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誤國:康有為提議向巴西移民,光緒一臉懵逼:巴西是啥東東?
導讀:
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們,也許是世界上最為神經質的一群人,他們一方面對祖國愛得深沉,恨不得把心肝都掏出來貢獻給祖國,另一方面他們又做著不切實際的大夢,用書生意氣指點江山,繼而又熱淚迸發咬碎銀牙迎接失敗,方孝孺是這樣,康有為也是這樣……
在戊戌變法的時候,康有為就曾在《上清帝第四書》中,主張在清政府機構中施行「議院制」,我們暫且不去討論光緒是否知道這個「議院制」是個什麼東東,僅僅是康有為這如同天外飛仙一般的思緒,就不能不讓人瞠目結舌。估計中國歷史上,能夠想到在一個王朝內部設立參、眾兩院的,也只有康有為了。
這還不算什麼,更奇葩的還在後面。1897年11月,康有為帶著一份他認為關係著中國「種族生存」問題的文件,從上海啟程前往北京,這份文件的內容大家想破頭也不會想到,竟然是「開巴西以存吾種」,具體設想就是將一部分中國人「移民」,在中國境外建立一個「新的中國」!而康有為設想的目的地,竟然是遠在美洲的巴西……
可能有童鞋要問了,康有為為啥回想到八竿子打不著的巴西呢?要知道,當時的清朝,沒幾個人知道巴西是個啥東東。請聽康有為的解釋
「中國人滿久矣,美及澳洲皆禁吾民往,又亂離迫至,遍考大地,可以殖吾民者,惟巴西經緯度與吾近,地域數千里,亞馬孫河貫之,肥饒衍沃,人民八百萬,若遷吾民往,可以為新中國。」(康有為:《康南海自編年譜》,《戊戌變法》(四)。)
康有為帶著他自認為的這個絕世良策,專門去找了總理衙門大臣李鴻章商量。他告訴李鴻章,即使中華國土淪亡了,轉移出去的中國人,依舊可以建立一個「中國」。李鴻章居然很平靜的表示同意,然後找了個」茲事體大,需要和巴西公使商量一下」的借口,客客氣氣的把康有為打發走了。
康有為啥都想到了,唯獨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你願意,人家巴西願不願意呢?


※古代寡婦除了「夜哭」,還有三大絕招,第三個至今仍在用
※你們都小看張宗昌的詩了,魯迅詩歌獎得主和他一比,提鞋都不配
※此人執政10年,延續明朝國運100年,死後慘遭抄家餓死十餘人
※硫磺島上的最後日軍:喝煤油吃蛆蟲誓死不降,直到變成一鍋大雜燴
※他是侵華戰爭最大元兇,躲過了戰爭審判,卻沒有逃過天道報應
TAG:小郝話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