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現代武林:親身經歷的太極江湖(八)與老外試手

現代武林:親身經歷的太極江湖(八)與老外試手

老架的反覆練習,勁力越來越是明顯,卻總感覺有些盲目,在網上和李師弟聊天,他告訴我一個新架拳法中的重量級人物——馬虹,於是我開始在網上看他的拳法拆解視頻,雖然新老有別,但畢竟都是陳氏,見識了招術的技擊作用,明白自己天天練拳的動作力量,是怎樣運用到格鬥的,一個嶄新的太極觀念,植入我的腦海。這時又發現一部很好看的電視劇,吳京演的《太極宗師》,參考馬虹和吳京的一些漂亮手法,融入小星架,讓拳架有更好的舞台觀賞性。

問會武老師,覺得馬虹怎樣?答:馬虹不會老架,嘿嘿。

是啊,他不打老架,是新架,以招法技擊為主,和老架不同。然而,我若沒有老架的基礎,又怎麼會看馬虹的新架拆解津津有味呢,可見二者同為陳氏,完全可以相輔相成。可惜的是,在我的兩位恩師這邊,老架和新架,陳溝和張門,徒弟們甚至是水火不容了,後話。

前輩為陳氏太極的推廣,貢獻之大,幾乎無人可以代替,連老爺子也不成。可惜他身體抱恙,已經離開了人世,為此,我還寫了一首悼亡:

太極大師馬虹,病逝於2013年12月22日,享年86歲。翌日清晨,甫登QQ,便見趙君師兄於群哀悼,不禁詫愕斷腸!先生深悟太極之道,著書成說,流芳天下。小子私淑日久,欠睹芝顏,何料天意寂寥,亦竊享君之拳技,致使星光絕滅,人間再減英豪!啟蒙之恩,何當以報?唯圖精礪絕術,秉承太極大道。嗚咽垂泣,為君素衣三月,權示哀悼。

乍見師兄作痛哀,私淑羽化劍塵埋。

書生孱弱習絕藝,宗匠儒雅孕寶胎。

師拜陳家勤繼往,徒學馬氏奮開來。

白衣鶴髮今不在,料是冥仙亦愛才。

和老外及學生的試手

我堅持一周四五次的鍛煉,主要以跑步2公里,樁,纏絲,老一老二各打一遍,有時一路打兩遍,次次都是出了一身大汗回家,周身協調和體能精力,明顯提升,後背的僵化肌肉早已經柔軟下來,肌力卻在增強。

過了四個月,學校又舉行了一次文藝演出,我仍表演太極。這次來了很多義大利人,相比第一次的緊張激動,我已平靜了很多,從容不迫地拉開拳架,結合了馬虹和吳京的精彩東西,效果非常不錯,台下掌聲一片,同事們紛紛說,劉老師,這一次打得可比上次好太多了啊,柔下來了,給力呀!

會武老師說:老架非常養氣,而且很長功力。

以小星架為根基的內息運動,完全符合太極的養生哲學,而且炳師要求,在學校一定要教菜鳥養生架,而不能是功夫架!炳師要求的養生老架,一面是簡易上手,一面還是太極武學的正宗根基,完全不耽誤之後的武術提升。這是本人的親身體會,還是那句話,他是我所接觸的超一流高手中,最親民的一位。真正在師生交流上做到捨己從人,以學生體質為中心,而不是所謂的「太極正宗」為中心。當然,他的拳架從未偏離正宗。反過來,不少自詡「正宗」的高大上人士,早已偏離了正宗……

某一晚,我們學校的幾位師生和義大利人排練一個話劇,我也參與,演一個會太極的中國人,教其他演員太極拳,可能是加入了馬虹和吳京的功夫表演架,看起來有點「唬人」,笑。所以,當一個劇中場景,是中國人和義大利人衝突推搡的場景時,和我對手戲的是一個高我一頭的老外,突然想試我功夫,狠狠抓我雙臂往地上摔。我大吃一驚,都說老外直接,那也不能這麼直接吧,這麼多人在場,就要我難看?就在我快失去重心時,纏絲勁自然而然地調回身體,硬生生掙開了他,他居然再次撲了過來,我這回有點生氣了,而且有了準備,就想推開他,或者摔他,腳下微抬佯踢,這邊主動靠上去,他拿不住我退了一步,卻聽導演大叫:夠了,別他媽操蛋了!他傻笑停手,臉上表情有點古怪,好像在說為什麼摔不了我?

另一次,和學校一個學生聊太極拳,他也高我半個頭,95年的,是個喜歡打架的「壞孩子」,他出拳,我用馬虹的拆解,格開拳頭,插他咽喉,他則左拳放在我的小腹前。他的小夥伴笑了,說真打的話,老師的招比你快比你狠啊。然後他右手抓我右手,和我較力,最後哈哈一笑,說:老師,你力氣蠻大呀,拉不動!但只是客氣,他較力沒輸,只是考慮不丟我的面子。

我自幼體弱,體育勉強及格,初中時經常給壞孩子欺負,還挨打。現在不輸給好鬥老外和頑劣學生,已然是很大進步。然而,我還是沒有獲勝的把握,只是感覺自己力量略大,卻也有限的很,關鍵緊張時刻,拆招根本無用。我在想,以前的東西消化完了,是時候回陳溝學新的東西了!剛去陳溝啥也不懂,只要一套美觀套路,這回則是目標明確,學習真正的武術,技擊,格鬥!

我問李師弟,要不要一起去學。他說想學,但不去陳溝,而是去鄭州,找另外一個老師,他是馬虹的同門,一代宗師陳照奎的傑出弟子,張志俊。

「啊,張志俊是誰啊?他有陳炳厲害嗎?」

「呵呵,張志俊會不如陳炳!!??」

我知道李師弟對太極文化研究很深,比如推薦的馬虹,就讓我大大受到了裨益,這回聽他口氣,張志俊要比馬虹更厲害,不由得心動了,然後他給我發了一個視頻《解密太極拳》,一個老者和壯漢擰手,只見他五指微轉,壯漢就跪地嗷嗷慘叫。而握力測試的結果,對方是兩百三十多,他是二十幾(具體數據記不清了),連對方的零頭都不到!另外,還有一本書《高手》,此書雅俗共賞,有許多太極軼事和精彩內容,張志俊三個字,是當作一個不敗的「武林神話」存在。這種說法,在後來見識了某些門徒後,更加不覺得任何誇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我所認知的太極拳修鍊三個階段
1969年—先生南懷瑾珍貴太極拳影像
陳家溝萬人打太極,場面壯觀,王戰軍提倡全民太極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