,角色太小,演技無法施展。還有紅毒蛇佩德羅·帕斯卡,在景甜女神的《長城》中扭了扭身段,也是不夠精彩,希望他在《王牌特工:黃金圈》中能打個翻身仗。還有龍母那個剛愎自用的哥哥韋賽里斯·坦格利安,飾演者哈里·勞埃德儘管在《萬物理論》《類人猿行動》中有亮相,不過由於他在《權游》中退出過早,估計已經沒有太多人記者這個演員的名字與面孔了。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至於飾演布蘭艾薩克·赫普斯戴德-懷特,飾演二丫艾麗婭麥茜·威廉姆斯,儘管依舊爆得大名,卻至今沒有稍微像樣點的作品,真是白白浪費了名聲。而飾演喬弗里大帝的演員傑克·格里森更絕,從《權游》中領完便當後直接宣布息影了,全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其實,這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免得像《哈利波特》系列中的馬爾福(湯姆·費爾頓)那樣,由一名邪典的帥哥淪為一名演技毫無長進的胖子。

接下來,回到正題上,好好來聊聊弒君者詹姆吧。

至於詹姆·蘭尼斯特,第一季里幾乎人人討厭,結果過了兩季把自己洗白了,變成了許多人眼中的暖心帥大叔,並隨著劇集的深入贏來越來越多的關注。而丹麥演員尼可拉·科斯特-瓦爾道也就此一炮而紅。身為一名中年演員,科斯特之前也在《黑鷹墜落》《天國王朝》這種大製作里打過醬油,演過過一干不知名的角色。直到《權力的遊戲》大紅之後,才開始有有了更多片約,先後在口碑驚悚佳作《媽媽》及靚湯主演的《遺落戰境》中飾演了頗為重要的角色。然後又主演了《神戰:權利之眼》這種的次重量級的製作,片子口碑一般,但攝影不錯。再之後,科斯特又主演了奈飛出品的小製作《小奸小惡》,沒有看過不好評價,但看評分不太高。再然後就是今天要說的《一錘定音》了。

《一錘定音》這部片吧,也都算不上特別出色,起碼不如同類型的由湯姆·哈迪主演的《布朗森》出色,但也值得一看。總體來說,弒君者詹姆也一如囧雪、龍媽一樣,還沒能全面證明自己。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而我,本來呢,是在看完《一錘定音》之後,想寫篇評論。不過單純就片論片,也很難剖析出什麼來,畢竟這不是一篇現象級的作品。所以,乾脆跑題了下,順道盤點了《權力的遊戲》中的主要演員們在大屏幕上的表現。把兩篇文章合成了一篇,單純的盤點也沒啥深度,合在一起寫成一篇,就算是互補,豐滿一點好了。

下面,正式回歸主題,來說說《一錘定音》這部片。當然了,上面說了這麼多,已經很占篇幅了,下面具體到主題上,就長話短說好了。

一句話,《一錘定音》就是一部暴力版的《海邊的曼徹斯特》。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海邊的曼切斯特》講述原本一位開朗成功的男人李·錢德勒,因為自己的一次失誤,將自己的家一把火燒掉了,死在火海中的還有自己一對心愛的女兒。在之後,他的妻子也離開了他。從天堂到地獄,短時間內,李的命運幾經轉圜,遭遇重大打擊,工作上也為了一名普通的藍領工人,過著很喪很喪的生活。但命運還是沒有放過他,他的哥哥不幸也去世了。片中聚焦就是他的哥哥去世後,遺囑上把侄子留給了李去照顧。一個已經對生活失去了興趣的男人,卻要他去承擔不願意去承受的責任,這簡直就是一種玩笑,也更顯殘忍。在這個剝繭抽絲的故事講述過程中,我們也一點點體會到這位男人的心境,跟著他在灰暗的喪中,一點一點摸索,在感同身受中心情變得沉重起來。《海邊的曼徹斯特》的重點在於「喪」,加上卡西·阿弗萊克等一干演員超一流的演繹,將喪的情緒傳達的淋漓盡致,這位這部片蒙上了一種憂鬱的文藝氣息。

而《一錘定音》之所以不夠優秀,就在於它缺少足夠的文藝氣息,也缺少一種點題一樣的「喪」情緒或者其他情緒。只是講了一個類似於《海邊的曼徹斯特》的故事而已。《一錘定音》里,男主角雅各布原本是一名股票交易員,過著優渥的中產階級生活。但在一次聚會回程的路上,因為自己的失誤釀成了一場車禍。結果讓同車裡的朋友失去了生命。然後,雅各布被送上法庭,以過失殺人案的名義被送進監獄,刑期5年,2年後可以進行假釋公證。如果可以通過公證會,就只需要在監獄裡呆兩年就可以回家了。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但命運就像一條毒蛇,霉運一旦纏上了身,真的很難被甩開,甚至會在霉路上越走越遠。不管是《海邊的曼徹斯特》中的李,還是《一錘定音》中的雅各布,都不幸地被纏上了,李需要去承擔他不願承擔的責任,雅各布則被送去一所極度骯髒的監獄。這所監獄存在著歧視與霸凌,每一個進去的新人,要麼被人制服屈從於命運,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要麼自己為自己做主,打出一片天。

用雅各布的話說,一旦進入角斗場,要麼選擇作為一名鬥士,要麼就得死去。他選擇了不屈從,從進入監獄的第一天起,就向監獄霸凌說不。但是,在由各類人渣組成的囚犯之間,單槍匹馬並不足以保護自己。畢竟,你需要睡覺,也需要上廁所,這些脆弱的時候,別人就可以肆無忌憚地來攻擊你。要想有尊嚴地生存下來,就得依附於組織,選擇站隊,選擇加入幫派。雅各布是一名白人,他選擇加入了白人幫派。在那裡,因為他之前是股票交易員,他被起了個外號叫「金融」(Money)。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選擇,從第一次做出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接下來命運的走向。雅各布從選擇做一名鬥士開始,然後選擇加入幫派,再不得已選擇去殺掉幫派的敵人,到選擇販毒運毒,一步一步,從小坑到大坑,再到深淵,逐漸滑入了底谷。原本,只是意外的車禍,只需要再監獄裡呆兩年就可以出去了。可是,雅各布卻逐漸將這樣的機會變成了終生監禁,他也一步步淪為了監獄中的頭名獄霸。就像中了魔咒,無法擺脫「墨菲定律」,只要需要選擇,就總是往最可怕的那條路上滑去。

換句話說,《一錘定音》也可以看作是一部黑社會老大的煉成記。眼看著一個社會上的好人,一步一步淪為一名罪惡累累的惡棍。前半段,會不斷吃驚,看著雅各布一步一步跟隨著命運無奈地做出選擇;後半段,他則開始了向命運的回擊,在勉力地想要掌握自己的命運。儘管,他一點一點變成獄霸,但內心上他依然還保持著人性,想讓監獄之外自己的兒子變成的好一點。畢竟,他依然是一名父親,還擁有最後的一絲尊嚴。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從暴力到暴力,電影人物上《一錘定音》像極了《布朗森》,而故事上又很像是《海邊的曼徹斯特》,不過湯姆·哈迪賦予了布朗森邪典的人格魅力,卡西·阿弗萊克更是是賦予了他飾演的李以濃郁的文藝氣息,儘管《一錘定音》就像是《布朗森》+《海邊的曼徹斯特》,但尼可拉·科斯特-瓦爾道的表演功力與湯姆·哈迪及卡西·阿弗萊克比起來,當然是差得遠。

但是,對於喜歡《權力的遊戲》,喜歡弒君者詹姆的人來說,《一錘定音》的好處在於你可以再次看到詹姆的影子。同樣複雜的人物身份,《權游》中的詹姆既是違背公義的弒君者,又是有情有義的好兄長好情人,身份感撕裂的詹姆,也因此擁有了格外的魅力;《海邊的曼徹斯特》中的李,在完全違背人性的黑暗之中,痛苦地前行,內心極度絕望,瀕臨崩潰,這樣的角色極少出現在銀幕之上,卻被卡西演的極好;《一錘定音》當然沒有《海邊的曼徹斯特》那樣的野心,它只是努力去壓榨尼可拉·科斯特-瓦爾道身上已有的成分而已,這部片想要的就是詹姆那種精分,一邊是逐步淪落的惡魔,一邊依然是一名愛子如命的好父親。這一點上,尼可拉·科斯特-瓦爾道算得上的駕熟就輕,演的挺好。而電影的缺點,也在於此,畢竟作為大屏幕的藝術,大家並不滿足於一個小屏幕上的角色,何況還沒有太多驚喜。大家不僅想看到弒君者,還想看到更深刻的東西,可惜《一錘定音》沒有提供。尼可拉·科斯特-瓦爾道的角色,也沒有能夠超越弒君者詹姆的人設。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漲姿勢!看完了《權力的遊戲》,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覺!

所以,在沒有《權游》的日子裡,來看看《一錘定音》,一定會覺得不錯,因為你又看到了那個熟悉的詹姆,而且影片更加男子氣,擁有更多的暴力,更多的血漿,更多的荷爾蒙。不過,你要是想看同類更好的電影,那麼監獄類型的可以去看《布朗森》,命運類的可以去看《海邊的曼徹斯特》,就夠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