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繼廬亭」天香味寶老闆捐建(004)

「繼廬亭」天香味寶老闆捐建(004)

繼廬亭在靈岩山腳下,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秋,由何桂芳居士發起捐建。原地為靈岩山寺頭山門,故建成為山門式。因靈岩山寺印光法師又號繼廬行者,為紀念印公故命名該亭為「繼廬亭」。

何桂芳(1861-1941),法號定賢,浙江紹興山陰人。民國十五年(1926年),何桂芳在閶門外橫馬路同安坊口,開辦了蘇州第一家素菜館———功德林蔬食處。抗戰時期,何桂芳居士奔走國難,救民於水深火熱之中,民國三十年(1941年)夏,何桂芳上靈岩山與妙真大師商量賑災救濟的法事,下山時風雨驟至,無從躲避,忽生一念:「此地不可無路亭,以憩息行人」,歸去後即向各方倡募。同年八月初十,何桂芳居士不幸西去,其子何維石承擔大半工程,集眾資建成此亭。

何維石(1891-?),畢業於蘇州中西學堂,曾在日本留學,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在上海虹口日租界開辦了天香味寶廠。過雲樓第四代主人顧公碩避居上海時,曾是天香味寶廠的小股東,直至1948年10月,何維石把天香味寶廠遷移到台灣高雄,顧公碩方回到蘇州。天香味寶廠是台灣最早的自製味精工廠,其產品在台灣暢銷了幾十年。

天香味寶棒球隊

亭南

亭北

新匾

中間是南社成員彭飛健書:「平地上靈岩過此關頭自有天梯登絕頂,勞塵修凈土認清蹉路豈無寶筏渡迷津」。

兩側柱聯是葉恭綽撰寫:「大路一條到此齊心向上,好山四面歸來另眼相看」。

彭飛健的落款

民國三十二年夏 退庵居士葉恭綽

捐建碑

明代弘治年間,靈岩寺毀於火,眾僧離去,余僧開山賣石。至萬曆末年,詩人黃習遠奔走呼號,得戶部官員馬之駿捐俸贖山禁采,靈岩山幸獲保全,現繼廬亭後尚存「戶部馬捐俸贖山永禁開採」摩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悠哉游哉之走遍蘇州 的精彩文章:

「徐家祠堂」西山最大宗族
「野馬渡」婁江畔的野貓洞

TAG:悠哉游哉之走遍蘇州 |