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于謙身為朝廷頂樑柱,力排眾議迎回明英宗卻慘遭毒手?

為什麼于謙身為朝廷頂樑柱,力排眾議迎回明英宗卻慘遭毒手?

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好高騖遠且自信爆棚的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勸阻決定親征。隨後他把年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命令皇弟朱祁鈺留守。然後和王振率官員100多人,50萬大軍雄赳赳的從北京出發親征。

由於英宗一味信賴,軍中政務皆由王振這個蠢貨專斷,大軍退至土木堡的時候,幾天沒吃的軍隊遭瓦剌軍趁機進攻,明軍倉促應戰兵敗如山倒,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66名大臣戰死,隨後明英宗被俘。

英宗在土木堡大敗被俘,京師最有戰鬥力的部隊、精銳的騎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憊的士卒不到十萬,人心惶惶,是于謙這時當機立斷請郕王朱祁鈺調南北兩京、河南,山東和南京沿海所屬各府的軍隊,立即奔赴順天府以安定人心。隨後,于謙升任兵部尚書,全權負責籌劃京師防禦。

英宗被俘後,監國的郕王朱祁鈺有天上朝,右都御史陳鎰上奏請求誅殺宦官王振全族,廷臣們紛紛響應。朱祁鈺無法做決定,下令改議,大臣們個個抗議不依。此時,王振心腹、錦衣衛都指揮使馬順站出來破口大罵,稱群臣落井下石,哪想戶科事中王竑突然上去就給了馬順一拳頭,眾大臣見了全然不顧這是在朝堂之上一擁而上,馬順居然就這樣被活活打死了。

郕王朱祁鈺嚇得面色蒼白,起身就走,于謙擠到郕王身前,扶臂勸導道:「馬順等人罪該誅死,打死勿論」。朱祁鈺這才坐下。散朝後,吏部尚書王直握著于謙的手嘆道:「國家正是倚仗您的時候啊。今天這樣的情況,即使是一百個王直也處理不了!」在那時,朝廷上下都拿于謙當頂樑柱。

十月,瓦刺大軍以護送明英宗回朝,實則攜大軍進攻京城,在於謙的防守下,京城久攻不下,隨後瓦刺軍以太上皇朱祁鎮要挾,于謙仍舊不搭理。而後瓦刺軍撤退。

直到了來年八月,明英宗被留在北方已經一年了。瓦刺軍看英宗沒什麼利用價值便派人接連議和,提出把太上皇送回。大臣王直等商議派使者前往迎接,明代宗不高興地說:「朕本來不想登大位,當時是被推上來的。」嘴上雖是這麼說,換誰當了皇帝再送出去也是不甘心的啊。可于謙卻:「帝位已經定了,不會再有更改,只是從情理上應該趕快把他接回來罷了。萬一他真有什麼陰謀,我就有話說了。

當時朝廷上下都是聽於謙的,明代宗朱祁鈺看看他便變了面色說:「聽你的、聽你的。」先後派遣了李實、楊善前往。終於把上皇接了回來,不管從史書記載還是野史軼聞,迎回明英宗確實是于謙的功勞。

明英宗回朝後,已經是明代宗的朱祁鈺心有惶恐將哥哥英宗軟禁在宮裡,哪想沒幾年這朱祁鈺居然重病起來不能理事。隨後明英宗趁機複位,複位第一件事就是將扶持郕王朱祁鈺上位的于謙給抓起來了。對於是否殺于謙明宗本來還有點猶豫,覺得他有才幹能抗敵,奈何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等勸他:「您不殺他,複位無名啊」。朱祁鎮一則為了複位,二則憤恨于謙擁立朱祁鈺為帝,下令殺了于謙。

據載于謙自土木堡之變後不是在軍營就是在值班的地方,抄家的時候家裡無半兩存銀居然只搜出了朱祁鈺賜給的蟒袍、劍器。于謙死的那天,陰雲密布,全國的人都認為他是冤枉的。民間皆嘆:

上有岳飛要迎二聖回朝被殺,今有于謙迎太上皇而死。

重名節,輕名利

重成仁,輕殺身

重社稷,輕君王

不得不說,這三句評價是于謙一生最好的說明,卻也是他被殺的根本原因吧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享閱 的精彩文章:

TAG:享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