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PK大賽】科比韋德一對一誰能贏?得分後衛最後的風骨

【PK大賽】科比韋德一對一誰能贏?得分後衛最後的風骨



(誰是最華麗分衛 科比韋德互爆50大瞬間)


《最強NBA球星PK大賽》票選類線上賽事十六強賽繼續鏖戰,今天兩位傳奇分衛要來一場你死我活的較量,科比-布萊恩特和德維恩-韋德,論單挑,誰更強?


《最強NBA球星PK大賽》比賽主體採用單敗淘汰賽制,在首輪比賽結束後設有一輪復活PK賽,總共分為六輪:32強賽,復活賽,十六強賽,八強賽,四強賽,決賽。每天放出一組對決,比賽結果完全由球迷投票產生,投票時間為早上8時至次日8時,請大家為支持的球員投票。


點擊閱讀原文參與投票


選手介紹:「小飛俠」對「閃電俠」



好吧,使用這兩個綽號只是為了對仗好看,實際上「小飛俠」這三個字形容初出茅廬時的科比還行,後來的他,早已成為「科神」、「黑曼巴」。而韋德,也曾公開表示不願再被叫作「閃電俠」,韋德之強,絕不僅僅在於一個快字。


科比1978年8月23日出生於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之後隨身為職業籃球運動員的老爸一起到義大利生活,度過了自己童年的大部分時光。老爸職業生涯結束後,科比回美國讀的高中,畢業後直接參加NBA選秀,在首輪第13順位被湖人選中,為了得到這支簽位,湖人付出了明星中鋒迪瓦茨作為代價。


進入聯盟後的科比迅速展現出驚人天賦,新秀賽季雖然出場時間有限,但在全明星新秀挑戰賽上表現搶眼,且憑藉一記胯下換手奪得了扣籃大賽的冠軍。


此後的20年時間裡,科比始終為湖人一支球隊效力,從未換過球隊。期間他18次入選全明星,15次入選年度最佳陣容(11次一陣、2次二陣、2次三陣),12次入選 最佳防守陣容(9次一陣,3次二陣),5奪總冠軍,拿到過4次全明星賽最有價值球員,1次常規賽最有價值球員以及2次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

此外,科比雖然只有兩個得分王頭銜,但巔峰的2005-06賽季場均轟下35.6分,是1986-87賽季邁克爾-喬丹場均37.1分之後,聯盟最高的賽季場均得分紀錄。他也被公認為喬丹之後,整個籃球運動歷史上第二好的得分後衛。


韋德1982年1月17日出生於伊利諾伊州的芝加哥,少年時並不十分引人注目,大一賽季甚至因為成績不達標沒有代表校隊出戰NCAA的資格,不過大三賽季表現出色,帶領馬奎特大學一路殺進錦標賽四強。尤其是在四分之一決賽淘汰肯塔基的比賽中,韋德斬獲29分11個籃板11次助攻的大號三雙,一戰成名。賽季結束後,他參加NBA選秀,在首輪第五順位被熱火選中。


進入NBA之後,韋德迅速成長,很快就成為了熱火隊著力培養的建隊核心,職業生涯第三個賽季就率隊奪得總冠軍,併當選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韋德職業生涯迄今為止14個賽季,其中13個賽季都是在熱火度過的,期間12次入選全明星, 8次入選年度最佳陣容(2次一陣3次二陣3次三陣),3次入選最佳防守陣容二陣。


韋德總共為熱火奪得過三座總冠軍,除了2006年總決賽場均34.7分率隊擊敗小牛奪冠之外,還分別在2012和2013年搭檔勒布朗-詹姆斯兩奪總冠軍。2008-09賽季,韋德場均拿到30.2分,摘下個人唯一一個得分王頭銜。


數據PK:科比爆炸力完勝 整體小佔上風



科比職業生涯場均25分,這一成績只排在歷史第12位。不過,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他作為高中生身份出道,在生涯之初沒有得到充足的上場時間和出手權。真正說到得分能力,整個NBA的歷史上,恐怕也只有喬丹和張伯倫兩尊大神是明顯高於科比的存在。


而且即便是喬張,職業生涯的總得分也都不及科比。科比職業生涯總共得到33,643分,僅次於賈巴爾和馬龍,在NBA歷史得分榜上高居第三,而韋德,因為職業生涯尚未結束,目前只能在這份榜單上排名第34位(21,317分)。另外,科比的季後賽場均得分(25.6分)也要明顯高過韋德(22.5分)。

比得分爆炸力,科比也要強於韋德。科比職業生涯單場最高分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對猛龍時的81分,此外,他有6次60+表演,25次50+表演,122場40+表演!其中,更曾有過連續9場40+、連續4場50+的恐怖演出。


相比之下,韋德的職業生涯最高得分「只有」55分,50+場次和40+場次也分別「只」有3場和34場,和科比差距明顯。此外,科比曾在2003年1月7日對超音速的比賽中單場飆中過12記三分,平了當時的NBA歷史紀錄,直到去年,這一紀錄才被庫里刷新。而這就更是超出韋德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了。


不過,在數據PK這一環節,韋德也並非完全處於下風:雖然科比巔峰期常年壓制韋德,霸佔著防守一陣的席位,但韋德的搶斷和封蓋數據都要優於科比,這即便不代表他的防守能力好於科比,起碼也說明他的防守更具侵略性。


另外,韋德雖然遠投不如科比,但相比科比的靈動,他的突破更堅決也更有衝擊力,職業生涯48.4%的命中率,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的攻擊重心更靠近籃筐。在一對一單挑中,突破的功效會比在正規5對5全場比賽更顯著,這也是韋德最大的勝機。


必須提及的是,由於科比和韋德的職業生涯有相當長一段時間的重疊期,而且剛好兩個人打的又是同一個位置,交戰紀錄當然會起到重要的參考作用。以下就是兩個人職業生涯在常規賽的交戰紀錄(季後賽從未相遇)。


可以看到,兩個人的得分差距已經明顯小於生涯場均數據,如果再考慮到單挑比賽中三分球和兩分球都只記一分,那麼這場比拼就顯得更加激烈了。


招牌殺招:科比的全面 韋德的堅決


在進攻技巧方面,科比最厲害的地方就是無所不能,說得玄乎一點兒:他最大的殺招就是沒有殺招,卻招招都是殺招。

科比在他籃球的成長期,肯定大量借鑒了喬丹的技術和打法,這一點是再明顯不過的,甚至於初出茅廬時的他,就連動作、表情、乃至說話的口氣都和喬丹有著很高的相似度。不過,科比成功的一大關鍵點就在於他的勤奮,在將喬丹的技術學了個全套之後,他又擺脫了喬丹的陰影,開發出許多新的武器,這一點,十分了不起。


比如,科比正面投籃假動作虛晃點飛對手之後,以左腳為軸,外轉身起跳出手,這一招,印象里就從未在喬丹身上看到過。更準確地說,這一動作,好像也只有科比經常使用,而且用得一氣呵成。


其他籃球場上的常規賽腳步,無論是外線球員的交叉步過人、內線球員的大夢舞步,科比可以說無一不會,無一不精,隨手拈來,毫不拖泥帶水。而這一切,都是付出了無數辛勤的汗水才換來的。


再就是科比的心臟,也是他的一大「殺招」,經歷過他巔峰期的球迷都知道,下半場的科比有多可怕,一旦被他找到節奏,連拿十幾二十分真是家常便飯一般。這時候的科比,無論完成什麼樣的表演都不會讓人感到驚奇。


相比科比,韋德的進攻技術還是存在著明顯短板的——作為一名二號位球員,他的投籃能力,尤其是遠投,實在不怎麼靠譜。不過這倒未必都是壞事——這讓韋德在進攻端打得更加堅決,看他的突破,也會讓人有這種深切感受。


在全場五對五的正式籃球比賽當中,缺乏穩定的外線投籃,必然會失去很多輕鬆得分的機會,也正因為這一點,韋德很少打出科比那種5、60分的超級表現。說一個最簡單的事實:科比得分最高的兩場比賽,分別投中了7記和8記三分,而韋德職業生涯最高的單場三分命中紀錄也不過是6球而已。


不過,一對一單挑又是另外一回事:因為場上空間足夠大,而且只要閃過一人就能形成直接面對籃筐的機會,因此突破的作用會比在5對5全場比賽更大。說到突破,韋德和科比可就各有千秋了,甚至,韋德可能還略勝一籌——他的大幅度變向和歐洲步,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歷史級別的大殺器了。


取勝之匙:科比的防守 韋德的進攻

歷史對位紀錄告訴我們,科比和韋德的交戰,可以說勢均力敵,難解難分。雖然科比的場均得分數據小佔上風,但真要來場單挑,一戰定勝負,最終的結果還是要取決於誰的臨場發揮更好。


作為優勢一方,科比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穩定發揮,杜絕「冷門」。對於該如何打好一場比賽,科比是最不需要別人告訴他怎麼做的那種人,不過作為旁觀者分析這場比賽,我認為對於他來說,取勝的關鍵在防守端。


科比的防守數據沒有韋德那麼好看,但巔峰期的他,卻能像牛皮糖一樣黏住對手,讓人難受。他之所以能9次佔據防守一陣,靠的可絕對不只是名氣而已。如果科比的防守能在比賽開始階段讓韋德受阻,很有可能造成後者心態不穩,讓本來打法就相對簡單的韋德遭遇困境。


對於韋德來說,努力防守,堅決進攻,這兩點已經無需強調。實際上,韋德雖然外線投射並不穩定,但他絕對不是不能投,恰恰相反,決定他能否擊敗科比的,或許正是他的中距離急停跳投。


科比的防守專註度足夠,但相對而言,他一定會更加註意防範韋德的突破,而稍微放鬆一些對他外線進攻的重視度。這時候,韋德的機會就來了,如果能夠連續命中幾記跳投,科比就不得不貼得更緊,給韋德的突破造成方便,從而進入一種良性循環,讓局面對他變得十分有利。


明日預告:埃爾金-貝勒vs沙奎爾-奧尼爾



埃爾金-貝勒,10次NBA年度一陣,11屆全明星,生涯場均27.36分僅次於喬丹、張伯倫高居歷史第三,巔峰賽季場均38.3分,只有張伯倫比他更高。


沙奎爾-奧尼爾,不用努力都能統治聯盟的超級天才,在力量足以壓倒一切的情況下,還擁有與外形極不相稱的靈巧。除了犯規,沒有任何方法能夠阻擋他得分。


兩位湖人名宿相遇,誰能走得更遠?《最強NBA球星PK大賽》複賽第5場給你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NBA 的精彩文章:

只許球員勾引不許經理誘降 這樣做真的好嗎?
【預告】今晚視頻直播歐洲杯揭幕戰 小德欲率隊取開門紅
【人物】他是姚明搭檔今加盟CBA 曾兩度令夢之隊飲恨
【獨家】羅斯新髮型詮釋戰意不熄 freestyle點燃騰訊演播室

TAG:騰訊N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