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加高圍牆、增加監視器,校園就安全嗎?

加高圍牆、增加監視器,校園就安全嗎?

(天下資料 陳德信攝)

除了校園門禁嚴格把關、注意校園角落的巡邏外,在割喉案之後,我們有哪些具體作為可以守護學生的安全?已退休的校長江連君提供了空間、人員等「物理層面」,以及安全意識教育等「心理層面」的建議。

北投文化小學女童被割喉案發生後,引發許多學童的恐慌及家長的不安。社會大眾普遍認為校園安全亮起了紅燈,並對於校園開放政策,與設施、人力不足等問題提出批評。

校園安全,所涉及的因素並非是單一的,尤其是過度仰賴設施的構建,恐怕極易流於表面效度,無法達到實質的防護效果。以個人在教育現場服務的經驗,大量增設監視設備,姑且不論隱私是否容易遭受侵犯的問題,假使沒有同時增加經專業訓練的人力,也頂多有助於案發後的畫面調閱,而無法及時發現異狀,有效追蹤,排除威脅。

確保校園安全,以下幾個重要面向是必須查看及省思的。

首先,是大家很容易想到的圍牆或圍籬部分。如果覺得圍牆過低,輕易就能跨越,可考慮在其上方架設具穿透性的設施,但務必考慮穩固性及視覺美感。倘若校園四周是以綠籬構築,那麼綠籬減少修剪,便能增加高度,綠籬大幅增加厚度,亦有阻絕不速之客穿越的效果。

其次,是監視系統。校園的重要通道或較偏僻、死角的地方,設置監視設備是必要的,但配套措施是同時具有訓練有素的監視人力,才能真正發揮發現危機、排除危機的實質成效。

發揮人力資源比監視器數量更重要

至於人力資源部分。學校應有足夠巡視校園及監看監視系統的人力,方可對於威脅校園安全的危險因子防微杜漸。人力資源可包含兼任行政工作的教師、職員、工友、外聘保全人員、替代役男、家長志工等。人力資源要發揮效能,最重要的是教育訓練及定時的危機處理模擬演練,這是目前許多學校及共機關普遍缺乏,或未加以落實的。

此外,通報制度也要深入檢討。本次事件發生後,教育、警務、社政等相關機關信誓旦旦承諾加強橫向聯繫與通報,但這些聯繫與通報,除非有特定情資,絕大部份可能都在危機發生後才會進行的。個人認為,校園內部更要有綿密的聯繫與通報機制,試想:如果上課時間,學生必須離開教室,離開老師的視線,此時老師便以電話通報相關人員,對於學生前去的場地加強監視或巡邏,應可減少歹徒的可趁之機。或許這樣的通報舉措無可避免會中斷課程的順暢進行,但降低學生曝險的效益卻是很高的。

圍牆、監視設備、人力資源、通報制度,這些較屬於物理層面的問題,易被提出討論及要求改善,但要確保校園安全,絕不能忽略師、生,甚至家長的危機意識。「不要單獨前往或滯留在公共場所」、「見到有異樣的人,應迅速離開現場」這兩項危機意識,是家長、老師必須常常對孩子耳提面命的,也是小學生要養成的習慣,因為有人同行、有人陪伴,就會增加逞凶者的顧慮,因為避開與有異樣的人同在一個場域,便可降低危險或傷害發生。最近,網路流傳著英國十大兒童安全宣言,點閱率頗高,其中第十條「壞人可以騙」,這種意識,我們的孩子有嗎?我們大人也未曾教過吧!

北投文化小學隨機殺人事件是令人傷心及憤慨的,這類案件經過媒體大肆報導,是有感染力的,如果未加深刻檢討,類似事件可能還會發生。我們一定要由這種悲慘事件獲得教訓,並建立真正能確保校園安全的機制和意識,它不是單一的,它是全面的;它不應是口號宣示或表面措施,它應是徹徹底底的省思,務實而效益的具體行動。(本文作者為小學退休校長、童書作家 江連君)

★版權所有,轉載請加註作者及出處,出處為親子天下微信公眾號(微信號:cn-parenting)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子天下 的精彩文章:

兒科醫師:就這麼簡單,打造孩子黃金免疫力
請問眼科醫師:小孩什麼時候要看眼科?
上班好還是在家帶孩子好?
女兒娶妻那天,我幫她打好領帶
孩子不聽話?他可能根本沒聽懂你的話

TAG:親子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