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皓宸為什麼這麼火?

張皓宸為什麼這麼火?

「90後作家第一人」

張皓宸新書見面會武漢站,

你會去嗎?

7月21日10點,90後人氣作家張皓宸在微博上發布了一條新內容:如果時間非線性,你想去哪個年紀彌補遺憾,又或是劇透後來人生。步履不停,願我半生顛沛,值得等到一個姍姍遲來的你,願最後是你,陪我在時間裡流浪。

這是張皓宸首次自編自導的音樂微電影的介紹語,與張皓宸同天發布的中、短篇故事集《後來時間都與你有關》同名。

影片採用時間點倒敘手法,用一個沙漏掛飾和滿懷情愫的摺紙飛機貫穿了男主人公一生。

「80歲,有些事不該是悲劇結尾,70歲,想念你,50歲,孤單,40歲,懂得珍惜,35歲,恃寵而驕,30歲,失意,22歲,被你喜歡,16歲,初見你。」

影片在每一個時間節點上都會給男主人公此刻生活狀態一個註解,同時向觀眾拋出一個思考,如果時間可以倒敘,那麼有些錯誤是不是可以避免,如果時間可以非線性,每個人又會怎麼去彌補遺憾。

不知道為新書暖場的音樂微電影在其中起到了多大作用,事實是,第一個星期就售出16萬冊的新書,沒有懸念的成為這位作家又一部銷量破百萬的作品。

作為2016年中國90後作家富豪榜第一名,第十屆作家榜金獎年度新銳作家獎獲得者,韓寒主編「一個」app最強人氣冠軍,372萬粉絲的微博高人氣高顏值boy,張皓宸的每本圖書均銷量破百萬。

除了在文字上的成就外,張皓宸也擴展了諸多其他領域,他出單曲,上真人秀,拍雜誌寫真,出席時裝周,由自己的作品《我與世界只差一個你》中的短篇《念念相忘》改編的電影也即將上映。這部電影張自己擔任編劇,日本著名導演岩井俊二監製。

不可否認這個九零後作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圍繞在張皓宸身上的光環也給了人諸多疑惑,究竟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亦適時?

「所有問問題的人,

他們心裡其實都有了自己答案。」

——《你是最好的自己》

1990年生於四川成都,這一時間點正好讓張皓宸進入了九零後的行列,早一年就八零後了。

張皓宸讀書時是一個內向的胖子,他在《謝謝自己夠勇敢》中一篇名為《只有自己會永遠陪著自己》的自述中寫道:

「所以從小到大都是被欺負的命,跟那些青春片里的橋段無異,無非是被鎖在廁所里,作業本被藏起來,桌位上被塗滿502膠。再過分一點就是心理上的,體育差每次投籃球或者接力賽都會被嘲笑,變聲期聲音稍微細點就被罵娘炮,亦或是默默躲在角落演著路人甲無人搭理。好在上大學時上帝給我開了扇門臉不錯的窗,半學期自然瘦成了五官還算對得起祖國的小「咸」肉。班上有女生追我,回到寢室還有兄弟捧我,第一次當上人生男一號,每天都拚命開心。」

大學畢業後,張皓宸獨自去了北京,在爸爸朋友介紹下去了一家小型軟體公司上班,每天打電話推銷抓取數據的軟體。

很快張皓宸換了第二份工作,負責給一個國企運營官方微博,大學專業為市場營銷的他此時也開始運營起自己的微博。

在北京,一千塊生活費只能跟朋友擠東交民巷破爛民房,一天一頓,頓頓盒飯。在自述中他寫道,「我又死要面子逞強自己過得很好,嘴上跟他們說著足夠了,身體上都是靠我給各種雜誌社投稿來勉強生活。」

迷茫了兩個月後,他獨自去烏鎮放空。反覆思考的結果是絕不回成都,因為回去出路只有國企。

去年7月,新世相策劃一場超級營銷事件,「4小時逃離北上廣」。知乎上給這個話題一個註解:逃離北上廣,一種社會現象,即逃離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些一線城市,是在大城市房價居高不下、生活壓力持續增長的情況下,在白領中興起的思潮。要不要逃離北上廣,到二三線城市去安放青春,這是兩種價值,選擇哪種是性格和每個人具體情況所決定的。

不可否認,對一個有理想的年輕人來說,北京,依然是追夢的聖地。

張皓宸北漂第一年,全國網路文學用戶達1.94億,網路文學作者有一百多萬人,每年有三四萬部作品被簽約。網路與文學共生,作家紛紛從博客大巴轉戰新浪博客,再混跡新浪微博。

一次朋友聚會上,張皓宸認識了「初見互相看不順眼」,駐紮在MTV中文頻道的主持人楊楊。兩人組成cp在微博上發布了名為「那些很冒險的夢」系列衛生紙漫畫,楊楊負責創意攝影,張皓宸負責文字插畫。

真正在網路上的爆紅始於 2013年12月9日,人民日報的微博發布了9張創意插畫照片,雋秀的字跡配上暖人的畫風。微博文末出現的張皓宸三個字讓他的微博轉發從幾十個變成了幾萬,一夜間在微博上颳起了一股插畫創意的風潮。

2012年,韓寒的【ONE·一個】上線,秉著「複雜世界裡,一個就夠了」的口號,韓寒召集了當年《獨唱團》的人馬。上線不到二十四小時,就拿下了當天免費app store免費排行總榜第一名。

張皓宸接受了朋友兼【ONE·一個】APP圖書編輯一言的受邀投稿,第一篇《迷茫先生》,講述的是自小愛攝影的迷茫先生,逐漸淪為平庸後,辭職向南旅行追逐夢想的故事。這篇文章獲得了兩萬六千的高贊。隨後張皓宸成為了【ONE·一個】的常駐作者,文章很受歡迎。

2015年4月24日,張皓宸亮相《天天向上》,當天成為微博熱門,也收穫了一大批新粉絲,「始於顏值,終於才華」這句話在張皓宸身上得到了完美詮釋。

接下來的一切都勢如破竹,相繼發布的新書《你是最好的自己》、《謝謝自己夠勇敢》、《我與世界只差一個你》銷量均破百萬,也讓張皓宸成為很多人心中的「90後作家第一人」。

如今的張皓宸每天輾轉全國忙碌於新書的簽售會,同時在微博上發起了關於新書#後來時間都與你有關#的線上伴讀計劃,用聲音,文字,圖像陪你讀新書故事。

「每個故事都需要一個結局,

但沒有結局的,叫做人生。」

——《我與世界只差一個你》

如果說龐大的世界觀是作家最厲害的想像,那麼活在當下是張皓宸最擅長的表達。

GQ中國的主筆何瑫曾說過,如今人們看文章更願意少一些修飾,多一些純粹。

張皓宸讀大學期間出過兩本書,處女作叫《回憶是眼睛裡的海》,另一本叫《每次告別都有一顆星熄滅》。文風是青春疼痛文學那一類。張皓宸在第一本書的引子上也不能免俗的寫上《是不是大家都死了,才可以結束這孤單的輪迴》,書中引用了大量的比喻來講述了三個人殘酷的青春。

這兩本書賣的很差,因為疼痛青春文學那一套已經過氣了。他漸漸把握到了讀者脈絡,更願意去訴說發生在當下的故事,來闡述自己的所知所想的九零後的世界觀和愛情觀。

「一段愛里最好的體驗是舒服,兩個人三觀趨同,有話聊,沉默也挺好,保持崇拜,但不自卑,把所有細碎的疑慮,都放進一起走的路里。偶爾也有刻意,拒絕和適當的距離,但我不擔心你離開,也不願意離開你。所謂與你在一起,不過是一場初見動心,再見傾心,相處後的長久安定。」

一些小情緒在他筆下會被慢慢擴散,變得有力度,直撥人們心中最柔軟的心弦。

碎片化的時代,隨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篇幅短小,語言幽默,亦或者帶有一絲小傷感的「溫情故事」更容易取得人心,追求自我價值的文章逐漸成為了大勢所趨。

張皓宸的文字輕盈,溫暖,善於營造一種真實簡樸的生活,擅長把勵志主題、創意插畫、攝影、手寫互動等元素結合起來講述發生在自己生活中的故事,也讓讀者產生一種傾訴的慾望。

「時間的跨度不過是一次遇見和告別,

短的是三兩行情詩,長的是用一生陪伴。」

——《後來時間都與你有關》

關於張皓宸的討論在微博和知乎上態度截然不同,微博上大多是互發早晚安和小情緒的粉絲,知乎上大多對他文字嗤之以鼻。

有人這樣評論:

一直好奇他到底是寫書的還是幹嘛的,書寫的不怎麼樣直播上綜藝倒是不少,說他是什麼創意插畫師我不否認,但是他就只畫那種簡筆小人也是很奇怪...

對於這些問題張皓宸毫不迴避,在香蕉街拍的專訪中他說:「在現在這樣的時代,新媒體社會,再也不可能有所謂的酒香不怕巷子深了,現在的酒太多了。沒有人追隨,沒有人看你的東西,你的書就賣不出去。如果你有能力和條件,你能把這個酒往巷子口推推,其實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對待問題他永遠顯得溫和,誠懇且現實,毫不偽裝自己。他的公眾號有句特別暖心的簽名,「睡不著就找我,我不關機」。

和這句話一樣,他向來給讀者營造出一個鄰家大男孩的印象,是每一個早上會給個你送早餐,每一個夜晚噓寒問暖,每一個午後的陽光里,會揉你頭髮的少年。

生活里缺少什麼,人們才會渴望什麼,正因為生活日趨堅硬,人們渴望柔軟,所以「暖男」開始流行。

暖男的要素,更多體現在生活和情感領域。他們溫和細膩,能夠洞悉和體察別人的情感,他們勤勞肯干,懂得照顧人,是顧家、愛家的生活家,能讓別人覺得如沐春風,給身處不安之中的人,提供安全感和舒適感。韓松落在《「暖男」是一種什麼生物》這樣描述暖男。

翻開他的早期微博,那時候他還沒有現在這麼紅,能看到某些粉絲在底下的評論,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女孩,說她從小叛逆,喜歡打架,是學校的小太妹,後來看了張皓宸的書發現原來世界這麼溫暖。

看他的過去會發現張皓宸的暖是與天俱來的。

例如他在大二那年寫給林俊傑的樂評,也會特別真誠的表達對偶像的喜愛:

最後我才知道,有些東西,不是不再喜歡,而是當喜歡已經成為習慣,甚至成為生命的一部分,才知道,原來自己一直都珍重的才是最不值得的,那些不以為然但是又在心底駐紮了一塊地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其實,到現在我都沒有買《100天》那張碟,大概覺得買碟只是為了當初的狂熱,而現在只是作為一個已經長大的聆聽者,能在一個小地方,全心全意地支持他,就夠了。

一個性格真誠,長相帥氣,文字暖心的大男孩,很難會有人不喜歡吧。

text: 宏宇

better 福利

張皓宸新書

《後來時間都與你有關》5本

張皓宸握手會現場名額 10人

時間:9月3日周日14:00——16:30

地點:武昌區中北路9號長城匯三樓多功能廳

長按下方二維碼添加better醬

了解福利獲取方式

已加better君的粉絲,可直接勾搭better君。

GIF/97K

你讀過張皓宸的作品嗎?

最喜歡他什麼?

點擊右下角留言

長 按 二 維 碼 關 注 我 們

GIF/478K

點擊下方圖片 回顧往期精彩內容

武漢人餐桌上最家常的夏

24路夜行人

穿越城市的鐵路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etter 的精彩文章:

有些人可以倖免於時間長河之外永遠18歲,就像李玟
尋覓《從你全世界路過》的故事,把你的靈魂交給香格里拉
從杭州到武漢,一種味道,兩樣人生

TAG:bet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