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京津冀及周邊打響秋冬季抗霾攻堅戰

京津冀及周邊打響秋冬季抗霾攻堅戰

央廣網北京9月2日消息(記者杜希萌)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進入金秋時節了,朋友圈的藍天攝影大賽也是風生水起。但是進入秋季也意味著距離霧霾高發的採暖季越來越近了。不少人還有印象,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京津冀不少城市PM2.5濃度都出現了上升,太原、石家莊等京津冀城市甚至上升30%以上。如何避免今冬再次變成「霧霾季」,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的「2+26」城市已經打響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戰。

環保部昨天表示,京津冀及周邊區域今冬明春在大氣污染治理成效上,要實現雙降低,也就是重污染髮生天數比例同比下降15%,PM2.5平均濃度下降15%。這些目標具體應該如何實現?

如果說,霧霾是這幾年環保部門最為關注的話題,那麼冬季重污染天氣頻發的情況始終難以改善,無疑就是環保部門最為頭痛的問題。

解決秋冬季節的心肺之患,贏得全年的藍天保衛戰,是此次環保部會同發改委、財政部等十部委和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河南共同發布《2017—2018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的根本目的。環保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坦言,不同於以往以年計算設定空氣質量改善目標,此次攻堅行動首次對秋冬季,也就是今年十月到明年三月的大氣污染治理目標進行了量化。例如,北京、天津、石家莊和太原等完成全年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壓力較大的直轄市或省會城市,今冬明春採暖季PM2.5平均濃度改善目標最嚴格,要求同比下降比例為25%;傳輸通道其他城市,設定了不同檔次的PM2.5改善目標。

劉炳江:第一次設定了秋冬季下降的比例,以往都是沒怎麼下降,這次設雙下降15%。這個時段PM2.5濃度下降15%,重污染天數下降15%。對各個城市這次第一次都量身定做了可量化的任務量,任務也都具體到了區縣鎮鄉,都是定位下達的。

從環保部目前每天進行通報的強化督查情況來看,即便大氣十條實施多年,但京津冀涉氣「散亂污」企業非法超標排污屢禁不絕,散煤、揚塵和揮發性有機物治理不到位等問題仍然突出。

按照方案要求,本月底前,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已核實的應淘汰的,所有涉大氣污染物排放的散亂污企業,一律關停;在散煤治理方面,10月底前,「2+26」城市完成以電代煤、以氣代煤300萬戶以上;北京、天津、廊坊、保定市10月底前完成「禁煤區」建設任務;此外,納入2017年度淘汰清單中的4.4萬台燃煤鍋爐10月底前也要實現全部「清零」。石家莊、唐山、邯鄲、安陽等重點城市,採暖季鋼鐵產能限產50%,建材行業等也將實施錯峰生產。

環保部環監局局長田為勇表示,上述措施落實情況,將是秋冬強化督查的主要內容。

田為勇:秋冬季強化督查的主攻方向,第一是散亂污,第二是散煤,再一個就是把錯峰生產,重污染天氣的應對作為保障方向,一旦發生重污染,我們將提前介入提前預警。每個城市都有它的具體任務、具體清單。督查時拿著清單,一個一個對照檢查,完不成的後面還會繼續督查,一環扣一環,確保這些任務能夠完成。

方案還提出,在攻堅行動實施期間,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將實行區域聯動、綜合整治,進一步加大對違法排放大氣污染物等環境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環保部還將採取督查、交辦、巡查、約談、專項督察「五步法」,對問題突出且解決緩慢的地方開展約談,選擇10個左右問題最為突出的市(區)開展中央環境保護專項督察。對攻堅行動確定的改善目標完成率低於30%的地方,將直接問責市長,污染物濃度不降反升、空氣質量惡化的將問責市委書記。

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量化問責關注的重點是「2+26」城市縣區級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黨政領導幹部責任落實情況。大氣治理工作不允許應付,不允許懈怠,也不允許不作為、亂作為,只要不干事,就可能攤上事,只要不擔責,就可能被問責。

更加精細的減排方案和監管問責,會給這個冬季帶來更多藍天嗎?劉炳江表示,今冬明春的空氣質量跟污染減排、氣象條件都有密切關係。今年的氣象條件還有待專家進一步會商研判。但他可以確認,今年的減排將比以往都有成效。

劉炳江:今年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安排的大氣污染物減排任務量是去年的兩倍到三倍之間,比如說去年只完成了80萬戶的電代煤、氣代煤的改造,今年至少是300萬戶。減排量放在那,如果天氣稍微有利點兒,我相信今年空氣質量應該會比去年好一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廣網中國之聲頻道 的精彩文章:

大型政論專題片《大國外交》引發熱烈反響
三名在美中國留學生托福考試作弊 或將遭美遣返
平台稱「一次搞定9價宮頸癌疫苗」 專家:此服務存在問題
颱風「帕卡」減弱為熱帶風暴 專家:警惕災害疊加效應
環保部會同證監會規範上市公司披露環境信息

TAG:央廣網中國之聲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