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趙雙福:我的「三線」記憶,在鳳縣夯基固本的那些年

趙雙福:我的「三線」記憶,在鳳縣夯基固本的那些年

歷史成於細節,精神源於奮鬥。

堇色流年,樸實無華。

在字裡行間,

流動著絲絲縷縷的情愫與感動,

印記著青蔥歲月的波瀾與壯闊。

這是跨越時代的記憶,

亦是人文電科的真情。

他們不忘初心、執著探索的信念,

早已隨著時間的沉澱印刻為中國電科的文化傳承與精神基因。

真心!用心!有心!

走進內心世界,

傾聽普通故事,

感知中國電科人共同的家國情懷。

本期故事:我的「三線」記憶,在鳳縣夯基固本的那些年

本期人物趙雙福 43所原副所長

1968年,為了響應黨中央和毛主席建設大三線的號召,眾多有志青年都積極投身到了三線,而我也是其中一員,這一干就是幾十年。

1968年為了籌建中國電科43所,我們帶領省公路九隊和鳳翔縣五千民工進駐陝西省寶雞市鳳縣酒奠溝、溫江寺、蜜蜂廠,開始大規模的進行修路和橋樑建設,之後接著就是進行「三通一平」:通路、通水、通電、平地。

當時的條件不能與現在相比,住的是臨時帳篷,吃得最多的是開水煮麵條。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並沒有覺得苦,都一聲不吭的埋頭苦幹,就是希望能儘早把基建建好,所里能夠儘快開始科研生產。通過大家不懈的努力,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裡,我們就提前完成了所有基建任務。

那時,由於地處秦嶺腹地,物資供應相當睏乏,吃菜、吃肉都很困難,更沒有商店學校,只能用大卡車到鳳縣和更遠的寶雞去拉菜。在這種情況下,43所決定學習延安精神,自力更生,成立了農場,開墾田地用作菜園子和種植糧食。那時候主要是種玉米和小麥,職工及家屬也都在房前屋後養雞、養鴨、種果樹,自給自足。後來所里又蓋起了商店、學校、門診部、籃球場、幼兒園等生活配套設施,人們的生活狀況也得到了極大改善。

在基礎建設逐步完善後,為了豐富職工的業餘文化生活,所里還決定建一個燈光球廠,成立了籃球隊、排球隊,經常組織大家參加比賽。還時常組織大家看電影,這些活動不僅提高了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也讓大家慢慢適應了山區的生活,堅定了紮根三線的決心。除了交通上的不便,那時的43所職工還面臨著許多其他困難。地方病就是需要面對的其中一個。在當地生活一段時間後,所里有人患上了地方甲狀腺腫(俗稱大脖子病),特別是中小學生情況比較嚴重,有的甲亢達到了幾度。這也讓許多職工思想上有了波動,經過所里領導再三做工作,給大家買碘鹽、海帶補碘,另外允許投靠親戚朋友,暫離開一個時期,大家的思想才穩定了下來。雖然地方病的發生給職工的日常生活、工作帶來了一定影響,但對於我們而言,最大困難還是來自於科研生產。由於所處秦嶺腹地,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對外科研協作比較困難,所以許多科研任務無法進行,加之地方病的困擾,攪得人心思散。我們又遭遇了四百年不遇的洪水襲擊,使43所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暴雨連續下了兩月有餘,橋樑、道路幾乎全部衝垮,我們失去了與外界的聯繫,更為困難的是,還斷糧、斷水,職工只能靠天落雨和吃玉米麵糊糊維持生活,情緒都比較低落。這種情況下,一方面所內成立了抗洪領導小組協助糧店,按人口售糧,另一方面在我提議下,組織大家到十里以外的糧店去背糧。我們先後去了一百多人,記得那時候,我和田俊花背一袋,當時到處都是水,根本看不到路面,我們就在泥水中深一腳淺一腳邊探路邊前行,最後大家竟然背回了三萬斤糧食,就這樣保證了職工家屬的基本口糧供應。為了解決職工們的吃水問題,我們就利用消防汽油泵帶動馬達抽水,水灌車定時供水的辦法解決職工吃水難的問題。經過大家夜以繼日的共同奮戰,終於戰勝了洪水帶來的困難。

扛過這一關,為了更好的科研生產,也為了全所上下職工的生命安全,所內逐漸明確了搬遷的想法。通過不斷努力,加之當時的政策支持,上級終於同意43所另選所址進行遷移。得到同意後,我們跑過北京、天津、西安、石家莊、鄭州、濟南等地,但都因為各種原因接收不了。最終,在1981年,在中央召開的省部級幹部會議上,電子工業部與安徽省達成協議,同意我們遷往合肥。

剛到合肥沒有住處,沒有科研和辦公場所,一切都很困難,所里決定租房子也要干!我就和崔英林師傅一起幾乎跑遍了合肥城的各個角落給職工們租房子。沒有科研場地,就和合肥市無線電廠合作搞科研。就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大家堅守崗位,認真工作,通過努力,逐漸有了自己的科研樓、廠房和宿舍樓。現在回想這些,我的心中依然會泛起漣漪,這些成果的取得都是全所職工用辛勤的勞動和汗水換來的,是非常不易的,現在把這段歷程敘述出來,我也是希望我們的後輩們能夠感受到我們那一輩人不怕苦,不怕累,敢於創新,敢於擔當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希望他們能夠繼承我們的意願,繼續堅守在崗位上,為國防事業添磚加瓦!

如今,43所也走過了幾十年的發展歷程,從鳳縣建所到搬遷合肥,再到今天的發展,幾度風雲、幾度曲折,正是因為有了全所職工自強自立,團結一心,克服重重困難,才有了科研工作的正常進行,感恩43所給了我一個施展自己才華的平台;感激我的同事們,因為有了你們,我們所才有了今天的成績;感謝那段艱苦的歲月,因為有了它我的人生才算完整!

在此,我衷心地祝願中國電科和43所能不斷發展,我也深信我們能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

記者/ 吳典

通訊員 / 劉磊

主編/任青鋒 責編/楊曉艾 校對/吳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電科 的精彩文章:

黃春燕:27年「焊花」綻放 鑄煉工匠精神
我們讓第十三屆全運會這樣「閃爆」雙眼
不用關注即可投票的方式是不是很良心?
「電科安防」哪家強?這個團隊有話講!
18家!2016年度經營業績考核A級單位名單出爐,有你嗎?

TAG:中國電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