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裝修過後,做個檢測再入住

裝修過後,做個檢測再入住

圖為搜索甲醛檢測機構,某網站給出的結果。

牛 瑾攝

一邊,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和房地產業的發展,家裝市場的行情一路看好,很多人有裝個新家或改裝個新家的需求;另一邊,隨著對室內空氣質量的高度重視,不少人有通過添置設備或綠植改善家居環境的需求。當這兩種需求疊加在一起,讓家裝後的室內空氣質量檢測成了「必選項」。

或許,有人覺得,如今的建材大多環保,裝修後又都開窗通風晾上一陣不入住即可,空氣檢測說成「必選項」有些言過其實,但可以作為「可選項」。其實,這種認知是不全面的。一來,即便都採用了符合國家環保標準的建材,也只是低污染而不是零污染。況且,裝修是一個複雜過程,各種各樣的裝修材料「聚集」在一起,誰也不敢保證完全合乎居住標準。二來,建材或傢具中有些污染物的釋放是一個漫長過程,一旦通風不良,污染物的濃度又將逐漸提高,與其如此,不如從源頭就加以治理。

所以,裝修過後,還是做個室內空氣質量檢測再入住比較安心。至於檢測方法,目前主要有自己動手檢測和請專門機構上門檢測兩種。

先說說自己動手檢測。家住天津南開區龍濱園小區的董璐璐,採用的就是這種檢測方法。因為本身從事建築設計的緣故,相比於普通業主,她在選擇建材或傢具時多了一份專業,同時她也相信自己的檢測能力。「我從網上買了很多竹炭包,店家還贈送了一台甲醛檢測儀。裝修完工後,我天天開窗通風,再定期觀察檢測儀上的數字變化,過了一個多月就搬進了新家。」董璐璐說,網上也有專門出售檢測儀器的,價位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操作一點兒也不複雜,還能長期使用,挺好的。

的確,簡單易上手、隨時檢測室內空氣質量,是業主自測方式的優勢。但其劣勢也很明顯。比如,市場上出售的各種檢測儀器價格相差很大,產品魚龍混雜,使得檢測結果的準確度被打上了問號;比如,甲醛和苯污染是造成室內污染的主要原因,卻不是全部原因,裝修帶來的污染源種類繁多,且裝修越複雜、越花哨,潛藏的裝修污染就越多,目前已有的家用檢測儀器還不能完全覆蓋。因此,很多時候,自測的結果或許只能為業主提供一種參考。

再看看專門機構的檢測。所謂「專業的事兒要交給專業的機構做」,很多人都信奉這個道理,剛剛搬進新家的杜沛晨很是相信。所以,在與某家裝飾公司簽訂一站式整裝合同、完成裝修後,他選擇接受該公司贈送的室內甲醛檢測服務。檢測數據顯示,室內環境質量符合居住標準。這本是讓人安心的結果,但杜沛晨還是有些不踏實。「用裝飾公司推薦的機構檢測裝飾公司工程,總覺得他們之間利益相關,對結果難免有懷疑。」杜沛晨說。

的確,專門的檢測機構有更專業的設備和更專業的人員,應該可以拿出更專業的檢測結果。但如今正是該行業顯露出的一系列亂象,尤其是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做法,使得這一系列「專業」萌生疑雲。除了杜沛晨遇到的情況,有些公司還既做檢測又做治理,檢測為虛、推銷治理產品為實,消費者要謹防上當。更有甚者,在檢測「姿勢」上也是漏洞百出。他們將甲醛檢測前關閉門窗12小時、在室內設置多個氣體採集點、檢測完成後的5個到10個工作日出具檢測報告等一系列程序,簡化為用與家庭自測無異的手持設備、當場出具檢測結果,實在難以讓消費者放心。

當然,專門的檢測機構中還有一部分是絕對的「正規軍」。他們有中國計量認證的CMA合格證書,有相當專業的室內空氣檢測設備和極其規範的檢測實驗室,出具的結果也讓人信服。只是,相對較高的費用、頗為有限的工作人員,使其還不能完全對接頗具規模的需求。

總之,室內空氣質量檢測是個技術活兒,現有的檢測方法也是各有利弊。若要讓這個市場逐漸規範,培育更多有資質的第三方室內空氣質量檢測機構、建立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或許是可以努力的兩個方向。(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牛 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網 的精彩文章:

千方百計求突破 洗碗機期待走進尋常百姓家
高端電子產品出現 電視行業走上消除「內憂外患」變革之路
天貓:1-8月500快消品牌銷售破億
雲跡戶外-稻城亞丁隊員狄亞遊記
「2017西部溫暖計劃」項目啟動

TAG:中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