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容 > 「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那你想要什麼?」

「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那你想要什麼?」

專註職場與個人成長

更有一群上進積極的小夥伴

一起分享一起成長

一起活出想要的自己~

寫在前面的話:

或許,你曾經不止一次有過類似的困惑:

上大學那會兒,你看著身邊很多同學都在拚命考證,你總會感覺自己很無力,好像別人都清楚自己要幹什麼;

參加工作之後,你總是萬分焦慮,不論自己看起來多麼優秀或者多麼普通,總覺得自己不做點什麼就會落後,但至於具體要做什麼,卻從來不清楚,只能參照別人正在做的事情,或者大眾流行的標準。

你是否會有這樣的感受,每次做什麼事情總是慌亂地決定和投入,但做到一半的時候,又會感覺到虛無和迷茫?

如果你發現,自己總是慌亂地決定和被動地投入去做一件事情,然後做著做著興緻全無,不得不靠打雞血提起精神,還沒撐多久再次陷入無力頹廢的狀態,你真的需要認真思考一個問題——你到底想要什麼?

這個問題不僅關係到你的工作,更關係到你未來的人生。

1

「我總是很迷茫,這是為什麼?」

接到小娜(化名)的諮詢案例,我深切感受到了兩個字,迷茫。

小娜的資料里顯示,小娜的專業是衛生信息學,一開始在一家醫院做文秘工作,一年後辭職,在後來的四年中,先後做過化妝品銷售、客服、收銀等工作,在諮詢期待這一欄中,小娜填的是「希望通過這次諮詢,找到自己想要做的職業。」

從我經手的職業諮詢案例來看,絕大多數人都會或多或少遭遇「職業迷茫期」。

通常說來,以下兩類人群屬於「職業迷茫問題」的重災區。

1、剛走向社會的職場新人。

這類人之前一直在象牙塔里學習生活,對於職場規則並不熟悉,遇到問題還是習慣性地套用學校里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分析,所謂「用老辦法解決新問題」,自然會出現「適應不良」的狀況,如果本人抗壓力及承受能力薄弱,很容易自我懷疑而更加迷茫。

2、已經踏入職場但沒有建立自己獨立思考模式的人群。

這類人群不分年齡,甚至和工齡沒有任何關聯,他們有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在過去的經歷中並沒有學會建立自己的獨立思考模式,於是他們往往會被大眾牽著鼻子走。

比如他們看到有的註冊會計師年薪幾十萬,一涌而上考注會;他們看到有人掛靠建造師證書一年啥事不幹凈賺好幾萬,一涌而上考建造師;他們看到周圍有人在考人力資源管理師,一涌而上報名學習。

這類人平時往往會表現出「努力、上進、積極、愛學習」的樣子,可問題在於,他們總是興沖沖開始一件事情,然而做著做著會動力不足、無法堅持,到頭來常常半途而廢草草收場。

顯然,小娜屬於後者。

你可能從來沒有想過

自己到底需要怎樣的職業?

2

在一般人眼裡,小娜放著好端端的醫院工作不做、跑到外面做銷售客服等工作,按照他們的話來說「一定是腦子進水的。」

而我看到的,卻是小娜試圖掙脫家庭的壓力和安排,不惜一切去尋找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

小娜連連點頭稱是。

問題在於,這種慌亂被動地投入,真的能給自己帶來成長並提升價值嗎?

我能理解小娜的心情,如果說第一次的職業變動是為了擺脫家人的安排(第一份醫院工作是小娜家人安排的),可第二次及之後的變動依然沒有任何成長曲線,那麼第二次轉型銷售又是基於什麼考慮呢?

小娜告訴我,她從醫院辭職之後赫然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會,情急之下,有朋友說了這麼一句話「娜娜,你看你在我們當中特別會化妝,為何不去做化妝品行業呢?你要去做了我們這些姐妹二話沒說都來支持你!」

小娜從姐妹的話中獲得了巨大的力量。

可當她真的做起化妝品銷售工作、興沖沖地跑到那幫朋友家裡給她們試用的時候,這才發現,除了其中的一兩個真的願意掏錢支持她的第一單生意外,很多朋友要麼會說「哎呀,我已經有固定的化妝品品牌了,這個我就不試了吧」,要麼就是「下次能不能從你這裡拿到最低的折扣呀」,要麼就是「你不知道那個某某當時只是隨便說說的,沒想到你真去賣化妝品了?」等等。

小娜倍感打擊,這時候的她才發現,原來自己錯就錯在,當自己不知道要幹什麼的時候,並沒有認真進行分析和思考,而是輕易聽從了他人的建議。

顯然,比起自己思考和決定,將選擇權交給他人,就意味著一旦未來出現任何不好的情況,都可以把責任輕鬆地推給他人了。

潛意識裡不敢承擔責任,導致很多人自動屏蔽了內心的聲音和真實的想法。

3

做你喜歡的事

才能沖抵未來歲月里的枯燥與迷茫

1、為什麼找一份喜歡的事情很重要?

主持人汪涵就曾經說過這麼一段話——

「如果你做著自己熱愛的事情,你就會不再迷茫畏懼,可以擺脫隨波逐流的焦慮。」

放眼望去,這似乎是很多成功人士共同的心聲。

劉若英為了自己喜歡的音樂,不惜從一名助理做起,說白了就是打雜,為明星端茶倒水、擦汗撐傘、阻擋粉絲、應對媒體等等,即便這份工作擺在你的面前,你照樣會不屑一顧。

在很多人看來,端茶倒水擦汗打傘的工作內容又有什麼成長可言?

然而很多人忘記了,能在自己夢想中的地方工作,能和自己崇拜的人一起工作,這一點一滴的靠近過程,難道不是「成長」嗎?

沒有人規定「成長」應該是什麼樣子,如果我們以結果考量,只要你一步步接近你想要的生活,每一天都過得充實而有意義,這何嘗不是成長呢?

2、如何找到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呢?

1)、你必須有一個基礎的認知,那就是,不論你今天做出任何選擇或決定,不論這個決定是受人影響還是追隨內心也罷,你未來遭受的風險和磨難其實一樣也不會少。

2)、你必須清楚的是,意願本身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比如文中的小娜,她其實很有同理心,也具有溝通的能力,然而問題在於,她不願意和人打交道,所以做了一段時間的銷售之後還是辭了職。

當一個人在某件事上缺乏意願,TA就不大會有動力開發自己的能力,也就不會比一般人成長更快,因此,意願本身就是興趣或愛好的很大一部分。

3)、你不妨問問自己願意做什麼,如果你依然不知道,就反問自己不願做什麼。

如果你還是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你也可以反向問自己,比如,你討厭什麼?

這個時候就小娜告訴我很多答案,比如,不喜歡重複的工作,不喜歡佔用業餘時間太多的工作,不喜歡錢少的工作等等。

把這些答案反過來,就是她的答案——

她喜歡挑戰與新鮮感的工作,喜歡在工作中享有一定的自主性,不希望被工作剝奪所有的生活,當然如果可能,最好錢多一點。

4)、把這些要求按照輕重緩急排序,看看自己最迫切的那個渴望是什麼?

經過排序,小娜認為最關鍵的在於新鮮感和挑戰性,這個如果解決了,自己工作就會有動力,一旦有了動力,就會心甘情願投入時間,也就無所謂佔用時間了,另外隨著能力的提升,收入肯定不在話下。

說起新鮮感和挑戰,我問小娜,之前銷售工作不正是符合這個特徵嗎?仔細想想當時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沒有堅持下去的?

經過分析得知,原來問題的癥結還是出在小娜不願意和他人溝通上,也就意味著,如果一份工作需要和人打交道,哪怕每天面對的是不同的人,即便再新鮮再富有挑戰,對小娜而言並不是明智的選擇——這就不難解釋小娜從銷售轉向客服依舊無法堅持的原因所在。

5)、很多時候,我們喜歡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工作中小有成就的自己。

經過重重分析,小娜發現原來自己在數據方面很有感覺,她目前在一家商超做收銀,雖然這份工作看起來微不足道,每天的工作內容也差不多,但奇怪的是,小娜並沒有多討厭,甚至很享受這個過程——因為小娜去了沒幾個月,就成為小組裡的優秀收銀員,不論反應速度還是數據準確程度,在她們小組裡都遙遙領先。

有了這個發現之後,小娜逐漸梳理出了一個大概的職業輪廓。

所謂最佳選擇

不過是找到答案後的步步為營

在職業選擇中,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答案。

尋找這個答案本身並不是意義本身,最重要的事情在於找到這個答案之後,我們要想辦法接近目標,實現這個答案。

曾經的我是個急性子,在參加職業生涯學習期間,老師對我也是頻頻搖頭,他不免為我的未來擔心,覺得我並不是特別具備諮詢師天賦的那一個,但無疑,我是這一兩年里成長速度最快的那一個。

很多同學都好奇我是如何做到的,其實我想說的是,只要你願意,辦法總比困難多。

我在一開始深知自己的耐心不夠,於是每次諮詢前我都會花大量的時間進行案例準備工作,制定幾份諮詢方案隨時調整,預判諮詢者的反應和疑問,進行不斷地演練,並及時總結出一些不錯的方法和思路,漸漸地,隨著能力的提升和方法的嫻熟,我竟然慢慢治癒了自己的急性子。

所以,你還在相信性格定終身嗎?

文章的結尾,我想起約翰麥·克馬雷的一句話——

「我們的存在除了意味著充分地、徹底地成為我們自己外,還可能有什麼別的意義呢?」

與你共勉。

評論功能現已開啟,灰常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讚美

據說關注我的人

最後都活出了想要的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化妝品 的精彩文章:

不含任何防腐劑的化妝品,一個真實的謊言!
探索化妝品零售的020變革之道
愛美的美女,你真的了解你現在用的化妝品嗎?
妙招:過期化妝品扔掉不捨得?留下還能有妙用!
用了化妝品有不良反應?可以去市第一人民醫院監測

TAG:化妝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