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明車易躲,盲區難防?東風日產變道盲區預警開啟「透明」行駛體驗

明車易躲,盲區難防?東風日產變道盲區預警開啟「透明」行駛體驗

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升級,以及運輸行業的井噴式發展,使得我國的汽車保有量在近年來保持了高速的增長。據公安部交管局統計,截止至2017年3月,我國汽車保有量首次突破2億,機動車保有量首次突破3億。

明車易躲,盲區難防?東風日產變道盲區預警開啟「透明」行駛體驗

機動車保有量的突破式增長,一方面,彰顯了我國機動車產業繁榮發展的良好態勢;另一方面,也為城市道路帶來了一定的承載壓力及交通安全隱患。越來越擁擠的道路,對駕駛者的駕駛技術和駕駛心理而言都將是更嚴峻的考驗,因此近年來,安全行車及其相關話題的熱度,可謂是有增無減。

明車易躲,盲區難防?東風日產變道盲區預警開啟「透明」行駛體驗

有報道稱,我國的交通事故中,由於後視鏡盲區所引起的事故約佔30%,而這一比例在美國僅為20%。此外,在高速公路上因變換車道所發生的交通事故中,有70%是由於後視鏡盲區所造成的。由此可見,後視鏡盲區已成為我國交通事故的主要幕後黑手之一,因此,我們將聚焦於後視鏡盲區,進行相關的行車安全解讀。

明車易躲,盲區難防?東風日產變道盲區預警開啟「透明」行駛體驗

在了解後視鏡盲區前,我們需要先了解兩個相關的概念。第一個是駕駛視野,駕駛視野由兩大部分組成,分別是直接視野和間接視野。駕駛員能直接用肉眼觀察到的區域,我們稱為直接視野;駕駛員需要藉助車外後視鏡以及車內後視鏡反射而觀察到的視野,我們稱為間接視野。第二個是駕駛視野盲區,由於汽車支柱的遮擋等原因,車身四周360度的空間,除去駕駛視野區域,存在著駕駛員端坐駕駛座時所不能觀察到的區域,這就是駕駛視野盲區。常見的駕駛視野盲區主要有六種,分別是A柱盲區、內輪差盲區、超車盲區、山路盲區、後視鏡盲區以及光線盲區。其中,後視鏡盲區是我們今天聚焦討論的行車安全主題。

明車易躲,盲區難防?東風日產變道盲區預警開啟「透明」行駛體驗

後視鏡盲區,又稱變道盲區,是指在車後、側方,超出後視鏡反射範圍的區域。由於後視鏡盲區的存在,駕駛員只能看到車身兩側一定角度範圍內的面積,並不能完全地收集到車身周圍的路況信息,因此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隱患。後視鏡盲區所造成的交通事故,更常見於路面較寬的路況,如高速路上。相信不少新手司機都有過這樣的行車經歷:在三車道高速公路的最右側行駛,通過左側後視鏡確認鄰道後方無來車,做好變道準備時,扭頭一看,發現車旁鄰道上有一輛車呼嘯而過,頓時驚出一身冷汗。明明已經通過後視鏡確認後方無來車了,為什麼還會有來車突然出現在車側的情況,難道是車隱形了嗎?事實上,由於鄰道的後方來車進入到了駕駛員的後視鏡盲區(大概在本車後45度位置),所以才會讓駕駛員產生「車隱形了」的錯覺。

這種肉顫心驚的行車經歷,讓人不由得感嘆「明車易躲,盲區難防」。為了改善後視鏡盲區問題,提高行車安全,車企們都紛紛地努力向消費者展現自己的誠意。在這其中,不得不提的是近年來主打「黑科技」,並致力於實現「零碰撞」目標的東風日產。在其最具代表性的NISSAN i-SAFETY智能主動安全系統里,就包含了能幫助駕駛員開啟「透明」行車體驗,改善後視鏡盲區問題的BSW變道盲區預警系統。當車速超過32km/h時,安裝在車身上的攝像頭(或車兩側微波雷達)實時監測車輛兩側後方,此時若駕駛員打轉向燈變道而盲區有車輛駛近時,系統通過A柱信號燈閃爍、3D平視顯示屏警示並發出蜂鳴聲,對駕駛者進行預警。假設駕駛員在三車道最右側上行駛,並希望向中間車道變道,而此時,最左側車道後方也有來車準備向中間車道變道,本車的後視鏡無法觀察間隔車道上後車來車的情況,且許多司機並沒有養成扭頭觀察路況的習慣,因此容易造成追尾事故。而搭載了BSW變道盲區預警系統後,系統會在隔道車輛進入盲區後通過A柱信號燈閃爍以及3D平視顯示屏提示,此時,若駕駛員打轉向燈,準備執行變道操作,系統就會發出蜂鳴聲做進一步警告,提醒駕駛員注意盲區內車輛,放棄變道操作。

明車易躲,盲區難防?東風日產變道盲區預警開啟「透明」行駛體驗

不可否認,BSW變道盲區預警系統確實為一些駕駛習慣不好或者駕駛經驗較淺的司機們提供了更透明更安全的行車體驗。但是,BSW變道盲區預警系統的使用也是有一定的限制條件,因此,也並不能完全解決後視鏡盲區的問題。例如,當行車速度低於32km/h時,系統不會被喚醒;系統所能監測到的最小障礙物是125CC的摩托車,對電動車或自行車等障礙物無法預警等等。

明車易躲,盲區難防?東風日產變道盲區預警開啟「透明」行駛體驗

總體來看,車企們為消費者研發的各種主動安全系統,都只能起到輔助的作用,並不能替代駕駛員本身的駕駛技術,因此不宜過度依賴。事實上,除了依靠BSW變道盲區預警系統,躲避後視鏡盲區陷阱,還有一些實用的小貼士,也能幫助駕駛員儘可能多地掃除盲區。如,調節後視鏡時,讓車身佔據鏡面大小約1/4即可,預留更大的空間用於觀察路面情況,最大程度擴展路況的可視度;在行車過程中,多留意後視鏡內車輛行駛情況,如果鏡內後車突然消失,很有可能是進入到了盲區,需要駕駛員多加註意;在變道過程中,養成不僅僅是觀察後視鏡,還微幅擺動頭部觀察車側路況的習慣等等。只有當駕駛員的安全意識、安全操作搭配上汽車自帶的BSW變道盲區預警主動安全系統時,才能真正實現雙重保障,監視路況,開啟透明安全的行車體驗。

明車易躲,盲區難防?東風日產變道盲區預警開啟「透明」行駛體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氪星情報局 的精彩文章:

讓學習辦公更高效,這些堪稱「神器」的APP,我每個都下載了!
150家門店沒開完就裁員50人?便利蜂淡定回應:歡迎優秀人才加入
可怕的網路噴子:互聯網雖好,但網路暴力足以徹底打垮一個人
iPhone8立功?蘋果市值將接近墨西哥GDP,排全球前二十
富可敵國的蘋果與尷尬的Apple TV:蘋果到底做錯了什麼?

TAG:氪星情報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