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秋瀉 石榴解圍
小兒秋冬季腹瀉,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小兒腸道傳染病,多見於秋季,以2歲前的嬰幼兒多見。
小兒起病急,發病快,常並發上呼吸道感染,出現頭痛、發熱、噁心、嘔吐等癥狀,發病1天~3天後出現腹瀉,大便呈水樣或蛋花湯樣,帶少量黏液,每天十至數十次,無膿血、無腥臭味,嚴重時可引起脫水及電解質紊亂,從而危及生命。若能及時對症治療,一般一周後即可痊癒。
小兒秋冬季腹瀉傳染性很強,應加強預防。秋季氣候變化快,要注意小兒腹部保暖,防止著涼;發病後要及時隔離治療,患兒糞便及被污染的器具等要嚴格消毒。患兒飲食宜清淡而易消化,多吃一些稀粥或米湯,多吃稀粥能有效地減少大便次數,促進大便成形,並能緩解因脫水而引起的一系列中毒癥狀。還要讓小兒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動物肝、以及蛋類、魚類和深綠色蔬菜等,這些食物不僅有很好的預防作用,而且發病後食用還有助於病情的好轉。
石 榴
中醫治療效果較好,
臨床觀察發現,
石榴尤其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1.石榴皮30克,洗凈,切絲,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濃煎取汁,每次5ml~10ml,每日3次飲服。同時將藥渣水煎取汁,倒入浴盆中,加溫水適量,給患兒洗浴,每日2次,每次15分鐘左右。
2.石榴嫩枝葉適量,洗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濃煎取汁,每次5ml~10ml,每日3次飲服。同時將藥渣水煎取汁,倒入浴盆中,加溫水適量,給小兒洗浴,每日2次,每次15分鐘左右。
對於輕症患兒,通過石榴皮及時治療,一般兩三天多能控制病情,大便轉為正常。若病情嚴重,或出現脫水酸中毒癥狀時,應及時去醫院治療。
文/湖北遠安縣中醫院
主任醫師 胡獻國
原創聲明: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自助獲取轉載授權。


※近1/3孩子有暈厥經歷,軍訓的高強度訓練,學生能否吃得消?
※揭秘|9月9日互聯網+健康中國大會,能告訴你的只有這麼多了!
※肌膚是內臟功能狀態的一面鏡子
TAG:健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